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8期   作者:1胡晓宇 2汤红
[导读] 河道治理成效不仅关乎人们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胡晓宇   2汤红
        1中科众沃生态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4
        2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河道治理成效不仅关乎人们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受各类因素影响,河道水污染日渐加剧,不仅包含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而且涉及农田灌溉水等,使水环境系统失衡,对河道生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平衡难以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水体环境中,并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取得较佳的成效。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水环境治理;应用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但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废水、废物的排放造成河道水体大面积污染,水环境破坏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环境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在多年河道水环境治理中总结了一定的治理经验,面对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污染,仅凭借化学技术、物理技术难以根治河道水环境问题,因此近些年主要采取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技术组合的方式改善河道水环境治理质量。
        1外源污染控制
        外源污染是河道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倘若不对外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河道污染将加剧。为此,在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要着重控制外源性污染,从而保障河道水体质量。当然外源污染并不仅仅包含工厂的废水排放,还有很多自然因素导致的外源污染。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暴雨中包含着大量的浮尘,这对河水的污染不亚于工业废水的排放,由自然因素导致的河道污染需要制定多方面的措施以满足河道治理的需求,而不能仅仅采用控制污染源的方式进行河道治理。在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中包含着过滤技术,其主要目的便是治理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河道污染,利用过滤技术可以有效的减轻雨水对河道水的污染程度,这对缓解河道污染情况具有很大的帮助。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过滤技术包含一套成熟的过滤系统,借助过滤技术不仅可以阻止污水进入河流,而且其具有较强的过水性能可以有效的避免河道的阻塞。在借助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河道治理时还应当在各河道周围设立警示牌匾,告诫路过或游玩的人群不要向河道内丢弃废物,从可控方面尽量减少河道水环境中的污染。
        2内源污染控制
        内源污染控制同外源污染控制一样重要,二者都是治理河道水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水体内重金属等堆积物的处理,可以防止内源污染在水体内进行二次污染。这种控制手段主要是运用机械化工具以及生物酶底泥等方式进行治理。在修复河道水环境的过程当中,采用物理和生物两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对河道内源污染进行控制,并通过特殊手段进行及时修复。

但在实施内源污染控制的过程当中,避免将此种方式应用于大面积区域,此种治理手段仅适用于小面积的底泥修复,通过激活水体内原有微生物的酶活性,对水体内的含有毒素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进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3人工净化技术
        倘若外源污染控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物进入河道且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之后,便需要利用人工净化技术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通过人工净化技术对污水进行净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河水中污染物的比重,最终达到污水治理的效果。近年来,人工污水净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长江河道的污染治理中,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优点所以发展成了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防治技术被融入了人工净化技术中,当前,在人工净化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便是微生物净水技术和污水处理系统技术。它的主要工作力学原理主要是通过混合法用该技术可以制备可分出微米夸克级和亚基尼微米两个等级的混合气泡,利用这些混合气泡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环境中固体氮气和磷的平均含量。利用该工艺技术使它能够有效地大幅增加水体环境中的水可溶性和氧透光性能,不断地改善水体的溶氧透光和水体清澄度的情况。通过大自然自身环境容量和净化功能等特点进行河道水环境治理只是杯水车薪,在修护河道水环境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河道所处的地理位置、河道污染状况以及周围河岸的土壤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进行处理,才能真正改善河道水环境。
        4水体自净化技术
        沉水植物、挺水动植物以及浮叶植物等生物可以降解河道中部分污染物质。因此,通过增加一些水生植物可以从侧面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挺水植物以及一些浮叶植物等在解决河道污染的同时,可以达到改善河道水体美化形象的效果,进而维护整个河道的水质;而沉水动植物能够有效地保持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保障河道内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水体自净是指利用河道的自净能力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并且要保证污染物增长速度要小于水体自净速度,从而推动水资源的良性利用,加强对河道能源、资源的利用和良性循环,同时河道浅水区域可以在水下设置一些水生植物,而深水的区域则可以设置水下森林。其主要优点表现在:(1)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素,从而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2)通过提升河道中水体的硝化、逆硫酸盐硝化和氧气等过程,减少了水体氮的含量;(3)通过提升水面上的悬浮物和沉降率,抑制底部物质悬浮,控制底部泥土中的氮磷等营养素向水体中释放;(4)光合释放氧加速河道和水体中各种营养素、重金属快速的沉积。河道内,通常会存在许多水栖动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通过摄取河道内有机物质存活,并排泄出一定的带有腐蚀性质的排泄物,这样的生存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河道内水资源的纯净度以及透明度。同时河道内的鱼类生物多以捕食枝角类的浮游生物来生存,这些浮游生物可以利用自身特质将水资源内的蓝绿藻等物质转化为动物所需要的蛋白质,进而达到水体自净化的目的。
        结束语
        河道水污染不仅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威胁,而且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周边生活环境,所以应积极将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河道水治理中,根据河道污染状况,选取合适的治理技术控制水污染,确保治理体系足够完善,获取较佳的治理成效,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平衡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高国敬.生态修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2(4):5-6.
[2]陈鹏,姚华明,潘红忠,等.生物——生态复合修复技术在常州市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8,36(10):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