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娜 2.杨 博 3.张倩文
1. 身份证:61010419800325****
2.身份证:61042319880720****
3.身份证:14270319930328****
摘要:全现浇钢筋框架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楼房建筑中常用的工艺技术,但其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楼板裂缝问题,其是难以解决的质量通病。为避免因建筑楼面裂缝导致的建筑老化加速、建筑安全系数降低等问题,本文从楼面裂缝出现的原因出发,对用料及设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对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楼面裂缝;防治措施;质量问题
1.楼面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1.1商品混凝土性能问题
在对现浇钢筋框架混凝土结构进行作业的过程中,通常利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实现浇筑阶段。但因目前商用混凝土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部分商用混凝土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添加煤灰等低性能杂质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份额、增加产品市场。同时,因不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体系,大量质量低劣的商用混凝土流入混凝土市场,在进行选购时,很难采购到符合工程要求的混凝土,这直接导致国内部分建筑物在进行实际楼面施工的过程中,无法使用质量过关的商用混凝土。此外,相关负责混凝土采购的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专业水平校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规模、实际建筑环境、建筑总体性质等,选用不同种类、标准的商用混凝土。但部分采购人员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贪图节约成本,购入低成本的低质混凝土,直接导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楼面强度需求较高的墙体,未能使用综合强度高的商用混凝土,进而出现楼面裂缝这一类质量问题。
1.2重点部位的设计问题
在对出现楼面裂缝的建筑进行分析后,不难得出结论:楼面裂缝问题的多发处集中在建筑表面阳角位置或距阳角一米附近的房间,也正是集中在楼板的角部放射筋末端和外侧处、分离式配筋负弯矩筋处、或外侧45度的地面斜角处[1]。这些地方出现楼面裂缝问题多由于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与商用混凝土型号问题导致的延展性差综合引发,这是因为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在进行重点部位设计时,为在材料限制范围内提升楼面的极限强度,而忽视了温差变化与商用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收缩性,对剪力墙的刚度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使得楼板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容易各角度受力不均,从而引发楼面裂缝问题。
2.楼面裂缝的重点防治措施
2.1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钢筋在混凝土板内部作为全现浇钢筋框架混凝土结构中的骨骼,起着抵消外部负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预防混凝土在收缩与温度变化共同作用下产生裂缝的重要作用。为避免楼面裂缝的产生,应重点加强对楼面上层钢筋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优化。先应在设计过程中对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上下位置加装保护层,在施工过程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因受到混凝土垫块与模板的支撑而较为容易控制,但若混凝垫块之间的距离被放大到1.5米之后,钢筋网的保护强度就无法保证作用,因此,应将实际距离控制在1米附近[2]。而上层楼面的钢筋网因其结构特性,极易弯曲毁坏。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楼面钢筋必须设置小撑马,其横纵向间距不应小于70cm;特别注意针对Φ7一类的细小钢筋,撑马纵向间距不应小于60cm才能起到支撑效果。同时应安排各项目作业交叉工作时间,避免因人员流动、物资搬运对楼面上层钢筋网造成影响。
2.2预埋管线处的裂缝防治
管线敷设,尤其是大量管线并行预埋的部分是混凝土截面强度受到较大影响,应力流动较为集中,楼面裂缝问题易发的部分。在敷设管线半径合适,房间开间宽度不过大、同时管线敷设又不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拉伸方向时,通常不会导致裂缝问题;但若预埋管线半径过大、房间开间宽度较大、同时管线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拉伸方向时,则极易导致楼面裂缝。对此需要加强管线敷设预埋区域的钢筋强度,例如:在大量管线敷设的区域,利用Φ6-Φ7的短钢筋组成垂直于敷设方向的短钢筋网进行加强,钢筋间距应保持小于等于15cm,并保证两端锚固长度不小于30cm。在线管进行敷设时也应该按照相关技术准则进行,在交叉布线处使用线盒,并对多根管线集散处进行放射处理,避免单一区域内管线敷设密度过大,并按照相关要求对四周墙面进行2Φ12的抗裂钢筋构造的设置。
2.3材料吊卸区的裂缝防治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施工作业时,工期与施工质量之间的矛盾是不得不处理的问题。主体结构在正常施工进度中一般是6到7天左右一层,有时甚至要求不足5天一层。这导致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后,往往没有24小时的养护时间,施工人员就需要着手钢筋绑扎,原料运卸等工作。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若受到材料吊卸时的振动荷载的影响,极易导致不可预测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具有不规则性,同时一旦出现很难闭合。对于这类裂缝,依照施工经验防治措施如下:先应建立合理的楼层交叉施工计划,在浇筑混凝土完成24小时的养护工作前,仅限进行测量、绘制、同步与弹线等工作[3]。严禁进行大宗建筑原料的吊卸,避免对混凝土造成冲击荷载;24小时后可安排小批量的暗柱钢筋焊接任务,钢筋绑扎任务,并注意对生产材料与设备的轻拿轻放;混凝土浇筑后第三天才可以开始大宗原料的运卸,并开始对钢筋支撑层与模板等进行正常施工。材料的吊卸与堆放需要分散进行,可对计划中的大开间区域设立专门的材料安放区域,并采用加密立杆增加系统强度与抗荷载能力。
2.4加强楼面混凝土的养护
楼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若得到妥善实施,对提升混凝土强度、避免楼面裂缝的出现、提升建筑的综合质量有着较大的作用。混凝土养护通过避免楼面混凝土在初期因表层脱水导致的微型结构裂缝,降低后期外部墙面裂缝出现的隐患。但在实际建筑实施过程中,因前文提到的工期影响,实施混凝土养护时的喷水作业会影响弹线同步与施工人员的其他作业,因而被一直忽视。楼面混凝土也因此一直缺乏全面而充分的浇水作业进行实际养护。为保证成品建筑质量,避免因缺乏混凝土养护工作导致的裂缝问题,应保证在建筑过程中进行为时至少一周的混凝土保湿与养护作业,通过覆盖麻袋或草垫等保证水分充足,部分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混凝土养护液,加速养护进程进而减小或避免养护工作对工期的影响。
2.5加强楼面裂缝弥补手段
在采取上述手段后,若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少量楼面裂缝,可与地面和墙面粉刷人员进行沟通暂缓作业,在完成相关裂缝填补工作后再进行后续装修。根据以往经验,可通过在找平层中利用钢丝网、防裂短钢筋等来增设强化结构。这种方式一般应用于找平层较厚的地面上部,在进行实际地板的铺设后对建筑强度和建筑美观并无影响;而对于粉刷层较薄的板底粉刷层,通常不会采用吊顶遮盖,若裂缝暴露极容易导致相关投诉,对于板底裂缝,一般使用复合增强纤维进行填补加强操作,填补宽度一般处于35cm到40cm之间。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纤维进行选用,即能实现对不同范围的裂缝进行弥补,既不影响粉刷装饰,又能保证补强效果,是楼面裂缝问题较为理想的弥补方案。
结论:楼面裂缝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时间点,所以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尽心尽力,以科学的手段加以预防和控制。加强作业规范,创新作业手段,改善作业意识,才是预防楼层裂缝问题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韦宏,王超,王明淦,等.浅谈住宅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0):50-51.
[2]王斌.房建项目楼板裂缝原因的分析与防治[J].中国房地产业,2020,000(003):184-184.
[3]叶令.建筑工程施工楼板裂缝控制的有效对策[J].名城绘,2020,000(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