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8期   作者:王卫兵
[导读]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基础,又能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王卫兵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人民政府  江苏 淮安  223300
        摘要: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启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基础,又能健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目前我国水产食品全产业链发展态势,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尤其是一些尚处于“缺位”的重点环节需要得到“补位”式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水产食品全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进程。
关键词:水产养殖;乡村振兴;水产食品
        1淡水养殖渔产品的市场产品形态与质量要求
        1.1鲜活鱼
        这是我国养殖渔产品消费的传统的、主要的产品形态,且还将长期存在。然而,对鲜活鱼市场消费的质量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对鲜活渔产品(鱼虾蟹)的感官质量的要求更高。例如鱼体的体型好,要求长条形,“瘦身”鱼是基本的要求;体色、肉色好看,一般以自然水域“野生”渔产品的体色和肉色作为基本要求,“变色鱼”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体态好,包括鱼体鳞片完整度好、鱼体黏液正常、鳍条基部不发红等,这是以鱼体或虾蟹抗应激能力作为基础的感官指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养殖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是关键,同时受到饲料质量、水域环境质量、发病因素等直接的影响。
        1.2鱼糜(鱼浆)
        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其肌肉结构和性质差异很大,而肌肉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鱼糜的决定性因素,鱼糜(鱼浆)的肌肉性质、风味对以鱼糜为原料的加工产品(鱼糜制品)质量、风味有直接影响,例如白肉鱼、红肉鱼、海水鱼、淡水鱼等种类所得鱼糜质量差异很大。体现在鱼糜的黏弹性、咀嚼性能、风味等质量要求上。淡水养殖种类的鱼糜加工种类和数量均在增加,且原料鱼来源相对稳定、数量较大,逐渐成为鱼糜的主要原料鱼。
        1.3速食渔产品(整鱼分割产品和再加工产品)
        以鱼片、鱼柳、开背鱼、鱼嘴、鱼尾、鱼骨等分割产品为主,以餐饮消费、食材配送中心、大中型食堂、网络消费等作为主要市场。整体上是产品形态多,几乎包括了一条鱼所有的分割部位并形成速食产品,且以生鲜产品(食材)为主,并配送相应的调味包。涉及的鱼种类则以草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加州鲈、鲈鱼、乌鳢等为主。这类加工产品以养殖种类为主要原料鱼,而养殖过程和饲料质量、水体质量对养殖渔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鱼体质量、鱼肉质量、风味质量、卫生和安全质量等质量内容。
        1.4养殖渔产品加工和消费端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面临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①适合于分割加工的原料鱼数量少,淡水养殖鱼类总产量达到2548万吨,但适合分割加工的鱼数量难以满足需求。不是所有养殖的草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鲈鱼、乌鳢等均适合于分割加工、鱼糜加工,鱼体大小、出肉率、供给量的季节平衡性、肌肉质构、肌肉风味等成为主要制约因素。②安全质量成为最大的风险,从事渔产品加工的企业、餐饮连锁企业、食材配送中心、大中型食堂等消费市场均面临安全质量的风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的问题,其次是风味异常的问题[1]。一个安全质量事故毁掉一个企业、造成产业链重大影响的案例以前都发生过。因此,如何养殖出适合加工的原料鱼、如何养殖出食用安全的渔产品?这是面临的一个艰难的产业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需要水产养殖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要发生重大的调整和转变,可以想象其难度有多大。
        2水产养殖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1促进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功能互补
        干旱地区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农村只能因地制宜搞农业种植或畜牧养殖。在有水源的地方,农业、畜牧业与水产养殖可以有机结合,既能提高家畜粪便的利用率,又能增加经济效益。池塘淤泥是非常好的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地的酸碱平衡,防止土壤板结硬化。及时清理池塘淤泥,能防止池水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还能减少池底产生有害气体,对鱼类生长有很大好处。

天水市部分地区种植水稻,如果水稻田里套养鲤鱼、鲫鱼、草鱼、虾和螃蟹等,既能增加稻田里的有机肥,又能减少杂草虫害和农药的使用量,最后产出的水稻和水产品都是绿色产品,经济效益也比单一种植要高得多。
        2.2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农村地区由焚烧秸秆和偷排粪便引起环境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能有效利用水产养殖优势,合理消化利用家畜粪便,将秸秆用于饲料加工,就能促进农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互利发展,还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对策
        3.1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推广生态养殖。大力推广鱼菜共生、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循环水养殖等先进养殖模式,生产绿色水产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在天水市产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动作用[2]。二是长期坚持鱼病监测,控制发病率,精准诊断、减少用药,提升防病减药水平,同时向周围群众大力宣传水产安全用药知识。三是培养和储备一批农民养殖技术能手,为扩大养殖规模和数量提供技术支持。
        3.2挖掘水产养殖潜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在水产养殖中,不同品种的鱼生活在池塘不同的水层中,如鲤鱼、鲫鱼等生活在中下层水体中,而鲢鱼、鳙鱼生活在中上层水体中。农家肥发酵肥水后可以养殖鲢鱼和鳙鱼,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上层水。此外,池塘老水浇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还能减少排放和污染下游水源。
        3.3开发滩涂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
        部分地区河流众多,面积广大,能开发的地方很多。在修堤治河的同时,应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协作,合理规划布局,开发滩涂进行水产养殖,也可宜粮种粮,宜稻种稻,把能利用的滩涂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3]。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滩涂水面搞水产养殖时,渔业主管部门应及时督促滩涂渔场申请颁发水域滩涂养殖证,使滩涂养殖合法化。
        3.4因地制宜搞养殖,最大限度地利用乡村资源
        部分地区水资源丰富,可以搞多种形式的水产养殖,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乡村资源[4]。牧草充足的地方养草鱼,家畜粪便比较多的地方养以鲢鱼、鳙鱼为主的滤食性鱼,饲料充足的地方养以鲤鱼、鲫鱼为主的摄食性鱼,冷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养以虹鳟鱼为主的冷水性鱼,热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养以罗非鱼为主的热水性鱼等。
        3.5搞设施渔业,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
        西北地区冬季漫长,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搞设施(暖棚)渔业,工厂化养殖,从而增加冬季市场的鲜鱼供给,进一步提高收入。
        3.6增加鱼肉供给,改善城乡居民饮食结构
        从健康和营养角度来看,鱼肉营养价值胜过鸡肉、猪肉和牛羊肉。目前鱼肉份额在百姓餐桌上逐年增加,说明人们生活改善之后开始追求健康的饮食结构。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差距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渔业是大农业的一部分,发挥水产养殖优势可以促进农业整体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天水市应充分利用养殖优势,全方位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惠,李晓玉,关沛.浅淡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J].渔业致富指南,2020(23):14-15.
[2]王子心,高维新.海水养殖业扶贫研究——以湛江市海角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72-75.
[3]侯元军,杨再明.浅谈乡村振兴中的水产养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6):139.
[4]何海龙,张振立,王云山.试论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水产,2019(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