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林
浙江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24000
[摘 要]安全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成倍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目标和经济效益实现意义重大,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安全风险管理上的效果较差,本文就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目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问题,提出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近些年,建筑工程产业飞速发展,在施工技术不断创新的支持下,建筑工程结构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巨大,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安全管理任务更重。建筑工程由于本身性质的原因,存在众多安全风险,一旦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在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基础上,还会产生不良舆论风波。为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风险因素的控制。
1 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1.1 机械伤害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机械伤害是存在最广泛的安全隐患之一。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施工需要不同的机械设备参与,这些设备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就会给人员造成伤害。小到角磨机、钢筋加工机,大到挖掘机、渣土车等,随着机械蕴含的能量增加,造成的伤害也就越严重。所以,在建筑施工中,不论是机械的使用者还是周围的作业人员,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引起重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1.2 火灾隐患
建筑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是造成后果最为严重的安全风险类型之一,而且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复杂性,火灾隐患发生概率高、分布范围广,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复杂的施工场地内,扑救非常困难。常见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通常发生在临时配电箱、生活区域和材料堆放区域。由于部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不到位,导致线路短接引发火灾,而生活区域由于人员密集,生活用火导致的火灾风险非常高。材料堆放区域由于一些材料本身易燃,一旦遇到明火,极易发生大规模火灾事故。
1.3 高空及临边作业
由于民用建筑高层化发展,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由于高空作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人员坠落伤害和高空抛物导致的伤害事件。随着施工作业面高度的增加,高空作业产生的后果越严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以控制。除了高空作业之外,临边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非常高。在建筑施工现场,深基坑开挖和高边坡作业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大的高差,人员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1.4 触电风险
触电风险主要存在于建筑施工作业现场和生活区域。在施工作业区域,由于现场需要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一旦线路老化发生漏电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就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在生活区域,触电事故发生的概率更大,主要是因为生活区域施工人员密集,一些人员私拉乱接电线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成因
2.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造成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中,一线作业人员教育程度不高,几乎对安全防护没有认知。例如,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未按照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都不愿意佩戴安全帽,导致高空坠落物品造成伤害。在易燃材料存储区域,违规使用明火,在生活区域中使用大功率电器,造成电线短路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和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足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
2.2 火灾防控力度不足
通常火灾事故的发生都与管理不善,防控措施不到位有关。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员认为火灾发生概率小,在施工现场并未进行火灾防护设施的设置,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中,往往会忽略火灾发生的概率。例如,在易燃材料存储区域,往往只进行标志标识的设置,提醒注意火灾防控,并没有设置灭火器、火灾警报装置,导致火灾一旦发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并且扑救。
2.3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安全防护措施对保障施工现场施工安全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安全防护措施上投入不足,导致安全风险提高。例如,在高空作业中,作业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要求装配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帽。部分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仅提供安全帽。并且作业平台周围的围挡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发生坠落风险提高。除此之外,配电箱损坏、围挡缺失、警示标志不全等问题,都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不良因素。
2.4 临电安全管理未落实
在建筑施工中,用电量非常大,为了满足施工用电要求,通常需要设置临时用电线路。一些施工场地中临电管理不到位,火灾发生风险显著提高。在施工中,大部分机械使用的三相电,不仅电压更高,而且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恶劣,电气设施的老化磨损速度非常快,如果线路保护不当,未按照规定要求落实临时用电要求。在施工活动造成线路破损,维修不及时,就会有导致人员触电和发生火灾的风险。
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制度不健全
安全制度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全制度不健全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屈指可数,部分企业虽然具备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制度落后,与当前现场安全管理实际脱节,不仅对于安全事故预防没有效果,安全责任落实也不到位。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无法快速反应降低损失,在事故后的责任追溯和调查中,也容易发生推诿扯皮情况,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3.2 安全方案与实际不符
安全方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影响非常巨大。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安全方案不仅是预防风险发生的重要文件,同时也是安全事故处理的指南。但是,在部分建筑项目中,安全方案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不符,安全方案没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甚至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施工项目,没有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保障措施不足。例如,在深基坑、高边坡、高大模板施工前,需要编制专项方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但是施工企业仅仅套用常规安全管理办法,对于高风险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作用有限。
3.3 安全教育形式化
安全教育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预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建筑工程三级教育是必须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但是,一些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工作重视不足,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压缩安全教育时间,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化严重,没有实际的安全预防指导教育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工期紧张的施工项目,项目管理人员不仅没有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教育,施工作业前也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导致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松懈,发生安全事故。
3.4 安防投入不足
安全防护投入是建筑工程中安全风险预防的基础。在建筑安全风险预防中,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安全设施的安装,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节约施工成本,在安全措施费用中进行缩减,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甚至一些存在较大风险的区域没有进行防护管理。这种管理行为本身就是错误,一旦发生安全风险,不但会给建筑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还会产生不良舆论影响,导致工程预期建设目标难以实现。
4 强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4.1 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解决安全责任未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与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不适用等问题。安全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工程实际,安全管理部门通过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特点的分析,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标准。为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安全责任需要层层落实,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施工一线切实开展,在发生安全事故问题时,能够追溯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质量。
4.2 提高安全风险评估能力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提升自身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对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进行划分和归类,从而指导安全方案的编制工作。在评估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时,需要综合考量风险发生后造成的影响和发生可能性。从而能够科学地配置安全风险预防资源,在保障安全风险有效预防的同时,节约开支,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4.3 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教育
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也是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时,首先需要明确安全教育开展的目的,有针对性对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和后果进行分析,使施工作业人员认识到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工作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成为安全风险的管理者,营造出“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其次,安全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工种进行,以防止工伤伤害为主,避免在作业中发生安全风险。
4.4 合理进行安防资金投入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资金投入非常重要。大部分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足,降低施工安全管理资源投入,导致安全防范能力下降。为此,合理规划安全措施费用的使用非常必要。在安全措施费用配置上,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于发生概率大、影响严重的安全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影响小,或者发生概率极低的安全事故,以预防为主,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工程效益和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难度的增加。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也更加复杂。为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仅需要做好安全事故的评价分类工作,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防费用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安全事故预防,为建筑工程高效稳定靠站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甄恩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3):82.
[2]杨玉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61.
[3]刘守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4-145.
[4]孙俊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20(4):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