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鹏
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水利工程是一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项目,将大数据应用于水利建设工程中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应用探究
引言
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改善国内各个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虽然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应压力,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且必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良好的工程质量安全意识
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能够规范建设质量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单位比较重视水利工程的进度,对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忽视,未能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建设质量管理的功能效用。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的工程质量安全意识不足。由于工程项目的领导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下级部门在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的时候,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效果不够理想。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对领导部门与施工部门的质量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1.2质量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人员水平较差,管理制度缺失以及管理体系不合理等,都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会给水利设施的日常养护带来很大问题,特别是在比较小的水利工程上,管理人员调动频繁,导致管理人员对辖区内水利设施不够了解,本身管理水平又不高,对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对于质量管理的执行标准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导致施工没有秩序,质量管理人员存在质量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的情况,对于现场的质量问题没有做到及时制止,进行返工以及修复等。
1.3施工材料及设备管理
水利工程中会使用不同种类的建材,同时这些建材也是保证项目安全和质量的关键要素,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谋取私利,故意选择价格低廉或劣质材料、设备,给整个工程建设埋下了偌大的安全隐患,后期进行工程维修或改造,造成大量成本浪费,直接影响工程整体效益,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管理人员忽视材料及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对材料及设备的采购、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把控,难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强队伍建设
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学科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持,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当前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将先进技术引入到管理队伍中。根据工作人员的构成特征,采取多元化与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其信息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要求工作人员明确掌握业务要求与制度内容,能够熟练自如的操作各领域的信息系统,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其次加强引进信息化人才,水利工程部门加强自身发展现状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信息调度中心与信息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站等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将各部门的信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2大数据在规划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水利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往的水利工程数据信息保存下来的很少。在新建项目中,历史数据难以查询,即使有查询也难以被有效利用。采用大数据技术以后,历史数据被存储,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筛选,提取有效信息,为当前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指导。在规划设计环节,工程建设管理中心通过对大数据系统相关信息进行提取,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地形环境、水文气象等相关信息,并以这些数据信息为基础为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例如在前期的地形图绘制阶段,可以以大数据为基础对项目地区的历史信息进行提取,并将此作为水利项目规划设计的参考。
2.3提高思想认识
要求在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从而来保证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提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也能够使他们参与到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而来保证水利工程更加符合人民的需求。因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所以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才能够保证建设起更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
2.4管理制度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应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也可以借鉴其他先进部门单位管理经验。基础设施建设上则要围绕大数据技术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升级,并结合高速稳定的网络通信系统,以确保基础设施的稳定性。东莞运河治理中心的河道综合治理信息化工作制度上建立起完善的运维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流程规范以及相关的人力、技术、资金等保障措施建议,按照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也开展了运行维护经费的管理工作,加强了水利信息化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基础设施上实施了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环境拓展、中控室建设、系统集成建设等。
2.5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卫星定位技术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操作性很强,传输速度上很快并且数据很可靠,应用的领域和行业比较广泛。其中卫星定位技术不会因为天气的情况受到影响,可以让三维坐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实现,可以提供水利建设中需要的各种信息,例如,地理、空间信息等,在操作上非常简单。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卫星定位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由于卫星定位在技术上不会遭到天气的影响,同时在定位上比较精准,和无线电定位技术进行比较,具有先进的科学性。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内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在大数据的应用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加大了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遥感技术等的融合,逐渐将大数据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大数据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以各方相关人员应关注大数据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印光.信息化时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215-216.
[2]王灿.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4):299-300.
[3]齐延伟,石鹏.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与发展趋势[J].中华建设,2018(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