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萍
哈尔滨云水工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模式转变,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居住环境提出了颇具挑战的新要求。如何设计出符合人们美好生活向往的住宅建筑,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新时代人们的切实生活需求,对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布置与选材分析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管道布置;选材分析
引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升,适合人们新要求的各项现代生活设计也应运而生。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是住宅建筑中的关键设计板块,也是影响人们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管道布置的不合理和不科学,选材上的不适当会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负担。因此,对管道布置和选材进行下一步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探讨。
一、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住宅建筑中的主要供水方式是从低端向高端供水,但在这种供水模式下难以实现不同楼层的水压统一,在满足高层供水的基础下,底层管道压力会超出其供水需求水压。长时间处于超过承受范围的高水压环境,低层供水管道及卫生器具的损耗较严重,也频繁各项事故与维修困境。部分建筑为缓解水压不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采用了分区供水的形式,增加设置减压阀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低端向高端供水的一些负面作用,但增加了建筑成本,也提高了维修检修难度,对于供水模式仍有待改进。
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高楼大厦遍地开花,随着住宅建筑工程建设的层数增多,排水量也随之翻倍增长,排水过程中由于流程的高度与体积增大,排水速度、排水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极高的管道内部水压。在未设置相关配套设备,如通气管道等降低管道内水压的专业设计,住宅建筑中就可能出现溢水、反臭等极度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问题。污水排水也成为巨大的问题,由于每个建筑中居民数量的增加,用水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造成大量的生活废水与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水与处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现存建筑往往缺乏周边配套的市政污水处理管道路线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等,城市污水处理与排水的管道建设路线设置成为一大待解决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满足当前发展要求。
二、给排水设计中的管道布置
(一)合理分布管道布置
设计团队在管道布置过程中要注意明装给排水管道与暗装给排水管道的布局与比例,将排水力度较强的排水力管分布在给排水需求较强的位置及空间。在布局上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状况与地理环境,来决定明装给排水管道分布的位置,以合理解决给排水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到的散热、降压等问题。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对于用水与排水的需求量有明显的区分,设计团队首先要在住宅建筑中对区域进行划分。将卧室、客厅、书房作为给排水需求较小甚至为零的区域,将需要洗衣服、浇花的阳台,需要洗菜做饭烧水的厨房,需要洗漱如厕的卫生间划分到用水需求较大的地区。对于给排水需求几乎为零的区域,可以采用暗装给排水管道的方式,在满足少量给排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实现美观与舒适的居家体验。对于给排水需求非常大的区域,可以采用明装给排水管道的方式,将排水主力管道放在其中,保证给排水管道的高质量运行。对于一些比较寒冷的地区,如北方地区,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将管道布置在住宅内部墙体的阴角处,防止冬季时室外分布带来的水管温差过大、水管炸裂问题。对于一些比较炎热的地区,如南方地区,可以将给排水管道分布在室外墙体上,有利于室内设计的美观程度与维修检修的便利。
(二)布置给水支管
给水支管由于供水特性往往呈现出弯曲状,这对于管道设计美观造成了很大困扰。应当采用地面下层埋设的方式进行给水支管布置,也能使给水支管的布置更加简单灵活。注意在埋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结构与墙体的深度,依据给水支管的大小、粗细与长短,采用专业的开槽设备开进行管槽开拓和管道埋设。
例如有些给水支管很粗,开槽时过浅难以完全掩埋,太深则容易导致墙体穿透,甚至造成建筑风险。此时, 可以将管径较大的给水支管直接铺设在垫层中,减小对住宅建设设计的影响。
(三)合理排水管道布设
为了对雨水、生活污水、生活废水进行集中的收集和处理,设计团队要合理的进行排水管道布设。要科学合理的铺设横向的排水管道,以便对建筑内的排水管道进行日常的检查及维修。在一些区域例如卫生间管道时,要铺设以下沉式为主的向下的排水管道,避免排水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例如,在城市的雨季时,可以开通各项排水支管,加大雨水排水的力度与速度,提高排水效率,减少雨水在住宅建筑顶层及表层停留的时间。在旱季时,则可以在满足排水需求的前提下,关闭不必要的多余排水管道,减少其日常损耗磨耗,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适当关闭某些排水管道路线也可以减少维修人员的排查工作压力,提高维修检修效率,保证排水管道的高效运行与维护。对于生活各项污水,尤其是卫生间用水,要做到快速排放,及时处理,以免堆放时间过长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排水的及时处理,也可以实现快速排放,降低底层排水过大的压力与排水系统堵塞的可能性,降低排水事故发生的风险和可能性。
三、给排水设计中的选材分析
(一)合理选择给水管道材料
在供水管道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如塑料管材、铝塑复合锌管材等拥有较强的耐压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阻燃性的高质量材料。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给水管道材料,降低管道建设的材料成本和管道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对于现代化住宅人们多元化需求,如装修时对供水管道材料在美观上的要求,对于供水管道材料在气味与视觉上的要求,触感上的要求,要仔细的进行甄别和筛选,选择最适合的管道材料。从住宅建筑设计的全局视角出发,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物排水系统的质量水平。
(二)合理选择排水管道材料
在排水管道选材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现代化原则进行选材分析。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地制宜的为不同地区下不同气候与地理地质环境的排水需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最适宜材料。且在选材过程中要在注重排水管道质量与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排水管道材料的美观程度。
总结:在当前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由于现有供水与排水模式的不足与缺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与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应该对管道布置及管道材料选择加以详细考虑,选择正确的施工方式与管道布置技术,按严格的标准要求管道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在保证给排水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兼顾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及美观程度,以实现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黄铸颖.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3):106-107.
[2]余元波,邹婷,付胜华,潘扬,刘冰.地铁工程给排水及消防专业BIM正向设计流程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21(01):20-24.
[3]林兴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分析——以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为例[J].江西建材,2020(1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