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峰
(深圳高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基坑安全监测是保证工程建设协调进行,确保基坑信息化施工的关键。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现场措施,避免了险情的持续发展。对类似工程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基工程;基坑监测;实例分析;
0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快,地下空间在土建工程中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基坑工程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基坑规模更大,组合使用的支护方式更多等。同时,由于周边开挖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管线道路的影响也较为严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提高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其中,基坑监测是一种保证基坑安全最实用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某岛尖,属于南沙新区某北岸外水系景观带建设的工程组成部分,水闸基坑处于断面桩号1+080.1~1+150.9处,基坑支护采用双排搅拌桩,桩直径500mm,桩长20m。施工场地未开挖前平均标高相对于珠基高程4.2m,距场地基坑边周围50m内无建筑物,场内施工围墙距基坑边大于5m,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1],开挖深度为8m。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期安全监测,监测的目的是针对施工期内对闸桥的安全监测,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渗透压力等,共布设垂直位移点4个,主要布设在闸桥桥面上,主要监测在闸桥浇筑完成后的沉降情况,布设水平位移点16个,分别布设在基坑两侧支护结构的墙顶,主要监测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时基坑两侧挡墙的位移量,布设渗压计4支,分别布设在闸桥中间闸墩底,主要监测闸桥底板下部的渗透压力情况。
2 地质概况
该水闸工程为新建小型水闸,场区的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人工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第四系冲积砂层孔隙承压水及基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地面高程约4.49m~4.53m,地基土为人工堆积(Q4ml)、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Q4mc)、第四系河流冲积相沉积(Q3al)的填土、砂层、软土、粉质粘土、中粗砂及燕山三期花岗岩等构成。各土层性状自上而下简述如下:
①2素填土:褐色,主要为粉质粘土组成,层厚一般厚0.50~1.60m;
①3耕土: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及少量植物根系组成,层厚一般厚0.60~0.90m;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压缩性高,层厚2.00m~15.50m,层顶埋深0.50m~20.20m,相应高程-15.78m~-4.05m;
②3淤泥质中砂:灰色~深灰色,饱和,松散,含少量淤泥及碎贝壳。层厚0.80m~7.60m,层顶埋深4.50m~18.00m,相应高程-13.51m~-0.01m;
②2、②3层均属高压缩土,强度低,不宜作建筑物天然地基,必须经过地基处理方能满足刚性,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应注意开挖基坑边坡稳定问题,主要土层的物理参数见表1。
表1 土层的物理参数
3 问题起因
施工单位于10月14日开始施工,进行土方的开挖,由于施工工期紧张,为年底完成产值,施工单位连续挖,开挖面高程从3.1m连续开挖到-0.5m,在开挖当日,即出现了较大位移量,并持续发展到10月22日的峰值,且累计位移速率达到报警值,后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基坑支护出现小幅回弹迹象,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水平位移变化曲线
4 问题分析
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墙后填土对墙背产生的侧压力,土压力是挡土墙上的主要外荷载,但还应考虑到地下水对墙背产生静水压力,因此,作用在墙背上的总侧压力为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2],如图2所示墙背上的总侧压力为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
图2 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作用示意图
结合图2和现场情况原因分析表述如下:
1、地下水位过高,由于本地区靠珠江,江水渗透严重,目前水位高程为3.8m,基坑内外存在水头差,基坑支护后水压力过大。
2、挖土厚度选择不当,开挖软基每层厚度控制为2m,但开挖时未能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而是连续开挖,造成被动土压力迅速减小而主动土压力迅速增大,使支护结构发生较大位移变形。
3、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及车辆荷载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5 采取措施及成效
5.1 采取措施
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立即采取的措施有:
1、立即停止沿基坑的纵向范围的土方开挖,将基坑两侧15m范围内的临时性堆放物全部移出,减少基坑周围上部荷载。
2、对基坑两侧支护同时进行土方开挖,开挖宽度至基坑护壁外侧5m处,开挖高程面到-0.4m,保持和基坑内侧底部高程相同。
3、在基坑支护开挖处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水位,同时抽取基坑内积水。
4、基坑回填,在支护桩墙顶水平位移所对应的基坑底部进行回填。
5、靠近报警值部位的基坑作业全部停止,撤出相关设备、材料,疏散施工作业人员,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基坑内的施工。
5.2 成效
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图1所示,基坑外侧开挖后10月23日,基坑的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测点,如TP3出现了向基坑外侧的小幅回弹,10月25日基坑支护已基本稳定,解除对基坑的预警。
6 结论和建议
基坑监测就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并对期土方施工和水闸下部结构施工提供有效的监督、指导和预警[3],从而防止发生基坑坍塌等事故的一项必要措施,针对本次实例提出几条建议。
1、基坑开挖期间每1至2天监测一次,发生较大变形时加密墙顶水平位移观测,如发现超过允许变形值要及时预警,并上报给相关部门,监测期至完成该区段基坑土方回填为止。
2、增强现场巡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3、地下水位高对基坑稳定存在很大隐患,务必请施工单位在进行基坑开挖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水位,如井点降水法等。
4、在施工监测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监测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碰撞破坏,若因施工不慎而产生破坏时应及时修复。
5基坑临边防护,基坑四周、操作平台等临边应设置防护栏,应牢固可靠。
参考文献:
[1]李念国,蒋红.地基与基础[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
[3] 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