赵丹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货运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10
沙良物流园地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内,中心里程位于京包线自丰台站起645km+700米处,隶属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货运中心管辖。距白塔机场有15公里的距离,离呼市大型家电卖场、钢材和建材市场等的距离大约是30 km左右。沙良货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1830亩),按业务性质为大型综合货场,与沙良站接轨。按四区一中心的布局规划,即:铁路到发作业区、仓储配送区、流通加工区、生活服务区以及信息服务中心。沙良物流园主要办理整车、集装箱、批量、零散货物快运、成品油、化肥、甲醇的发到业务,发到货物的品类:牛奶、乳饮料、有机肥、洗涤剂、高岭土等。
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使物流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不断深入调整,煤炭、钢铁、水泥和矿石等传统大宗货物的需求增速在递减,对铁路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减少,而与老百姓日常消费需求相关的电子商务企业、高端制造业、新材料研究生产等新兴产业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比如正在建设中的比邻沙良物流园的和林格尔斯新区、工业物流园区等,对沙良物流园将产生新的物流需求。所以沙良物流园要时刻关注并抓住这些机遇,主动对接并积极促进和林格尔斯新区、工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快速发展,积极的去创造自身发展的新市场、新机遇。
物流节点向城郊迁移、建设成为了新的趋势。随着呼和浩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日益拥堵、物流成本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加快建设和林格尔新区,这也是枢纽型物流节点向城郊外迁移的大趋势。由于呼张客专开通运营,呼和浩特地区的既有铁路线路将以旅客运输业务为主,货物运输业务会大大减少,区域内的货物物流将转向南绕线运输、集散,将会形成“内客外货”的铁路客货运输态势。而沙良物流园与铁路既有的南绕线接轨,建设完备后将成为该地区最为重要的物流基地,这就为沙良物流园的规模运营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沙良物流园周边的物流企业对货物仓储的需求不断增长。沙良物流园就组织专人对呼和浩特市周边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物流市场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了解了沙良物流园周边的为大型零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对货物仓储需求日益增长。例如,家电大卖场、大型超市等大型零售企业对货物仓储的需求很大,但物流市场总的供给又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企业、货物快递企业中,90%的企业都没有自己的专有仓库;物流市场上对外租赁的库房由于建设年代的久远、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事故隐患日益增多。呼和浩特市对物流仓储大概有近50万m2的需求不能满足。菜鸟、京东、苏宁电器等线上、线下的物流和电商企业已经开始在呼和浩特市周边区域选择合适的地点,投资建立企业自有的货物仓储分拨中心;而市区原有的七类市场,包括:建材超市、电器大卖场、商场超市,以及汽车配件、五金、钢材、生鲜等,它们外迁后所需的仓储面积大约有110万m2的市场需求;在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适宜生活品质的发展要求下,对大货车限行等政策的约束,110国道周边散、乱、小的货运配载站等小物流企业正处于衰退期,它们也将选址搬迁出去。所以沙良物流园可发挥自己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优势,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租金优惠等,将这些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吸引过来,扩大物流市场的份额。
依靠呼铁集团,发挥铁路专用线和仓储配送的优势。呼铁集团的铁路专用线一直延伸到沙良物流园内,这是沙良物流园发展公铁联运物流的巨大优势所在,同时园区内还拥有优质的仓储资源。在集聚货源时,沙良物流园通过优势互补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各自的优势。对经由铁路运输到达物流园区的整车货物、零担货物以及已有的仓储货物等,通过集中联合配送到呼和浩特市区及下属的旗和县,也就是将从铁路、公路运输来的货物在物流园区内集聚然后配送,形成运输配送的规模效应,从而尽可能减少由于沙良物流园距呼市中心较远给零售商户带来的增量成本。
为了迎接新时代给沙良物流园带来的机遇,要结合铁路和公路共同协作下实现联运来完成物流工作。对呼和浩特的经济特点,近期的规划和政策进行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为铁路物流打开新的市场,沙良物流园发展主要朝着这五个方面发展。
一、整合客户需求,为物流提供核心产品
作为服务行业,客户的需求是千姿百态的,沙良物流园客户的需求,进行进行规划整理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案。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针对于那些需要大量仓库储存的东西。在各个站点设立仓库,减少了来回搬运和一些短途运输,有效地节约了人力和财力,一旦有业务订单时,就近仓库送货上门,减少客户为“最后一公里”的担忧。另外,发挥“公铁”优势,对产品进行整理和配比,为全国各地提供方便,可以在“公铁”运输开通特殊班次,对货源进行运输,设立固定的车次,车厢,路线和到站时间和地点。开启“公铁”互通的新型运输模式,为运输提供高效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二、发展多式联运,形成集群效应
由于沙良物流园离城市的市中心比较远,距离生产企业也比较远,整个配送体制还没有形成,为了辅助铁路配送,沙良物流园建立了“公路港”使公铁能够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并且建立了零担单元,虽然规模有些小,半年内没有客户入驻但是在二期建设中,沙良物流园与当地的物流协会进行商讨合作,建立了更多的零担单元,二期建设后已有104个零担单元,已经成为规模集群,并且降低其价格和赠送一些配置吸引了50多家客户入驻,已经开始了新的历程,其后为扩大市场规模,沙良物流园设定新的奋斗目标,分别建立建材仓储,生鲜冷链,小汽车特货仓储作业区等。
三、拓展物流网络空间,构建完整的配送体系
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物流布局,向城市内外进行扩展,以沙良物流园为中心,在物流园的客户可以对货源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积极策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实施互联网和物流共进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上形成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完整的体系,为入驻到物流园的企业提供运输、仓储、分拨、配送、管理等综合服务。在未来的日子里,沙良物流园将会增建更大面积的仓储空间,引进更多的入驻企业,引进更多实力性强的经销商。招募更多的车辆配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客户提供便利。
四、打通国际物流,使国家更好地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践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集装箱国际联运,充分体现集装箱在物流行业的重要作用,将沙良物流园打造成国际物流园,可以和蒙俄国家进行信息的传递。同时规划国际集装箱枢纽,引进更多的海关部门和企业,打造国际式“公铁海”联运枢纽,为我国的西北部和蒙俄地区提供更好的经济交流平台。
五、创新物流服务平台,建立城市小镇
在沙良物流园 ,为满足现有的人,货,车的需求,应该建立一个生活娱乐区,完善餐饮,住宿,超市,休闲娱乐,加油站和汽车维修这些行业,为在物流区的人们提供便利,使得物流区仿佛一个小城镇,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另外还有专门对货物进行监管的机构,引进更多的产业,使得沙良物流园更有知名度的物流中心。
结语:沙良物流园是以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为核心,并且因地制宜,利用“公铁”优势建立特殊的运输体系,在物流方面实现一体化,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李纪宏,张晓研.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战略[J].综合运输,2015,1
[2]刘金华.铁路货场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型发展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