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与预防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航
[导读] 由于有限空间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对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作业效率,也会引起重大的人员伤亡。

        李航
        重庆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由于有限空间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对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作业效率,也会引起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主要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并提出有限的预防策略,尽量降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危险系数,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关键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有限空间也被称为密闭空间或者受限空间,通常对部分区域的出口进行封闭,使进出口比较狭窄有限,很容易导致工作场所出现通风不良的现象,造成内部积聚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从而加剧了作业难度,如果没有采取恰当的操作,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由于企业对有限空间的作业研究比较少,没有高度重视有限空间作业带来的危害,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比较高。因此,企业必须做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保证人员的安全,确保作业的顺利开展,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原因分析
1.1工作场所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一般来说,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概率较高,由于地坑、地窖、船舱、槽罐等作业空间比较狭窄,难以有效通风,内部空气难以流通,长时间积累大量生产存储或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一般重于空气的密度,很容易由于沉降作用在狭小的空间内积聚,导致空间内部的密度过高,从而引起内部作业人员的中毒事故。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长时间处于该场所,会导致作业人员形成缺氧状态,一旦氧气的浓度低于17%,就会形成窒息事故的环境。
1.2作业人员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在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由于内部已经形成低氧有毒的环境,作业人员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方式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探测工作,这种贸然的操作将会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中毒窒息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3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根据以往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可得知,出现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据比例较高的是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农民工,由于其安全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没有对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没有意识到有限空间内部是否存在危害因素。在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也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方式,对于紧急事故的处理也没有具备一定的能力以及基本常识。
1.4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某些单位为了节省作业成本,尤其是私营或者个体企业,往往不重视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配备,也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水平较低,在作业场所也没有配备一定的安全检测、安全防护以及救护设备,无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难以减少事故伤亡人数。如: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气体检测知识,难以正确布置检测位点,采取的检测方法不正确,或者对气体的检测工作仅仅只检测前期的气体,而没有实时监测到内部环境作业过程中气体的浓度,一旦内部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将会危及正在作业的人员安全。
1.5安全管理水平较低
        根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一般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作业现场仍旧存在一些有毒因素,安全生产也没有按照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表明,在进入作业场所之前,需要预先检测好场所内部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气体,并确认安全标准是否达标,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但是,某些单位的作业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作业,并且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制止出现错误操作的人员。
2.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预防策略
2.1规定高温作业可持续时间
        由于供热管线极容易受到隔热材料、运输介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外表面温度通常比较高,内部也很容易形成高温环境,对内部环境的作业人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作业人员的生理状态,极易引发严重的中毒窒息事故。因此,必须落实好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严格规定好高温作业的可持续时间,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2有限空间实行许可制度
        由于有限空间作业对专业性的要求往往较高,需要配备好相应的安全设备以及专业的作业人员,才能保障整个作业队伍的安全。根据相关调查可知,目前,北京市已经将部分行业的监护人员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范围内,需要进一步提高这类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资质,并建立完善的 作业安全标准,明确规定企业资质以及作业人员资质,形成一种完善的管理手段,才能保障具有许可证的专业公司承担有限空间作业,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2.3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对于有限空间的作业过程,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并对其进行彻底整改。需要从目前的事故管理转向预防管理,根据有限空间不同的作业特点,定期开展检查工作,针对事故频发区域专业开展整治工作,结合长效管理机制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强化,做好安全防护器具、个人防护用品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准备等方面的监督。
2.4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对于事故频发的工作场所,相关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完善。建立完善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指定特定的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提高作业负责人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好操作的实际规程和相关的安全措施。对于进入易于发生事故的场所,必须履行好申报手续环节,经过多方审核、批准后,方可进入场所进行作业。审批部门必须指定特定的人员根据国家规定检测有限空间内部的有毒气体、氧气等浓度,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2.5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
        在有限空间的作业过程中,除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方面,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建立完善的物联网能够对作业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彻底杜绝未经过审批和没有取得作业资质的企业开展作业,从而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有限空间作业难度较高,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也相对较大。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必须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也就是对经营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高救援人员的能力,从而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加鹏.2013-2017年钢铁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职业中毒事故分析与对策[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8,44(05):357-360.
[2]王明湖.探讨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J].科技视界,2019(22):239-240.
[3]周兴藩,杨凤,郭玲,付朝晖,唐仕川,贾晓东.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建议[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35(08):735-740.
[4]刘艳,杨春丽,谭聪,秦妍.市政供热管线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事故预防对策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44(06):90-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