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居住街坊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大兴0207街区城市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胡玉佳
[导读] 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发布,居住街坊再次走入城市居民的生活。
        胡玉佳
        北京华茂中天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发布,居住街坊再次走入城市居民的生活。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居住街坊的定义、追溯街坊一词的来源,并总结了居住小区向居住街坊的几点转变,同时强调当代居住小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新的发展模式居住街坊的公共空间营造策略,以提升街道活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1 居住街坊的定义
        居住街坊是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小基本单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中确定居住街坊是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0人之间(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m2-4hm2)。
2 街坊的历史渊源
        “街坊”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的“里坊制”和宋朝的“街巷制”,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旧制度的矛盾冲突,导致封闭的“里坊制”瓦解,而开放式的街巷制形成。现代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街坊”概念,则是源自“苏联式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在50年代初期,城市新建居住区采用过居住街坊的布置形式。50年代后期及以后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开始采用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小区形式,以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居民需求,同时规划布局上可以较为灵活。例如在1957年,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提出以30~60公顷的小区作为组织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这一发展理念也造就了天通苑和回龙观两大超级住宅区。如下图天通苑北苑,平均每个小区之间的城市道路间距在600-1000米左右。规模偏大、封闭管理的居住小区,给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
3 从封闭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坊的转变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的“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设计标准》中将居住区按照人步行的时间和距离,巧妙将居住街坊在五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和十五分钟生活圈等不同等级和规模大小的三个生活圈中均衡布局。这一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城市居民生活的最小基本单元由居住小区转变为居住街坊。
居住小区转变成居住街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3.1 单元组织结构的转变
        居住小区:常采用住宅——组团——小区的层级式结构。小区内部空间被分解为住宅、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等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则逐级缩小,呈现一种等级化的树形结构。
        居住街坊:随着小街区、密路网的设计理念的提出。其中要求居住用地道路与道路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0米,公服及商业区,道路与道路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50米。如此,居住街坊被城市干路或支路划分成小于等于300米的生活居住单元。相当于原来居住小区内部的小区道路开放成为城市支路。居住街坊的组成从而变成了住宅——组团等形式,整个居住街坊相当于原来居住小区的一个小的组团。

3.2 公共空间的转变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强调的是封闭式小区内部解决,自给自足。公共空间为中心广场——组团绿地空间的模式,如下图左所示可知,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属于向居住小区中心的内向模式。
        居住街坊:居住街坊强调的是居住面向街道开放,形成开放式街区和活力街巷。公共空间为沿街公共建筑——街头公园——组团绿地空间模式,如下图右所示可知,居住街坊的公共空间属于向城市空间延伸的外向模式。


3.3 居住小区与居住街坊的对比

4 北京封闭式住区公共空间主要问题
4.1 影响城市空间和交通的连续性
        大规模、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意味着大尺度的路网间距。由于小区的封闭性和不可穿越性,城市交通容易形成断头路和丁字路口等问题,阻碍了城市交通的连续性和畅通性。尤其是部分交通密集路段,交通流量集中于少量的干道上,路再宽,也难以支撑快速集聚的交通流。由于稀疏路网可供疏散的路径有限,在路段上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导致道路的死锁(deadlock),甚至使整个路网陷入瘫痪。同时导致城市功能被居住小区割裂和阻挡,形成的路网稀疏条件,从一个空间去往另一个空间备选路线有限,往往需要绕过几个小区才能到达指定空间。
4.2 单一化的空间层次
        奥斯卡·纽曼在《可防御空间》中提出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之间应该有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加以过渡,从而保证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连续性。北京当代居住小区单一层次的围墙边界与庞大的住区整体相比显得过分单薄和轻率,居住的私密性很难得到实质的保证。从城市公共空间到城市的私密空间仅一墙之隔,而不是通过空间的逐渐渗透和过渡来保证私密性,这便造成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相互影响,空间品质大打折扣。
4.3 私有化的公共空间
封闭住区将原本属于公共的土地私有化,成为这个住区居民共同拥有的独立于城市的群体私有空间,将原先属于城市的道路、绿地等封闭入私人或少数人使用的空间范围,部分剥夺了市民享受城市地域资源的平等权利。通过居住小区边界将城市中的人群圈划在无数封闭的“堡垒”之中,人们的“公共”生活都局限于自己的住区之内,与城市脱离,城市的有机性被破坏,生活的多样性被破坏。
4.4 消极的边界空间
        当代我们常看到的小区大多以围墙为界面联合小区沿街建筑共同组成居住小区的围合界面。这种围合界面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区与城市街道之间的围合界面,另一种是小区与小区之间或其他功能地块的围合界面。无论是围墙内空间或是围墙外空间,涉及两个功能之间的空间,往往是边界域中最消极的空间,围墙内边界空间或是荒芜的绿地,或是垃圾肆意、无人问津的闲散地。围墙外边界空间或是街道景观枯燥乏味,缺少与行人的互动,或是被连续的停车位占据,造成行人活动空间大大减少,安全性和环境质量(主要是空气和噪声)也令人担忧。这不仅是一种空间浪费,也扼杀了城市的公共生活,导致城市活力的丧失。
4.5 缺乏中小尺度的边角公共空间设计
        缺乏中小尺度的边角公共空间设计,是北京当代居住小区的通病。我们在当代北京的很多居住小区集中区域中都难以找到小尺度的边角公共空间,如街区型的小公园,小广场以及街道旁的袖珍公园和可容纳公共生活的公共绿地。
5 0207街区居住街坊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5.1 采用大开放、小封闭的社区结构
        在居住街坊中,采用共享组团和封闭建筑单体组合模式,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格局,平衡居住街坊的私密性与公共性。大开放指的是打开居住组团与城市道路接驳的内部道路,实现慢性交通和步行系统的微循环,降低机动车的出行率和缓解部分城市交通压力,并根据居民生活实际需要设置适宜的出入口和公共汽车站点,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居住街坊承担部分城市交通职能;小封闭,则是出于对居民的私密性、防卫性等心理层次需求,通过在部分组团内部道路设置减速装置或路障,降低车辆流速和噪声干扰,保证居民生活安静环境,或是对建筑单体进行单独门禁管理,保证居民个人领域的私密性和封闭性,打造具有领域感和归属感的居住街坊。
5.2 视觉渗透,柔化处理,形成多层次空间变化
        居住街坊的边缘界面作为居民停留、休息、视线联系的主要空间,其活力与它的边界开放性设计密不可分,在边界空间的设计上采用渗透开放、柔性模糊的设计原则。边界处理要遵循“隔而不断”的空间隔断手法,采用雕塑小品、花架矮墙、花格墙、水面山石、植物框景等视觉渗透性元素对空间进行领域划分和视觉互为渗透,营造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延伸效果,引导人们停留或观望。创造向相邻空间渗透和联系的空间,扩散、延伸、扩大景观的外延,增强意境的深远感,形成居住街坊丰富的视觉景观和多层次的空间变化。
此外,人们在边缘休息时倾向于后背有依靠,能观看到别人又不在别人视线范围内,即所谓的“边界效应”,而凹空间恰好能缔造私密性和安全感,因此在面向街道和居住街坊内部的凸凹边缘,设置一些有靠背的座椅,满足居民休息和观看习惯。
5.3 街道牵头,共享共治,打造邻里空间
        涉及到居住街坊与居住街坊边界之间的用地,可通过街道办事处牵头作为组织管理者,带动两个街坊共同治理,实现共享共治,打造适合邻里交流的公共空间。共享的功能配套是居住街坊提升住区活力以及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因素。居住街坊的功能配套设施的设置可从城市或区域的角度出发,依托其开放性的空间结构,合理设置多样化的功能配套,在提升城市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更加活跃、丰富、便捷、舒适的住区生活。


5.4 打开围墙,空间共享,营造活力街区
        完全撤掉围墙,实现全开放式街区目前来看不可取,也不符合社会管理秩序。透过这次疫情发现,街坊既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和公共秩序维护的最小单元,在必要时期街坊承担了维护社会管控的重要作用。
        本次0207街区城市设计过程中,将外边界分为建筑界面、社交单元、基础单元三个不同的空间界面,不同界面布置不同的功能形成完整的街坊外部环境。
        建筑界面:顾名思义为街坊内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面向街道的外部界面;
        社交单元:利用植物景墙、休息座椅等渗透界面替代原有围墙界面,营造休闲、开放的共享空间,同时在利用空间渗透的方法使内外空间可以产生互动,形成内外空间联动。
        基础单元:将居住街坊的出入口划为基础单元,作为小区门卫管理空间、入口景观空间和自行车停放空间等。



        居住街坊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最新要求的围合式住宅空间设计,利用设计手法错落有致的进行建筑布局,既能滕让出大量的街角空间,又能使城市界面丰富灵活,富有层次。住宅布局退让城市绿线的空间结合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进行资源整合,尽可能放大沿街空间,形成街角公园。

6 结论
        居住街坊对居住小区的更替,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代封闭式的向心型居住小区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和社交需求。同时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模式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如城市景观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以及街道活力丧失等问题。正如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关注的“街道眼”,她认为城市街道除了承载交通功能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活力,并给人以安全感。的确城市除了保持小尺度的街区,街区功能和空间的多样化才是人们驻足的引力。更多的街道空间留给居民,同时尽可能让街道功能复合,才能吸引更多年龄段和更多层次的人驻足。在城市街道管理和治理过程中提高居民的主动性,共治共享,才能让寂静的街道再次充满生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