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山地小学建筑设计探索          ——以大理苍山小院配套18班小学设计为例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8期   作者:王绍光
[导读] 我国的中西部有大量的山地地貌,这里少数民族分布广泛
        王绍光
        上海日源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上海 200000
        摘要:我国的中西部有大量的山地地貌,这里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为山区少数民族小朋友设计富有当地特色的校园建筑,是建筑师们的挑战和机遇。小学建筑要结合利用自然地形,尊重民族文化特色,成为一个为小学生们提供健康安全、活泼自信并充满人文关怀的受教育场所。
        关键词:山地地形,少数民族特色,小学建筑设计

Exploration o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Ethnic minority Primary Schools On the Mountain
——A Case of the Design of Primary school with 18 classes of Cangshan Courtyard in Dali.

Abstrac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mountainous topographies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our country, where ethnic minoriti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urbanization, how to design campus building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in mountainous areas is a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for architects. Primary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combine and use natural terrain, respec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an educational place that provides students with health, safety, activeness and confidence, and full of humanistic care.
Keywords: mountainous terrain, ethnic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primary school architectural design

1 项目概况
        大理苍山小院配套18班小学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西岸的上末村西侧,总用地面积15390㎡,规划总建筑面积6075㎡。基地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度约100米,现状东低西高海拔相差14米。项目规划有一幢总高3层的教学楼,包括18班教室、年级阶梯教室、美术室、计算机室以及厨房、餐厅,教师办公室等。东侧布置运动场,包括200米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各2块,乒乓球台10台,以及非标准足球场1块。

2 基地分析
2.1基地状况
该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西岸的苍山脚下,214国道西侧,其东面为村落。地势东低西高,整体呈10%的坡度,为典型的山地地形。基地北面和西面为城市支路,东面为待建小区,南面是上末村农田。本项目为大理融创房地产开发公司所开发苍山小院社区的教育配套,该社区中近期将规划建设可以容纳8000人30万㎡的低层住宅体量。
2.2项目优缺点分析
基地地形不规则且高差较大,其南北向的建筑布置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洱海西岸的建筑最高点不能超过12米。高度上的硬性限制对小学的造型和层高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再者,大理的抗震等级较高为八度,在结构选型上也对建筑的形式带来了加深的影响。
作为一个校园建筑,基地有两个边衔接城市道路,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同时由于地势高差的原因,校园内可以还无阻碍的看到洱海和背后的苍山,其景观资源得天独厚。地块北侧不远是大理出名的苍山十九峰十八溪景点之一的清碧溪,春天苍山上雪山的融雪从这里涔涔流过。项目地处村庄边缘,周边没有多、高层建筑的遮挡,教室和运动场地的日照要求也很容易满足。

3 基于白族特色的建筑设计策略
3.1设计原则与愿景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民居有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设计团队在梳理已有条件的前提,确定尊重当地文化,合理利用山地地形的原则,最终要设计出一个适应当今教育思潮、充满童趣的现代化小学校园作为目标。
3.2设计策略
场地布置上,将教学楼布置在地块的西侧高处,运动场地分台布置在东侧较低处。运动场地的空间尺度刚好隔离了教学楼对东面住宅小区的影响。教学楼主体的联系廊一层完全架空开放,使得建筑与场地有机融合。架空层以及围合的庭院为小朋友提供丰富的交流与学习空间。建筑材料采用大理当地的文化石、素混泥土等施工,营造大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空间。设计上摒弃简单地民族特色造型照搬沿用,而用现代的建筑形态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民族文化内涵。对于形式过于复杂的内容和主题不合乎当今主流价值观的,可以适当修正,加以调节。[1] 现代的小学校园不仅是学生们在教室里接受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空间场所为孩子们认知自然,认知社会的容器。我们不希望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我们希望他们在教室外用包容开放的心态去贴近大自然。
3.3设计构成
从结合地形的角度出发,主体教学楼用4组教室单元并列围合而成,中间有连廊串联,整体呈“乐”字形态构成,映射小孩子天真快乐的天性。南边三组单元为主要的学生教室,北部单元教室行政用房。4组单元围合出北、中、南3个广场庭院,其中北庭院为小小植物园,它的里面还有许多天窗,为其下面的风雨操场作通风采光。中庭院是小学的入口广场,25mx25m的尺度,为学生上下学提供疏散空间。南庭院是个下沉式舞台,景观台阶也是观众的坐席,小学生们可以在这里举行丰富多彩的室外舞台表演(见图一)。
在山地建筑的规划布局设计中,应尽量使建筑的布置顺应等高线。[2]教学楼和主运动场场之间有6.3米的高差,我们在入口广场的东侧设计有超大尺度的大台阶,举办全校性活动时,大台阶也是观众台。大台阶两侧做草坡,南侧草坡还设计有曲线坡度,这里是小学生课外游戏的趣味场所。运动场也分两个竖向标高,东侧篮球场羽毛球场地比主操场标高再低三米,两者间通过两侧的台阶相连。如此竖向设计,是为了顺应地形减少了挖填土方的工程量。在高差交接的地方还可以设计出提供休息有顶盖的灰空间,在完美得解决了山地地势不利影响的同时,还创造出了多变的使用空间,一举两得。
3.4平面设计
教学楼一层除了南部有两间教室外其他为辅助功能房间,北部布置厨房餐厅,中间有科学室,年级阶梯教室。从入口广场穿过架空连廊是连接运动场的大台阶。二三层分别布置8间教室,都在联系廊道的左侧。过道右侧是学生社团活动室,图书室,音乐室等,其中图书室占两层空间,有内部弧形楼梯相连,形成很有活力的趣味空间。这些辅助教室刚好隔离的运动场对主教学的噪音影响。北部是教师办公室、校长室、财务、会议室以及计算机教室。教学楼北侧作局部地下一层,当做风雨操场,天气不好时的体育课可以在这里进行。
3.5立面造型与民族特色
   由于限高问题,本案的只能做到三层,18个教室就需要横向铺开设置,再者教室相对时还需25米的间距的限制,于是设计团队自然而然地把小学拆成4条3层的单廊单元,再通过一条4.6米的纵向廊道串联。廊道立面上一边为镂空铁艺栏杆,一边为预制混泥土砌块做成的镂空墙体。镂空墙体在阳光的照射下让廊道产生了十分丰富的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化的光影效果。教室单元采用三层双坡设计,立面和屋面采用同一的浅色材质构成纯粹简洁的体块。教室单元在东南角和西北角转折处理,让教学楼群体不过于单调,围合出的庭院也形态多变。
一层的墙体或架空,或内收用深色当地文化石砌筑,使得上面两层的浅色教学体块漂浮在空中。从远动场回望,整栋教学楼就像一群小鸟仿佛要向上一翅冲天(见图二)。部分山墙上,还设计有折跑楼梯,形成自由,结构合理有序,它既是立面的元素之一,也是交通疏散必要的组成部分。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当代建筑文化中,民族特色建筑文化最具中国精神,最具创造性和现代性。[3] 在民族特色的提现方面,我们对底层的文化石进行特制加工,把白族传统的各种动植物图案印刻在人造石材上面作为近人尺度的立面材料。这些石材图案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建筑语言,拼接在一起形成校园自信的当地文化特色。
3.6限高问题的解决
自从2015年习主席在大理古生村考察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迅速成文执行。条例对海西的建筑限高做了严格的限定:新建建筑的室外最低点到建筑屋脊的高点不能超过12米。对于小学建筑,教室的最小净高不能小于3.0米,教室的跨度较大,其梁高通常0.8米,另外顶层双坡顶最缓也要1.6米才有效果,这样综合起来建筑高度到13米,突破了规划的限制要求。
设计项目组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一是优化结构形式,采用密肋梁梁柱体系,其高跨比提高,梁高可以优化到0.5米,层高就确定为3.6米;二是降低室内地坪标高,本来是山地地形,在入口广场的基础上把一层的标高降低0.5米,西侧陷下半米,东侧则完成露在地面。在西侧地面与教室窗户直接设置隔离小庭院,使得下沉的教室地面并不受外界视线和噪音的干扰。如此一来,教室净高做到了3.1米,教学楼总高度控制在了11.9米,还预留了100mm的施工误差。
3.7交通与环境
对于18班的小学来说,该地块用地略显局促,布置完运动场地后留给教学楼的用地就不多了,而且每条教室单元之间还需要满足25米的间距要求。基地地势高差比较大,在交通上没有采取全环通的模式,而是半环通设计。教学楼主入口开在西侧城市支路,北侧道路开后勤次入口,两者之间通过教学楼边缘连通。主广场北面教学楼架空层提供2个校巴停车位,教师停车位结合地形布置在北面厨房的下面。紧急情况时,运动场跑道可以当做消防车道进行救援。
本案18班小学作为苍山小院项目的一个重要公建节点,给整个片区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定调的形象焦点。它空间丰富多样,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一体。南面红线与运动场边沿围合的不规则的边角用地,被利用设计成小植物园,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认识。
3.8安全与抗震
小学建筑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考虑到小孩子好动的天性,设计师从各种角度为孩子们排除安全隐患。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变的空间,通畅有趣的连廊,各种庭院植物园,让他们在课外通过建筑和环境认识这个世界。这些场所越多,安全隐患排除越多。比如栏杆的强度和高度要足够,廊道镂空墙要做防攀爬设计,植物要选择无毒无刺,不易产生引起过敏花粉等。还有铁艺镂空栏杆,不能有可以踩踏的支撑点,而且通透性很好,没有视线死角,可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
大理是地震八度设防区,对于中小学当地要求提高一个等级设防。在结构计算上,我们按九级抗震设计,梁柱板体系在各个关键点都做了加强处理。

4 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为他们设计出令人身心愉悦的校园是建筑师们应付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设计者不能拿沿海城市的教育建筑直接套用,而是需要从当地特色出发,用全新的思路设计植根于本地土壤的校园建筑。大理苍山小院配套18班小学作为个典型案例,在有限的用地和条件下,做出来个空间灵动,安全活泼,充满地域特色的山地校园建筑。也为大理海西区域有序合理的开发,添加了浓抹淡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周梅婷.民族传统元素的现代建筑设计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8(5):54-58.
[2]陆静.山地建筑设计浅析[J].江苏建筑,2009(5):10.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图片一

图片二
作者简介:王绍光(1984-)男,本科,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