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第7期   作者:舒永红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探讨,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舒永红
        广东世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探讨,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施工安全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物也不断涌现,由于超高层建筑具有建设资金投入大、施工时间长、混凝土方用量巨大和对建筑质量与安全要求要求高等特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势必会造成群体性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研究分析工作,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高空坠落。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是普遍现象。施工过程中通过搭建稳定的高架或在施工人员身上安置安全绳索等,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架搭建的不够牢固、绳索经过长时间使用没有更换发生质变等都容易使外围作业的施工人员从高空中坠落,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另外,因施工人员或相关管理者的粗心造成物件的高空坠落,不小心就会砸伤下层的施工人员,危及其人身安全。
        (2)触电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布置很多用电设备及临时的用电线路,而由于当时施工环境的不完善,在遭遇大雨、狂风等自然灾害时,就很容易使电路出现故障,导致漏电现象的产生,而电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程度是十分严重的。此外,现场人为因素,如用电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操作失误等,都有可能导致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3)坍塌隐患。沟坑壁、四周、洞室等地方的土石位置坍塌,由于基础掏空、下沉、滑移、地基不稳等造成的其上面的建筑物的坍塌,施工进行时建筑物坍塌,施工非永久装置坍塌,堆置物的坍塌,脚手架与井架还有支撑架的坍塌,支撑物没有稳固性造成的坍塌,强力自然造成的坍塌等。
        (4)施工机械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在施工场地很容易发生工程机械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伤害,它大多是因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术不熟练、不按照标准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例如挖掘机、塔吊等设备的操作不当便会导致人员砸伤、掩埋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应该更换的设备仍在继续使用,一些主要使用设备如塔吊、施工升降机等缺少及时的维修,其中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已经超过了使用期限,在这样的情况下,设备继续使用就会引起很多的安全隐患。

三、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产生原因
(1)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管理制度标准以及施工标准在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是比较缺乏的,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的领导们只是盲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政绩最大化,利用一切的办法想方设法来减少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缺乏相应的资金管理的投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给工程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危险,也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日后的使用。
(2)安全意识比较淡薄。高层建筑的质量,不仅在于设计,也在于建设过程中,很大一部的建筑企业其重点的工作是在工程成本上面,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转而忽视了正常的安全生产对于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且工程的项目经历以及相关的领导会因为很多工程上面的琐事,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和注意到工程安全相关的规范性的要求和文件,只是通过简单的口头进行强调以及说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具备很好的效力和约束力,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安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也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四、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目标、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安全事故的发生的主要由人的违章行为引起的,因此,安全工作的关键是规范和控制人的行为。我们只有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力度,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和现场作业行为,加强对违章人员的教育、处罚,一味的对安全工作进行事后分析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做好安全生产过程的监督工作,这样才能扭转不安全局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成立专门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由专门的质量安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安全施工,分区域管理安全,建立各分区的安全检查小组进行有效监督。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和持证上岗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制度、天气预报制度、特殊工种证书年审制度、责任领导值班制度、防护变更批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确各级安全职责,责任体制落实到位,明确岗位职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并进行安全职责考核,考核不过关不允许上岗;定期组织召开安全施工会议,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巡视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在文化水平上相对有限,对于一些安全问题也会比较忽视。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将安全教育工作摆上台面,并将其作为施工人员上岗的基础。定期开展对施工作业人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安全培训,加强一线施工人员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与安全意识教育,让作业人员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发生危险时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等,给工人讲解并示范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方法,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工作当中,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发生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和影响。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使工人能够建立起一种关于安全的潜意识,从而可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施工方要定期地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例如采取评分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的演练过程,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要采取“回炉重造”的政策。只有当施工人员能够从自身开始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让“安全生产”四个字能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施工常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源有触电、火灾、高空坠物、脚手架脱落等问题。所以安全管理中也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别管理。对于触电问题,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事故隐患,严格采购管理,防止工地使用劣质电线电缆。特别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现场至少配备一名专业电工,并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现场所有用电设施、线路必须由电工安装检修,其他任何人不得进行电力作业。在潮湿、有限空间应使用安全电压等,这些都是有效的原因。对于火灾隐患,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始前就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了解,重点内容在于消防安全,例如施工现场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然后加强对人员的防火安全教育,吸烟者严禁随地乱扔烟头,生活用电方面也不得私自拉线等。而脚手架的质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钢管的材料质量,另一方面是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对于高空坠物问题,需要施工时安排专门的人员对设备、工具、材料等进行看管,减少坠物的可能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只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合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因此,我们对于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要做到全面考虑,严格管理,并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素质、规范施工技术操作和创造良好施工环境等对策,从而全面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文莉.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2]侯佩霞.有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若干认识问题[J]科学致富向导,2013(05).
[3]宫光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4(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