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周文
[导读] 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梳理,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路径的思考。
        周文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摘要】  在网络舆情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思考如何推动党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网络舆情管理的新阵地中摆正自身角色,建设合理的管理引导体系,利用社会力量形成协调治理的良性局面,实现网络舆情有效的协调和治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梳理,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路径的思考。
【关键词】 自贸港建设;网络舆情;治理路径

Discussion on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in Hainan at the Background of Free Trade Port Construction
Zhou Wen,
Sany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s various toda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to adjust their role in the new posi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management, construct a reasonable management guide system, form a good situation of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make use of social forces to form a sound situation of coordinated governance and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and governance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author reviews the literatures in relation to the online public opinion research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research path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Key words】Hainan Free Trade Port Construction;Network Public Opinion;Management Path

        舆情和舆论一直都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舆论宣传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转变成网络交互性的多点传播,在方便了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容易因为网络的技术性和网民的主观性原因,造成垃圾信息过滤不及时、网民信谣、造谣、传谣、网络环境受错误舆情影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影响正常社会秩序,不利于安定团结,还常常可能被敌对分子利用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在网络舆情多样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积极思考如何推动党和各级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在网络舆情管理的新阵地中摆正自身角色,依托治理理论的先进之处,建设合理的管理引导体系,同时利用社会力量形成协调治理的良性局面,实现网络舆情有效的协调和治理,从而筑牢筑牢宣传思想主阵地,这就是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出发点。
一、舆论和网络舆情研究文献梳理
        舆论作为研究对象在我国开始被系统化的进行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舆论形成中涉及的主体较多,因此,国内对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以传播学、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等视角为主的多学科多交叉研究发展态势,形成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作为网络环境下产生的网络舆情,与舆论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分别以“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为检索词,检索到关于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章有42061篇和 52685篇。根据这些文章考察推知,目前国内学界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是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笔者以“治理”为检索词,检索到的相关论文为 2418917 篇,由此可见,国内对治理理论的研究的热情十分高涨,呈现出研究视角多样化,学科交叉化的趋势。但是分别以“网络舆论斗争”、“网络舆情治理”和“网络舆情协调治理”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只得到相关论文4055篇、2180篇和74篇,由此观之,国内有些学者已将网络舆论斗争和网络舆论治理纳入研究视野,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对以往的关于舆论和网络舆情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梳理,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舆论和网络舆情相关研究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舆论在政治统治、公共决策和民主行政中都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西方理论界早已形成将舆论作为政治学、行政学的研究重点。受转型时期突发事件、公共危机频发、网络舆论作用日益彰显的影响,当前国内学者和新闻宣传从业者主要着力于对公共舆论危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网络舆论事件的引导方面研究得比较深入,有许多著作和论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不少建议和对策,特别是从以下两个比较有代表性视觉入手:
        一是以新闻传播学视角对舆论展开研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国内学者们将舆论研究定位成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主要代表作有:刘建明的《舆论学概论》、《基础舆论学》等相关著作,丁柏链的《新闻舆论引导论》,邵培仁等的《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陈力丹的《舆论一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王雄的《新闻舆论研究》,喻国明的《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韩运荣和喻国明的《舆论学原理、方法运用》,徐向红的《现代舆论学》,郭光华《舆论引导艺术论》等等。
        二是以行政学视角对舆论展开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开拓性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陈一收的《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刘伯高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于建嵘等的《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糜永亮的《舆论调控学:引导舆论与舆论引导的艺术》,任贤良的《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丁柏检的《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论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之关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进行考察》,刘建明的《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郭超海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等论著。
        (二)网络舆论斗争的相关研究
        舆论与斗争、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舆论攻防在武力对抗之前,贯穿于武力对抗之中,延续到武力对抗之后,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战场上真枪实弹的战斗。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并成为舆论战的重要阵地。某种程度上,谁赢得了网络舆论的控制权,谁就赢得了战争的信息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扩张,极大改变了世界舆论传播格局,同时也改变着舆论宣传的运作模式,关于网络舆论斗争的概念,国内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代表的学者如:刘征斌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舆论战建设探析》中分析了网络舆论战的基本特征、力量建设等问题;苏雯和陈富军在《网络舆论战至效原理》中分析了网络舆论战基本原理;郭红斌在《网络舆论战的主要特征》中分析了网络舆论战的性质与定位,主要特征和外军网络舆论战样式;李俊在《网络舆论战研究》中探讨了网络舆论战的特点、地位作用和绽放;王汝茜和曹宇在《战时舆论反击策略探析》中分析了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舆论反击策略;刘辉、王陪志在《舆论战中的四种形式》中分析了报纸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广播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电视战(越南战争)、网络战(科索沃战争)和媒体战(伊拉克战争)。另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王凤银的《透析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战》、廖科庆的《网络舆论战攻防探索》、梁卫的《网络舆论战: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方向》、刘燕的《传播技术发展与舆论战的嬗变》、白牧川的《网络媒体在舆论战中的重要作用》等也都提出了颇有建树的观点。


        (三)社会治理理论相关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后,随着志愿团体、慈善组织、社区组织、民间互助组织等社会自治组织力量的不断壮大,它们对公共生活的影响日益重要,理论界开始重新反思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治理理论兴起后更进一步拓展了政府改革的视角,它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政府改革指导理论。我国对治理理论的研究多为翻译外国文献,并根据国情进行运用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如易承志的《治理理论的层次分析》、张立荣的《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唐杰的《环境下的社会管理》、徐秦法的《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张国清的《社会治理研究》、周红云的《社会创新蓝皮书》等。
        通过文献梳理可见,学界的研究成果分别针对舆情传播、协调和治理理论,其实在就舆情协调治理内容上并没有特别多的交叉,学术界研究成果还主要聚焦于如何利用新闻舆论来引导社会舆论这一视阈上,研究中更多地将舆论引导视为一种新闻业务上的技巧问题,多以新闻为本位的研究范式和分析途径进行研究。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党管思想战线、党管媒体的原则下舆论引导的最根本、最主要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如何从执政能力建设、理念更新、工作方式方法等层面上提高对社会舆论引导能力研究不够深入具体。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分析具体的传播载体带来的舆情效果差异,网民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国外学者侧重依据传播学理论探索建立网络舆情发展的模型,在治理理论方面侧重于治理理论发展的逻辑研究,缺少对治理理论应用于社会管理实践的分析和探索。
二、建设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必要性
        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海南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压力和民生矛盾容易激化,在网络上呈现出被放大的态势,导致舆情压力的出现,更加不利于社会稳定。特别是2021年4月的三亚海胆事件,笔者认为,这里不是海胆不肥的问题,而是政府和相关只能部门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如就事论事而言,造成这一网络舆情的相关方不少,原因也多种多样。一二十年来,三亚一直以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和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二存在,曾经的宰客、欺客积累下的民怨一直是大家心里解不开的结,三亚以往的宰客现象得罪了全国不少游客,一直以来都没地方宣泄,面对新媒体排山倒海的攻势,即便这次海胆事件有理有据也很难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如单就事论事而言,这一事件反应出市场监管方面确实存在不少的漏洞和不足,但在事发之后,对于舆论发酵的缘由追根溯源就是政府及相关的只能部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低,应对网络舆情的危机公关能力急需提升。
        当前,相关部门在认知新媒体技术在社会管理和舆情协调治理中的角色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部分地方依旧存在官本位思想,不主动利用网络技术掌握民情和舆情,大搞一言堂,忽略网络舆情、压制网络舆情等情况还普遍存在,这与当前我国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不符合,与建设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布局实施大趋势相悖。我们要知道危机有危才有机,危机就是机遇。如果三亚相关部门及人员有足够的意识或者重视新媒体的威力,知道如何跟新媒体打交道,如何和舆论以及网民有效沟通,积极改变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应对策略,完善网络舆情的治理方式,从而知道如何应对新媒体左右事件的舆论走向的情况,有效利用新媒体转变局面,通过一系列的舆情应对策略完全可以从被动的舆论中扭转态势来提升三亚的口碑和信誉。由此可见,探讨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策略非常必要。
三、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路径思考
        当下的中国,由于海南省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位置,自由贸易港已经成为全球的高光之地,不自觉地也成了世界聚焦的中心。在此背景下,我们在思考网络舆情的治理和协调、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要兼顾应对国际传播中危及中国国家安全,妖魔化中国、诋毁中国国际形象的议程设置和网络舆情等方面的网络舆论战策略,宣传好中国大政方针,讲好中国的故事,构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对于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治理进行研究,笔者的初衷在于能够突破新闻传播学的思维定势,借鉴当下军事学中信息化战争的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军事指导思想,从军事新闻传播、军事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角度来研究网络舆论斗争以及网络舆情协调和治理的规律。结合网络舆情形式多样化、传播快捷化、关联复杂化,呈现出规模大、形态多、变化快、价值低的特征分析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传播学和政府管理这一难题,意在构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网络舆情全域一体化协调治理体系,为宣传思想主阵地的构建策略方面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具体的研究路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性质定性和特征分析,指出加强对网络舆情协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分析指出网络舆情协调治理中存在的难题困境通过对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和当前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而产生的一些主观性问题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建设自由贸易港这一大背景,从战略目标、战略战术、决胜关键、成败基础四个方面对网络舆情协调治理的规律进行总结,目的在于摸清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的网络舆情协调治理的发展和治理方式变化的轨迹;最后,提出运用先进的治理理论进行“多方协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关键在于做好思想保障、法律支撑、制度保证、平台支持、提供技术支持、智力保证六个方面的工作。
四、结语
        网络舆情在信息时代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为及时处理舆情危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势也更加关注。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网络舆情协调治理是国家网络建设管理的重要工程,对于该对象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很难一蹴而就。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日新月异,必须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新时代、新技术的脉搏,从而才能较全面系统地探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网络舆情协调治理策略,筑牢宣传思想主阵地。作为网络舆情的研究者,这既是责任和义务,更是使命和担当,只有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完善,以期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洪湖. 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策略手法[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75-78。
[2] 刘燕,陈欢. 传播技术发展与舆论战的嬗变[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7:226-227。
[3] 浦红果. 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117。
[4] 王凤银. 透析信息化条件下的舆论战[M]. 北京:蓝天出版社. 2005:59。
[5] 唐杰. 新传媒环境下的社会管理[M]. 北京:版传媒集团. 2013:120。
[6] 支庭荣. 媒介管理[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132。
[7] 程传超. 危机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监管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2008: 38-42。
[8] 李俊. 网络舆论战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学位论文[D]. 2005:15-16, 22-24。
[9] 王来华. “舆情”问题研究论略[J]. 天津社会科学. 2004(3): 78-81。
[10] 白牧川. 网络媒体在舆论战中的重要作用[J]. 军事记者. 2006(11):38-39。
[11] 郭红斌. 网络舆论战的主要特征[J]. 军事记者. 2009(9):56-57。
[12] 刘辉,王陪志. 舆论战在战争中的四种形式. 军事记者[J]. 2005(5):51-52。
[13] 刘征斌. 信息条件下网络舆论战探析[J]. 西安通信学院学报. 2012(6):26-28。
[14] 季陈杰,刘威.重视加加强网络舆论战研究[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2008(4):38-39。
[15] 廖庆科. 网络舆论战攻防探索[J]. 法制与社会. 2010(32):24-26。
[16] 梁卫. 网络舆论战: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战略方向[J]. 战略与决策研究. 2010(4):46-49。
[17] 苏雯,陈富军. 网络舆论战致效原理浅析[J]. 通信指挥学院学报. 2011(6): 52-53。
[18] 田丝雨,张文红.论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与媒体的媒介素养——以“优衣库事件”为个案[J].《出版广角》, 2016(01):75-77。
[19] 王汝茜,曹宁. 战时舆论反击策略探析[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 2012.(1):48-49。
[20] 吴家庆,凌应生. 论政府信任危机对执政公信力的挑战[J]. 求索. 2014(4):15-17
[21] 殷莉,何秋红. 论新闻媒介的风险传播[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9(07):39-40。
作者简介:周文,1970年7月出生,四川乐至人,汉族,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影视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