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重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识别与评估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上)7期   作者:赵必成,陈易林,邹延权
[导读] 本次研究工作,综合利用手机信令、地图兴趣点(POI)、城市用地等数据,实现重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动态识别,并结合业态规模、客流规模等指标实现商业中心的分级与评估。

        赵必成,陈易林,邹延权
        (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 400015)
        
        摘 要:城市商业中心承担了城市商业、办公、金融贸易、文化娱乐等多元、混合的城市功能,监测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对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工作,综合利用手机信令、地图兴趣点(POI)、城市用地等数据,实现重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动态识别,并结合业态规模、客流规模等指标实现商业中心的分级与评估。

关键词: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地图兴趣点(POI)数据;商业中心;

一、概述
        城市中心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律作用形成的土地高度集约利用、经济活动密集的城市功能核心[1]。随着重庆迈向千万人口级别国际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从内环拓展至绕城以外,建设用地范围大幅增长,空间结构迅速拉开。城市快速成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原有的多中心组团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商业中心作为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购物和交流空间,其建设和发展历来是城市规划研宄的重点之一[2]。商业中心的合理布局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对提高城市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3]。
二、商业中心识别过程
        城市商业中心体系的外显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以下3种要素的集聚:人——人群活动、地——建设规模、业——业态功能,因此本研究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商业中心的识别、监测和评估。

图2-1 商业识别框架体系

        2.1基于POI业态数据
        考虑到传统数据和常规普查的限制,POI(Point of Interset)大数据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替代方式,可在探究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同时,分不同职能类型对城市中西体系进行空间识别和定量研究,精确识别城市内部高度的空间分异特征。POI数据是真实地理实体的点状数据,具有空间和属性信息,精度高、覆盖范围广、更新快、数据量大,在城市中心体系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研究基于2020年百度POI数据,选取美食、购物、生活服务三种业态空间数据,共16万个POI数据。基于空间聚类算法,测算餐饮、购物、生活服务设施 POI 的高密度聚集区。对聚类后POI密度分布情况进行筛选,选取高密度聚集区,作为识别商业中心的POI业态数据。
        2.1基于人口活动规律
        由于商业中心区是城市人群业余活动的重要载体,人群活动越密集的地区则越具有商业中心属性[5],故现在多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反映人口活动规律,识别商业中心区。通过以下步骤:(1)选取特定时段,仅周末10:00-20:00,排除工作日出行信息;(2)选取特定用户,仅选择重庆市长驻手机用户,排除游客信息干扰;(3)选取特定活动,仅选择非通勤、低频出行活动,模拟用户真实休闲购物出行。将筛选后得到的人群活动空间点,在GIS中进行核密度分析。核密度分析近年来在城市热点探索方面应用广泛,该方法用于计算空间点、线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并对密度分布进行连续化模拟,以图像中每个栅格的核密度值反映空间要素的分布特征。利用核密度分析法探索中心城区非通勤类生活出行聚集区,根据每个栅格内POI核密度值估计其周围密度,并通过对不同搜索半径下的核密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选取适合本研究的最优搜索半径。基于此方法,将人群非通勤活动点进行处理,得出中心城区非通勤生活出行中心。
        2.3 基于用地数据
        以上基于人口活动规律和POI生活设施分别找出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分布,作为商业中心判别的两个必要条件。但成规模的商业中心,除了有人流和商业设施,还需要有规划的商业和公共服务用地的支撑。因此,选择A_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B_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RB_住商混合用地三类用地,辅助判别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分布,并对识别出的商业中心划分边界,用于后续监测和评估。
三、商业中心识别成果及评估
        3.1 商业中心识别结果
        本次研究一共识别出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商业中心79个,如图2-12所示。对于识别出的中心城区79个商业中心,选取中心范围内功能业态中购物服务、生活服务、餐饮服务类POI数据,计算各中心内业态构成比例。将功能单一、购物业态比例超过70%的中心识别为专业型中心、其它中心为综合型中心。
        共识别专业型中心15个,综合型中心64个。其中,专业型中心有西部建材城、八公里批发市场、宜家奥特莱斯、马家岩建材市场、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渝州交易城、东方灯饰广场、重庆国际五金机电城、九仟汇皮革城、重庆汽摩城、大川国际建材城、明珠家具商场、三亚湾水产综合交易市场、石桥铺、圣名商贸城。

图2-2 商业识别结果空间分布
        3.2 商业中心评估
        识别出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后,需要对各个中心进行监测。基于识别所用到的土地利用数据、人口活动数据和业态POI数据,建立了相应的4个指标进行城市商业中心的动态监测:建筑用地数据、业态规模、客流规模和服务面积。分别反映了城市中心体系中建设规模、业态功能和吸引力的发展程度。
表1 商业中心评估指标

        3.3 商业中心分级
        结合规划的“一主八副”城市中心体系和基于动态监测指标的综合能级分级结果,将城市中心区划分为三级,详细如下:
        第一级:周末日均客流吸引量10~25万人次,共6个,分别是观音桥商圈、解放碑商圈、南坪商圈、沙坪坝商圈、杨家坪商圈和大坪商圈。
        第二级:周末日均客流吸引量1~5万人次 ,共17个,其中新光天地、九宫庙、巴国城、弹子石商圈、袁家岗中新城上城、一城百年广场、悦荟购物中心等7个分布在内环以内,宜家奥特莱斯、北碚天生、状元碑、巴南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广场、龙湖U城天街、渝北广场、融创茂、大学城熙街、巴南购物中心等10个分布在内环以外。
        第三级:周末日均客流吸引量0.2~1万人次,共37个,其中SM广场、龙湖原著天街、财富中心等19个分布在内环以内,协信星光天地、星汇两江商业中心、礼嘉天街等18个分布在内环以外。
        结合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和商业中心识别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一主”:中心体系趋于完善。其中,作为中央商务区的解放碑、江北嘴趋于完善,弹子石欠发展。观音桥等传统商圈发展成熟,功能完善。新光天地等街道级的中心趋于成熟。大坪等部分新兴商务区快速成长。“八副”:中心体系亟待建设。其中,北碚副中心基本成熟;北部、南部、西永副中心仍处于发展初期;西彭、茶园、南彭、龙盛副中心仍未开始建设;外围局部区域已经形成若干街道级中心;
四、总结
        目前次级商业中心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内环以外新区的礼嘉天街、光环购物公园等次级商业中心,就近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餐饮、娱乐、购物等日常生活需求,一定程度上减轻传统商圈交通压力,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新区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局部区域仍有欠缺,建议按照20分钟步行全覆盖的目标,加快完善次级商业中心,构建一个多层级全覆盖的商业中心服务体系。
        下一步工作计划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需求,在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公用设施、高等级公共设施等场景下开展深入分析,对应对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合理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6]。
        

参考文献:
[1]晏龙旭. 城市中心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9):1576.
[2]晏龙旭. 上海城市生活中心体系的识别与评估[J]. 城市规划学刊,2016,6:65.
[3]钮心毅. 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枸[J]. 城市规划学刊,2014,6:61.
[4]段亚明. 基于POI大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多中心识别[J].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5):788.
[5]秦诗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评估[J]. 南方建筑,202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