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国
2107271985092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在框架结构房屋施工中,为了提高房屋荷载抗震力度,广泛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施工。但是,目前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现浇框架结构施工安全质量控制力度不足,影响房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针对此,应在施工之前按照框架结构设计施工方案采用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现浇框架结构施工规范性,减少框架结构施工时因人力原因、材料使用和管理落后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施工技术,该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自重十分轻,空间分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为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一、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特点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极高,自重较轻,空间分割十分灵活,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在的建筑工程结构楼层较高,无论是竖向构件方面还是承受重力方面都会逐层增加,对一些尺寸较大主体结构及墙体结构的支撑能力要求就更高,除此之外,建筑构件还要承受地震、风荷载等竖向非线性分布荷载,因此对建筑墙体、楼梯等结构的的施工要求更加严格。框架结构大概可以分为半现浇式、全现浇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四种,所谓半现浇式就是结构中部分梁、柱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完成,需要用到预制模板;全现浇式则是在施工现场制作模板并浇筑构件,虽然这种框架结构施工周期较长,但是构件本身的抗震性能却极佳;装配式框架结构主要是将预制好的构件在施工现场焊接装配,虽然装配式框架结构现场工程量少,但是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是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该结构有效避免了上述三种结构的不足,现场模板需求量少,施工效率高,抗震性能也更强。
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钢筋施工技术
在钢筋施工技术应用前,相关人员需要对钢筋材料质量、规格等进行精细检查,确保其满足施工图纸的实际要求,同时还要对整体剪力墙钢筋受力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布置位置加以确定,保证施工技术和环节内容符合各项行为规范,以真正意义上降低施工技术风险。其次,在对钢筋进行预处理后,开始钢筋绑扎工作,要确保钢筋排布具有密集性、精准性特点,同时仔细地进行钢筋节点处理,使整体钢筋架构具备坚固性特点。再次,在进行钢筋搭接和焊接前,需要对各项电气设备的性能、功能和特质等进行分析和检验,同时还要保证焊接方法的正确,避免设备故障问题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对焊接质量和效率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促使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焊接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控制好对钢筋的压实力度、搭接间距等,避免钢筋密度过大影响整体结构承载力。最后,在钢筋节点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位置的精准性,防止出现节点错位、捆绑不牢固等现象,还要对节点处钢筋质量加以控制,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安全稳定性。
(二)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构架施工过程中,对楼层的负荷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楼层负荷主要包括因为施工因素形成的负荷以及因为楼层整体重力因素形成的负荷。
这两种负荷类型都需要通过多层模板支架进行有效转移,分析实际情况发现,通过楼板进行负荷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后续阶段开工前需要等待楼板的养护,因此进行后续工作前需要对工程楼板开展检查工作,全面分析楼层荷载问题,如果构架大于荷载,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模板施工环节,需要对楼层的整体标高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光线等因素对施工标高产生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定的方法,准确记录相关结果,在得到定位结果后还需要进行再次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安装部分的基础模板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3mm。如果在施工环节垫层和模板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则需要及时查看是否存在漏浆问题,必要时可使用水泥砂浆处理,保证泥浆紧实度满足工程要求。在模板整体构架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荷载问题的了解,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为后续拆除提供便利。在完成混凝土养护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模板拆除工作,要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拆除,合理保存材料,装卸时需要确保零件没有受损,保证其完整性。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是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重要一环。首先,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泥用量,水泥过少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水泥过多则会增加结构内部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水石灰的比例。水石灰添加过多,会使水泥变得黏稠而影响其聚合性,水石灰添加比例过小,则会导致水泥过稀,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凝固,导致结构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此外,还要注意用砂量的控制,用量过少会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成型,导致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用量过多则会导致水泥的透水性、透气性受到影响,同样会降低施工效率,因此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控制用砂量。其次,混凝土的浇筑。上文提到混凝土配合比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质量,除配合比以外,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搅拌时间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中的空气进入石子之间的孔洞形成空腔,出现混凝土蜂窝问题。因此,要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搅拌混凝土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操作,并由专人监督执行;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充分搅拌;合理控制浇灌混凝土的高度,浇灌高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压力增加,结构内部易出现裂纹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最后,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框架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混凝土的养护,具体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然养护或加热养护两种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成本最低的是自然养护,所谓自然养护是在施工现场用塑料薄膜覆盖构件,再浇水或用保护液保护混凝土结构表面;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加热养护,由于该方法应用较少,故此处不再赘述。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要避免人员踩踏混凝土表面,也严禁在混凝土结构上搭设支架及其它设备,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为止,否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强度,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报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中框架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支撑结构,不仅体现于建筑的内部承载结构中,还体现于建筑的外部立面形态中,尤其是不规则的建筑立面形态更讲究框架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大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重视力度,是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建筑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创新优化施工技术,切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翔.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116-117.
[2]张会琛.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32):146-148.
[3]董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43-44.
[4]陈才元.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82.
[5]刘玉会.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