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月第8期   作者:祝嗣配
[导读] 目前,后浇带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祝嗣配
        山东恒安东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200
        摘要:目前,后浇带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根据建筑工程结构的功能、性质和特点,合理设计了后浇带结构。采用合适的后浇带施工工艺,保证了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有效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和质量得到提高,功能完善,为人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1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抗裂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受温度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经常出现各种裂缝,对建筑工程结构造成破坏。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施工要求和结构设计的约束下,在底板、梁、墙处预留施工缝。根据结构自然伸缩理论,在一段时间后用混凝土材料填充预留施工缝,以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是:一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模板的消耗,有效避免新旧混凝土结构因施工时间的变化而产生裂缝;其次,后浇带结构的强度高于普通节点结构;第三,后浇带施工工艺可根据建筑工程结构的功能和性质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适应性强。
        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有效改善建筑工程结构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如果施工工程在冬季完工,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时,温度会大幅上升,混凝土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并不断向外挤压。一旦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极限,混凝土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混凝土就会开裂。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因素,在混凝土结构中预留裂缝,待混凝土内部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工程结构。后浇带的施工可以解决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的整体问题。在许多建设项目中,基础结构和裙房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然而,在重力荷载的影响下,建筑工程的地基会沉降,因此必须进行后浇带的施工。采用后浇带对基础结构和裙房结构进行分离,根据施工项目的沉降情况,合理规划后浇带的施工。在设计后浇带时,需要仔细计算和检查施工项目的基础结构和裙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准确计算两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后的内应力和沉降量,先施工本工程主体建筑,再施工裙房结构,最后浇筑后浇带。
        2施工后浇带的技术优势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在温度的影响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减少钢筋混凝土在特定施工现场的温度损伤,必须有效地利用后浇带。大型工程建筑的高层结构通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更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连续性,使建筑物形成连续的整体,保证施工质量。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提高铸后带钢的质量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点如下:
        2.1减小地基沉降差的影响
        在基础施工中,如果有一个高耸的地基,就必须根据每层地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并确定是否采取浇筑技术。基础垫层为硬土时,地基沉降变形较小;如果是软土地基,则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保证地基参数满足相应的标准。
        在建筑物结构中部设置沉降后的施工结构和浇筑面积,以消除地基沉降差。由于本工程需要分段施工,当工程主体施工完成,总沉降达到60%时,应将结构的连接部分浇筑成整个建筑群。
        2.2降低温度收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项目在施工后30~60天内会出现硬化问题。由于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会出现裂缝、收缩、变形等问题。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和收缩。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建筑质量,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模板的预置,这是施工图设计要考虑的关键内容,需要在后浇带施工前完成。在采用后浇带技术前,提前在建筑结构中布置钢筋网和格栅灯,可充分实现网型的均匀性和结构的完善性,以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提高预制模板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并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效防止高层和低层建筑主体结构因水平跨度大而产生的沉降现象。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要有效地提高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控制,避免压力过大或过小对质量的影响。对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垂直方向,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频率,以减少对钢筋和钢筋网的损伤,同时也能尽量避免混凝土中水泥浆的流失,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3.2 严格控制后浇带断面以及浇筑时间
        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要有效避免主体结构后浇带施工中出现直缝截面,充分保证截面设计与混凝土截面设计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分散主体结构的受力,降低变形问题发生的概率,防止高层、超高层建筑主体施工中的直缝现象。一般施工中,后浇带断面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为直缝,需要将主体结构的墙体布置厚度设置在0.3m以下的范围内;第二种为阶梯缝,结构墙板厚度需设置为0.3~0.6m;第三种为榫槽连接,需设置壁厚大于0.6m。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后,应对连接面进行处理和冲洗,以提高混凝土的粘结度。同时,对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需要提高卡的强度控制。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会穿插其中。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工作人员无法预测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时间,但裙楼的不均匀沉降时间要晚于主体结构,因此需要在主体结构和裙楼完全沉降后浇筑后浇带。
        3.3 合理把握作业面宽度以及施工步距
        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要充分保证施工的流畅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一次性完成工作内容,为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局部性能提供基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后浇带施工中严格控制并合理安排作业宽度和施工流程步骤。对于22层以下预埋预应力钢筋的建筑物,施工时应安排大跨度后浇带施工,并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完整性,以更好地避免应力钢筋引起的下垂、弯曲和断裂问题。
        3.4 选定后浇带的设置形式与条件
        首先,后浇带的设置形式主要有台阶缝、直缝、凹缝、凸缝等,在实际施工中,如无特殊设置形式,应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浇筑。如地下室的浇筑,可选用平直接缝,并可安装钢板止水带。其次,在设置后浇带的条件时,要考虑建筑物的温差率和可能的收缩力。在充分计算的基础上,确定后浇带的具体间距。后浇带间距一般为21-31m,宽度范围为705-1005mm。采用后浇带技术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建筑物主体与裙房的有效连接,保证钢节点100%连接,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
        3.5 对施工材料以及位置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更好地保证应用效果,必须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在选材上,可适当加入膨胀剂,使其成为无收缩微膨胀混凝土。同时,也要及时清理建筑结构的裂缝和积水,以保证建筑结构表面的润湿性。另外,为达到后浇带在施工中的良好效果,在浇筑前可先浇筑混凝土,并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从而加强振捣施工。在选择后浇带的施工位置时,要避开建筑工程结构中混凝土构件受力较小的位置。在剪力墙的施工中,要避开结构的中间位置,尽量选择梁和建筑模板的位置。
        结语
        后浇带是解决高层主楼与低裙房不均匀沉降、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的有效措施。因此,设置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时间、建筑物沉降的变化和模板的消耗,并按设计要求正确预留混凝土,按规定时间补充。
        参考文献
        [1]闫文凯.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0) .
        [2]王海, 谢秋梅.试论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12) .
        [3] 翟洪伟.浅谈建筑后浇带的作用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