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国瑞
杭州港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在近年来持续增加,设备、技术工艺等级不断取得突破,施工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市政道路桥梁沉降问题依然频繁出现在众多工程项目之中。路桥沉降可能引发桥头跳车等影响行车体验甚至危及车辆安全的问题,还会导致桥梁的结构受到破坏,导致路面和桥头结合不紧密,增加后续的维护保养成本,甚至导致桥梁使用寿命降低。为此,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对沉降问题加强重视,在施工期间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工序,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0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是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施工时,路面沉降问题是因为路面阶段的设计结构设置不合理,台背和搭板设置不符合实际等。这样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还易对行驶在该道路或者桥梁的车辆造成一定磨损。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以改善沉降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1存在的危害
交通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道路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在市政道路桥梁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路面基面出现沉降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产生严重的危害,如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易造成桥头跳车的现象,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对整个施工工程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不同路面的连接处车辆无法正常运行,这样会加大桥梁结构的损伤,破坏桥面结合缝与路面,加大车辆运行危险系数。因此,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性地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施工的质量。另外,桥头跳车问题对于整个工程的结构影响较大,如果连接位置不能正常地运行,将会严重影响车辆及工程的安全。
2市政道路桥梁的沉降段路基路表面出现沉降现象的原理
2.1桥头搭板位置排布不合理
桥头搭板相关构造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地基处理的一类常规的办法,此类方案的目标在于降低公路及桥梁之间可能存在的刚度数值方面的差别,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均匀的沉降情况发生的几率。不过在排布搭板的时候,搭板构件的其中一端必须承载路基部分,另外一端就必须支撑桥台的牛腿部分,如果出现搭板和桥台的路基距离比较近的状况,其承载能力便会明显下降,致使搭板处的路基位置发生受力不均匀的问题。车辆行进过程中带来的荷载能够增加路基部分填土部分的塑性变形的幅度,引起搭板的末端发生沉降现象。此外,工程项目竣工投入实际使用之后,考虑到季节性的水位的不同影响及道路表面水分渗透的制约,涵洞洞口及锥坡处挡墙位置的土体可能发生程度不同的软化现象,出现路基的沉降情况,如果严重情况下可能引起搭板的支承面位置出现脱空的情况,遇到大型的车辆通过时带来的较大的荷载时,有可能导致搭板发生断裂。
2.2路堤出现变形的情况
钢筋混凝土的构件通常是市政道路桥梁的桥台建设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结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伸缩率较小,并且刚度较大;不过由于路基主体还是由实土所垒压而最终筑成得到,所以其刚度较小,伸缩率比较大。如果受到外界附加的载荷作用,桥台部分因为伸缩量较小可能会出现沉降的情况,进而出现道路表面发生错位的问题。
2.3台背地基处出现变形的情况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数项目选址位于沟壑地势处,土壤的间隙可能对桥涵部分形变的状态产生影响,如果土壤间隙较大的时候,桥涵部分的地基发生形变问题的概率将会随之增大。桥头部分路段的路堤和别的位置有一定的差异,其路堤的高度数值要高出其他结构大约有6cm~11cm左右,这样可能引起某些额外的附加应力,最终引起该位置发生沉降的状况,特别是在填土量比较高的现场情况的时候,沉降问题更加容易产生。
台背的地基位置如果出现形变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和台背的基础位置的土质构造相关,台背的地基出现形变通常是因为桥墩规划设计不合理所引起的,或是因为台背的施工作业进程中采用的建筑原材料品质不达标,导致长期使用之后发生形变问题。
3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地基的回填法
采用沙砾回填法和灰土回填法可以有效增加地基强度和路基的承载度。灰土的抗水性较强、强度较高,硬化的灰土可以充分增加和土壤之间的依附力度,同时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整个桥梁路基路面的强度,避免由于过大的压力路面出现变形的情况。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之前制订好回填土的计划,确保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回填,确保使用的沙砾的颗粒大小、用量满足施工要求,按照施工需要对颗粒大小、用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在大型桥梁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通常在引道下部适当增加骨料、碎石,再采用浇筑的方式开展施工,避免施工出现问题,引发沉降问题,对桥梁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3.2沉降段的搭板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路桥沉降段和路基路面的最顶端保持平行,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根据沉降段的搭板设计标准合理设计搭板位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和行车要求的关系,有效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市政道路桥梁的最底部与搭板的最顶面始终处于协调统一的情况。整个沉降段的搭板顶面平行于路基的最顶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与桥梁的搭板设计规范化。在后期施工阶段中,注重锚栓和拉杆水平方向的稳定,保持限制位移方向和水平拉杆方向一致。施工人员需要精准掌控距离,针对距离搭板较近位置时,需要选取橡胶材料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土木格栅技术以有效保障路基路面和土层的位移情况和移动方向,进而保障路基路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路基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3.3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沉降的另一主要因素是积水的侵蚀。因此,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桥梁的沉降问题。在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过程中,一般设置边沟、急流槽,截水沟和地表排水管以起到有效排水的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需要合理控制排水沟和管道的长度,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水文情况,遵循就近取材、预防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确保路基路面排水的有效性。
3.4压实施工技术
路面压实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对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一般需要对沉降路段进行压实以保证通车的顺畅和安全。进行压实施工作业时,必须控制好压实的填土含水量和干水量,综合其他参考因素,制定出合理的驼峰水实曲线,确保土壤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以保证最大的密实度。由于碾压程度很容易受到气温、风速的影响出现各类问题,因此,要科学把控压实作业的数值,控制好碾压。
结束语: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土壤、地形环境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设备,采用强夯法、排水固结法等技术手段将地基处理到位,在过程中最后搭板长度的控制和连接以及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有效解决路桥沉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春伟.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建筑与装饰,2020,34(22):86–89.
[2]柴艳.关于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32(6):29–32.
[3]陈晓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名城绘,2020,18(8):24–26.
[4]曹子文.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5):32–33.
[5]陈健蕾.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7(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