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多馆合一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陈楚君
[导读] 提出在当前条件下以多馆合一博物馆的要素核心,在共享基础上实现多馆互动的若干项设计策略,同时展望此类公共文化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

        陈楚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0641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建筑实践特定的时空环境下,把“多馆合一”类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为研究对象,由于对象的特性,文章从相关项目实例获得启示,提出在当前条件下以多馆合一博物馆的要素核心,在共享基础上实现多馆互动的若干项设计策略,同时展望此类公共文化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多馆合一;博物馆;核心要素
引言:
        “多馆合一”建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的特色产物之一,在现阶段可作为规划总体构思参考的还是相对比较少的,本质上更多的规划思路还是源于我们以往的一般性“多馆合一”的建筑实践经验,故在接下来每新建一个城市公共文化建筑都需要对其内外制约因素、选址等原则进行多方面探索,然而很多规划不是一次性就能够完全得以实施到位的,都是经历反复的设计规划对比分析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创新意向,所以今后对“多馆合一”进行规划设计时,我们不仅要遵循以往规划设计理念的基础理念,也要积极的在功能限定和空间创造上进行尝试创意突破,文章就以阳江市七馆合一项目案例进行分析。

1、项目背景
        阳江市七馆合一项目是对阳江市档案馆、党史馆、方志馆、名人馆、博物馆、规划馆以及市工人文化宫的整体规划设计,本项目“开创阳江,面向未来”打造阳江面向未来城市的窗口,以阳江市历史人文为出发点,典藏城市历史,打造助推城市未来发展的“文化引擎”;提升阳江文化气质和文化自信。
        2019年3月12日,为整合和统筹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和阳江名人馆等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关于整合统筹市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由此,提出在漠阳湖公园内建设阳江市档案馆、党史馆、方志馆、名人馆、工人文化宫、博物馆及规划馆(七馆合一)项目。此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对阳江文化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复合阳江市整体城市空间的规划与长远发展,项目建设为城市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城市公共平台,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构建与发展。
        
2、区域现状条件分析
2.1区位
        阳江历史悠久,文化渊源;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人杰地灵,书画流芳,阳江市山山川秀丽,面海而兴,拥有山,水,海于一体的自然资源。
        阳江位于我国广东省西南沿海,东邻江门恩平、台山,西连茂名,北接云浮,是珠三角的直接腹地和粤西地区面向珠三角的前沿,阳江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形成“一主,三副,一带,三轴,三区”的城市空间规划结构。该项目位于阳江市江城区城南新区。江城区位于阳江中部,全区总面积约为780平方公里。项目建设用地地块位于江城区城南新区,地块位于漠阳湖公园北侧,滨湖路北侧,四围大道南侧,规划路西侧,新阳河东侧。
2.2交通
        场地北侧为城市道路,南侧为滨湖路,东侧为规划道路和住宅区。
        目前周边道路已通。总的来说,该区对外交通十分便捷,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场地内部交通上,主要人行交通为主,在用地西北角设置主要出入口,为建筑的城市形象展示面,用地南侧设置公共主要出入口,与南面道路结合,形成与整个湖区公园为一体的公共场所。用地西面为次入口,为沿湖公共步行入口。
2.3自然条件
(1)气候
         阳江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主要特点是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季长;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季风活动明显,冬季受大陆性冷高压影响,盛行东北风;夏季处于西南低压槽前和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东南风为主;灾害性天气多,夏季对流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雨量集中,多发生洪涝,春季前期干旱,冬季偶有霜冻。阳江市所处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冬至日都有44°44′左右。日照时数较多,太阳辐射较强。降水充沛,但时空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区域内土壤、大气、水源均无污染,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景色宜人。
(2)地质
建设场地周边为漠阳江冲击平原地带。西邻新阳河,南邻漠阳湖公园。场地较为平整。用地范围内,高程约为2.1——3.1,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场地中间有一水塘。周边道路高程均大于场地高程。南侧道路高程约为4.5,东侧高程约为4.4,北侧高程约为4。整体建设用地低于周边道路。
(3)水文
  项目用地西侧为新阳河及河岸公园,场地内有一水塘,没有其它河流流经。
(4)生态环境
        项目位于漠阳湖公园城市公共空间内,漠阳湖公园自然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基础。场地内外空气质量良好,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
3、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1 规划原则
        考虑到该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用途及建设基地的地形地势、周边环境等因素,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建设要求和建设标准,初步确定项目总体规划的规划原则如下:
         3.1.1地域性、人文性
         方案顺应阳江总体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结合项目的功能需求,结合沿江的地域文化,打造阳江文化引擎,提升阳江文化自信。
         3.1.2 时代性、现代性
         方案设计结合时代气息,博物造器,打造时代建筑,体现地方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营造阳江城市标志性建筑。阳江城南新区与江城片区,东城片区形成阳江发展战略的重要城市中心,以匠心之作,铸就时代精品打,成为展现阳江城市标志。深度融入珠三角门户城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
         3.1.3 公共性、开放性
         结合建筑功能,营建城市公共客厅,面向市民,打造活力舒适,公共开放的城市公共场所。创建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活动空间。
        同时建筑要符合21世纪信息化智能化建筑的转变。要特别考虑建筑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考虑场地安保系统、智能化系统、办公服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
         3.1.4实用性、合理性
        坚持规划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体现对城市的服务,创造丰富而多样化的市民公共空间,讲求空间的多层次性、连续性和人性化设计,以及对市民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熏陶。
        公共开敞空间系统,既包括交往空间在数量上的增加,又强调使用空间的多样性,空间的类型、尺度、形态应尽可能丰富,以对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建筑设计以实用合理为基本原则,经济、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空间资源,提高使用率,综合考日照,通风,防灾以及管理需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经济实用的建筑空间环境。
         3.1.5生态化、园林化
        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人工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营造高雅、有活力的环境。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的场地设计为目标,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景观环境,以漠阳湖景观为依托,结合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景观特色,在景观、建筑风格、色调等方面突出传统与现代的高度融合,在现代建筑气息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营造别具风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同时特别考虑生态环境及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特别是新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等,要考虑雨水、污水分流以及雨水的采集与利用。
         3.1.6开放、与城市和谐共生的总体设计
        规划服从城市规划要求,既要场地内部空间景观序列营造,又要考虑场地内部空间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呼应。在功能布置、道路系统、城市肌理与界面等方面充分考虑与城市的关系。
        同时应考虑场地与社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2 总体构思
         3.2.1海纳百川,勇立潮头
        阳江山川秀丽,风物雅致,尤其是海洋文化,尤为突出。设计中加入了阳江海洋文化的表达,展现阳江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建筑造型曲线结合起伏的地景,融合了海浪、船头、山川的意向,体现阳江山秀海阔,海纳百川的地域特征。
        立面设计以“海浪鳞光”为设计主题,西区浪花涌动的势态与光泽,绘制与建筑之上,犹如漆作于建筑之上的一幅动人的漆画;
        空间设计以海上丝绸为设计主体,力图以柔线之美,表达阳江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事彰显阳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人文魅力。
         3.2.2 城市客厅,营造公共磁场
        六大富有特色的场馆,通过整体有机的立体构成,沿城市面打造端庄的城市形象,利用架空,台阶形成建筑入口。临近公园则利用形体弧线与错动的盒子,营造与景观融为一体的架空观景平台。室内中庭串联起几个空间,形成了连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自由游走于城市,建筑,公园之间,为市民营造一个灵动活力,多样复合的城市公共场所,是吸引市民的重要公共磁场。
         3.2.3 八宝漆盒,文化共享
        藏宝漆器。漆器是阳江特有的工艺品,取意阳江漆器藏宝盒为建筑形体意向。这里,是荟聚阳江的人文历史,城市精神,山川秀丽的宝盒,也是彰显城市形象,城市魅力的宝盒。建筑外观端庄规整,局部以新颖的曲线造型元素巧妙融合多馆空间特征,并呼应周边不同城市环境,一个集收藏、展览、规划、交流、推广与一体的当代文化综合体,成为承载一座城市的文化容器。
         3.2.4 功能复合,活力阳江
         建筑形体通过方形漆器宝盒容纳了博物馆,规划馆,档案馆,名人馆,党史馆,方志馆等城市服务功能,多样复合。建筑以中央共享中庭联系各个场馆,建立了一个公共活力场所,串联起整个场馆中心,使得各场馆自有功能既独立又有公共的联系空间,灵动活力,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活力空间,彰显活力阳江。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4.1 空间组织
        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设计为目标。规划精心设计场地各层级的景观。
        另外,规划在总体空间组织上着意创造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空间形态,每一个入口及广场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完成从城市空间到建筑空间的过渡,为市民提供充满活力、富有人情味的交流场所。
        (1)分区明确
        结合场地的用地和环境特征,在场地北面和东面临近城市界面,打造建筑城市界面空间,景观较为整齐划一,东北角设置场地主要出入口广场。场地南侧和西侧,结合漠阳湖公园打造市民公共主要主入口广场和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灵动自然。
        整体景观及场地空间形成从城市序列空间到沿湖自然景观的自然过渡,场地空间组织分区明确,东面北面为主要的城市形象空间,南侧和西侧为场地主要的公共形象空间。两者相互联系又分区明确。北面和东面主要承担场地对外的城市功能,如办公,车辆,以及城市界面进出人流集散;南面和西面主要延续漠阳湖公园的景观特色,承接建筑的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承接漠阳湖沿湖公园人流的公共集散以及文化交流。
        (2)空间序列
        城市界面控件序列:东北角出入口广场—东、北广场-建筑北面、东面入口。沿漠阳湖公园公共空间序列:--漠阳湖公园—南面入口广场—架空观景平台—西侧入口广场—漠阳湖沿河公园。

4.2 景观特色
(1)现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项目对基地原有的自然景观条件进行有效的梳理、整合,形成了高低错落、绿树成荫、自然优美的高品质空间环境。
延续了邻近漠阳湖公园一侧的自然景观,形成与漠阳湖公园相融合的场地生态自然景观,以公共步行观光人流为主,具有游园、休闲、生态等多种用途。
(2)多层次立体景观
        整体采用多层次的景观布置手法,利用漠阳湖景观资源,场地景观绿化,架空平台,屋顶绿化形成立体多层次景观空间,细腻而丰富,多样生态。整个建筑景观与漠阳湖公园融为一体,统一和谐。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设施与旅游景观,博物馆的建设规划不宜过于分散,应当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强化博物馆群的概念。相较于单体博物馆,成群建设的博物馆在主题上具有内在联系,其功能定位较为接近,可形成资源互补。这种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被称为博物馆的“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影响力,树立区域文化品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丹丹,党卫东,洛桑俊美,强巴卓嘎.“四馆合一”的多功能融合发展——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特色与亮点[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5(02):158-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