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8期   作者:陈超
[导读] 混凝土是由胶结料、骨料、水、掺合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经硬化后所形成的一种人造石。

        陈超
        身份证:51070319780915****
        摘要:混凝土是由胶结料、骨料、水、掺合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混合物,经硬化后所形成的一种人造石。由于混凝土具有诸多优点,混凝土结构存在以下特点:首先,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材料性价比高,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不仅抗震能力与抗拉能力较强,而且混凝土中掺和矿渣和煤泥等工业废料,其性能会得到很大改善。其次,混凝土结构在不同原材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差异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材料的承载能力。最后,由于现代建筑形态多样化的特点,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混凝土结构的工艺难度增加,因此需要规范各项工艺流程,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出现及原因
1.1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分析
        膨胀与收缩是混凝土变形主要形式,并且导致开裂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膨胀与收缩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或不开裂,只要是看约束条件。具体的约束条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自由收缩是不被约束的收缩现象,其不会导致开裂现象的出现,约束收缩正好与之相反,当约束收缩达到一定限额时,就会出现开裂现象,另一种情况就是:自由膨胀会导致开裂,约束膨胀则与之相反。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条件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但从这几种情况的实质上看,它们都属于“相向变形”和“背向变形”。
        相向变形能够让混凝土质点之间的距离变小,而背向变形则相反。由此情况来看,自由收缩属于相向变形,自由膨胀属于背向变形。自由收缩让混凝土的结构变得更加牢固,让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度得到提升;自由膨胀则是让混凝土的结构变得薄弱,当其膨胀值达到一定限额时就会出现开裂。在约束条件下,收缩与膨胀变形都具备相向和背向变形,其中约束膨胀变形又可以分为两种:①假设没有受到约束质点间距从原本的L能够造不受约束条件下延伸到L1,这个过程就是背向变形;②在约束条件下,质点之间的距离从L1在经过约束后缩短到现在的距离L2,这个过程就是相向变形,当约束程度足够大时,这个过程不仅不会出现混凝土的开裂现象,而且会让其结构变得更加紧实。另一方面,约束收缩也分为两种变形:①没有受到约束时,质点之间的距离由原来的L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缩短到L1,这个过程就是相向变形;②在受到约束时,质点之间的距离从L1在经过约束后增加到现在的距离L2,这个过程就是背向变形。当约束程度到达一定限值时,就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为其最后的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2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混凝土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就是因为其结构引起的裂缝,引起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在通常情况下,从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始一直到一定的设计强度,在此过程中,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温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和时间成正比的,它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反应,它的实质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初期时反应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就会越来越慢,但混凝土又处在大气环境中,能够与大气环境产生热交换。所以,随着时间的变化,混凝土中的温度也在发生在改变。在其变化的过程中,分为升温、降温和稳定这三个阶段。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这就造成了其结构截面较大,所以,在进行浇筑工作完成之后,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的温度增加。根据混凝土自身的特性,它的导热较差、散热较慢,所以,就造成了其内部的水化热很难散发出去,而外部的水化热则较容易散热,导致其内部和表面的温差较大。
在第一阶段,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要高于其表面温度。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混凝土内部的膨胀的速度要大于其表面的速度,内部与外部的质点之间形成相互约束,内部属于相向变形,不会开裂;外部属于背向变形,当外部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其外部就会出现裂缝。在第一阶段,混凝土还没有完全硬化,弹性模量大,徐变影响较大,相应的拉应力较小,只能够对混凝土的表面产生影响。
        到第二阶段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在变小,再加上混凝土自身仍在不断散热,温度在慢慢降低,体积也在收缩。混凝土的内部散热主要是依靠其表面向外散发,即使是在第二阶段,其内部的温度依旧高于其外部温度,两者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旦此差异到达一定限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整个降温过程中,混凝土体积在不断收缩,并且由于边界条件和地基的约束,其属于背向变形。但在这时,混凝土的时间在不断增加,其结构强度不断增强,弹性模量增高,徐变影响变小,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应力变大,当混凝土中的最高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的限值时,就会造成贯穿裂缝的出现。水泥水化,水是其最主要的原料之一,在通常情况下,混凝土为了能够达到施工和易性的标准,它的用水量一般是水泥水化所需要量的4~5倍,多余的水被称为游离水,其水较容易蒸发,造成其体积收缩,这种现象的收缩被称之为干缩。干缩与混凝土降温产生的反应能够叠加,让混凝土中的拉应力变大,造成裂缝大量的出现,为后期的施工质量造成威胁。
2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能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决定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重要。一是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点,如钢筋焊接绑扎、混凝土制作运输及模板安装等环节要着重强调,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二是在平时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齐心协力做好混凝土工程。
2.2完善施工流程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流程,可能会导致施工混乱,致使工程质量不佳。如在建筑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纰漏的部分就是混凝土运输环节,运输没有衔接好,导致混凝土凝结或者是离析,影响施工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就是因为施工流程不够完善。而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流程之后,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安全的运输到工地上,提高施工质量。
2.3完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
        施工质量监管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必不可少的环节。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着重监管模板搭建、钢筋焊接等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加强对工程的巡查和清点,杜绝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还要对竣工资料进行检查验收,确保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如果资料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建筑不允许其投入使用,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建筑工程在交付日期之前达到规定标准。
3结束语
        要想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研究力度。其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裂缝问题,要想解决混凝土的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温度应力、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 其不仅能够让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完成,而且能够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朋飞.探讨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装饰装修天地,2016(1):98.
[2]朱艳萍.浅谈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