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 王迪1 田康2
[导读] 下面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进行简要分析。
        王迪1    田康2
        1身份证号码:63010519870721****  陕西西安  710000
        2身份证号码:61011419860731****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现代化城市规划体系建设工作趋于完整的前提条件下,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城市规划体系作为“智慧大脑”,通过城市规划体系为其提供硬件设施,匹配软件应用平台;进而在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各项需求后,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属性。下面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建设;
        1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随着进年来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充,同时环境污染、能源紧缺、交通堵塞、公共安全监督难度的加大等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都诱发出来,这让城市的承载能力及管理能力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挑战。传统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遭遇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当前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也给城市管理者在解决城市难题上起到了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及城镇化交汇融合的智慧城市概念当前也被更多的国家及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接受,为信息化条件基础上的加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实施和发展转型提供了更具科学性的理论实践模式。当前我国很多大众城市中智慧城市为标记提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基础上,将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的进程加速推进,将城市管理智能以及公共服务普惠增强,提升政府效能,从而让市民能够更加便捷生活的目的实现,进一步的将生活的品质以及生活的幸福感提高。智慧城市在信息时代下属于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其主要的内涵是城市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经济产业和市政治理的领域当中充分的将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处理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通过对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利用的深入推进,促进了城市信息资源有效的整合,让物与物、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以及互通互联得到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进行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也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从而将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提供给市民,同时企业一个有利商业发展的环境也得到了创造,政府更加高效的一种城市运营管理环境也得到了有效的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全新的城市形态也得到了国家及地区的广泛接受,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资源环境保护和城市经济产业发展等内容在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进一步推动发展提速。
        2 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关系分析
        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明确,一方面,城市规划体系能够为智慧城市提供资源配置需求;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反哺城市规划体系,进而使二者逐渐深化成一种良性的互相促进关系。
        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方面,它吸收了“工业设计”思维,转变了传统时期的设计思路,运用思路改变对接到了全球背景下的现代城市规划之路,能够通过城市规划体系科学地指导智慧城市建设。从具体的指导层面看,主要集中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为其提供硬件设施资源配置与软件平台管理基础。比如,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数据化管理”理念的应用,发展出了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设计方案;“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延伸出了专业性更强、战略性更为明显的城市生态规划体系设计方案;这种局部“小体系规划”与整体“大体系规划”使现代城市规划体系能够真正将“体系化规划”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个体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中。因此,智慧城市作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具体指导中,能够让智慧城市与整体的城市文明关联起来,既为城市文明增添“智慧”,又借助城市文明发展出具备智慧属性的新型城市,以及宏观管理层面全面联动的“智慧型”城市文明,将我国的城市文明载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而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衍生出具备绿色、低碳、环保、高效,既可以定量分析,又能够为其赋予智慧管理特性的智慧城市系统,促进我国城市编制与管理,为与城市文明相关的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源动力。
        3 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城市经营发展的新思维,智慧城市技术在节省能源、减少交通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治理正在从被动变为主动,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促进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1 搭建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
        (1)城市规划体系需要从城市文明建设的宏观角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通过城市规划体系中的规划要素分析,列举出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进行相互作用的“建设要素”,然后结合智慧城市的功能,为其数据库建设提供海量信息。这种信息的存量与生成量应该显示出相对明确的持续性,即需要在城市规划体系中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采集服务与数据上传服务。(2)在城市文明宏观建设层面选择好数据要素之后,需要借助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通信关联”与“信息共享”的形式,建立起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使各个智慧城市之间的数据交流成为可能。比如,某市公交卡在开放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后,就已经实现了全国各大城市之间的有效联动。但是,在新的时期,这种简单形式的复合形式,则可以借助数据化,使城市规划体系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数据的基本需求,为各地数据库的完善提供路径。在此路径下,各个领域的城市治理与城市服务问题,均可以在其中实现基本的数据化处理。
        3.2 推进生态环境与智慧城市结合
        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城市规划体系借助生态文明战略,在物质层面,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物理空间方面生态环境规划方案,满足其物质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体系中,要结合智慧城市的双重生态建设需求,将物质生态环境建设与数据生态环境建设关联起来,使生产要素与管理要素之间以数据作为具体的关联形式,进而在规划环节,就为其设计出具有双重生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双重生态环境与智慧城市的有机结合,实质上只是城市规划体系中体现智慧城市需求的个案,只有在生存与发展的层面,实现双重生态规划之后,智慧城市建设才能拥有实在的基础,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将这种个案的结合模式,运用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具体操作层面,要求将实际的城市调研与城市文明构成要素及智慧城市建设指标设置等协调起来,在协同合作之下,真正构建起能够满足智慧城市产生物质生产效率的基本需求,进而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后的运用,扩增城市文明发展催生的效用生产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时期,一方面,需要在城市规划体系建设中,为其数据库建设提供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形成持续性的数据采集与上传路径;另一方面,借助城市规划体系与智慧城市之间的关联互动,发挥智慧城市的各项功能,反向为城市规划体系提供进一步优化的参考依据;另外,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与云计算智慧中心的数据管理方式下,使各种形式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通过数据共享而实现“因城市制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静,梁正虹,包书鸣,等.阿姆斯特丹“自下而上”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2020,18(05):111-116.
        [2] 梁浩贤,杜伟明,钟伟梁,等.澳门智慧城市建设与降低环境噪声的进展[J].声学技术,2020,39(05):622-626.
        [3] 陈豪.城市智慧物流建设的动因及其绿色减排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4(20):108-111.
        [4] 段志军.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新型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08):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