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墙体砌块技术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8期   作者:戚新龙
[导读] 砌块指的是利用混凝土及辅助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人工结构,
        戚新龙
        浙江之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1300

        摘要:砌块指的是利用混凝土及辅助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人工结构,和砖比较起来,砌块具有更加优越的施工便利性,常见的砌块有空心砌块和实心砌块两种,而空心砌块又可以分成单排方孔、单排圆孔等几种类型,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在土建施工中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建施工的水平,同时还具有环保价值和成本优势,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砌块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逐渐取代传统砖材、成为土建施工中重要的支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建施工中墙体砌块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土建施工;墙体砌快技术;应用
        1 墙体砌块技术概述
        为了更好地了解墙体砌块技术,必须要对墙体砌块技术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特征。利用墙体砌块技术进行施工时,整体能耗低于黏土砖能耗的50%,施工人员的工作量也会更少,砂浆用量不足黏土砖的30%,整体的施工成本比较低。同时,其低能耗、低成本的特征并不会影响土建工程的质量,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第二,具有密度小重量轻的特点。同等体积的墙体砌块质量大约在黏土砖质量的30%—50%之间,建成后的土建工程整体质量也会更小,抗震效果更好。第三,墙体砌块具有施工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墙体砌块技术能够节省大量施工时间,施工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也将随之得到优化。第四,墙体砌块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根据施工需求调整砌块的大小,因此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土建工程需求,熟练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尺寸调整,并不需要特殊困难的加工,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可观。墙体砌块技术的优越性无需多言,其能够在土建施工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应用意义如下:墙体砌块大多使用矿渣和残留材料制作而成,经过推广以后能够缓解黏土砖消耗过大的问题,完全贴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具体的工作中,墙体砌块的成本也比传统黏土砖的应用成本更低,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也能够帮助造价人员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
        2 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2.1 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2.1.1“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砖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墙体砌块技术,它涉及到摊铺和挤压等操作方式,遵循的是“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施工原则,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证砌块结构的水平性,并保证高度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根据铅线走向来确定砌块位置,保证砌块正面及背面的平整性。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灰缝宽度大体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灰缝控制在5mm到10mm之间;为了更好地保证清水壁的立缝垂直度、避免游丁走缝问题,施工人员需要在砌筑过程中对砖墙位置的两条垂直线进行分隔,宽度以2mm为宜。在利用“三一”砌砖法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除了要保证每一次砌块放置位置的合理性之外,还需要随时对建成砌体进行检查和回顾,发现某个砌块存在不垂直、水平偏移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调整,避免整体建成后无法修整的问题。另外,在进行砌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砂浆的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砂浆性质稳定的情况下再开始砌筑,否则可能导致施工中断、返工等问题,不利于土建工程的顺利完工。
        2.1.2 迭砌法
        迭砌法同样是土建工程墙体砌块技术中的一种方法,为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施工人员可利用这种砌筑方法、使上层砌块挤压在下层的竖缝上,达到提升结构稳定性或实现特殊设计的目标。首先,比较常见的“上压下”方法有一对一顶法、高级三对一顶法等。进行砌筑的过程中,应确保砌块结构的平直性,相邻两层砌块必须要保持一致,避免重力荷载带来的相对作用问题,解决土建工程墙体不垂直等一系列状况,提升土建工程稳定性。第二,利用迭砌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上下两层的砖缝需要互相叠加交替,这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灰缝上下层未能错开的情况下,砌块结构将会发生开裂等问题。

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确保砂浆涂抹均匀,避免出现中空等问题,保证结构的整体承力能力。最后,竖向砖缝的砂浆涂抹十分关键,施工人员必须要采取措施降低缝隙尺寸,从而达到提升密闭性的效果,一来解决漏水漏气问题、二来解决保暖性能不佳的问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迭砌法并不是特别常用,但是能够在塔子的周边墙体施工中发挥作用,施工人员可视情况应用该技术。
        2.1.3 挤浆法
        挤浆法,顾名思义指的是利用灰勺、铁锹、小桶等器具把砂浆直接倒在砌体结构上,而后利用工具将这部分砂浆推平,再将砌体挤入到砂浆当中,最终完成砌体施工。在利用挤浆法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应遵循以下几点技术要点:第一,要确保砌块能够被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根据具体的施工方式确定砌块的水平位置、垂直位置等;第二,要利用带灰头方法,左手持砌块、右手持砂浆,将砂浆放置在垂直立缝上,而后将其挤压放到预定位置上,这能避免砂浆中空等问题;第三,每个砌块的砂浆长度应控制在50到75cm之间,而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施工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地缩短这个长度,通常以不超过50cm为最佳,这样才能保证挤浆法的施工效果。另外,从实际情况来看,挤浆法的优越性在于重复动作少、铺灰次数少,能够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
        2.2 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配制要点
        混凝土材料在遇到水的情况下开始具有流动性,水分蒸发以后又具有突出的硬度和承重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土建工程墙体砌块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后续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应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做好材料性能检查筛选,同时优化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筛选方式,对不同种类的原材料进行取样和比对检测,从而达到优中选优的目标,选择其中质量最可靠的原材料进行应用,确保土建工程砌块结构施工效果。同时,还需要确保混凝土材料制备有效性,控制好各种材料的应用比例,根据行业标准和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行混凝土拌和样品试验,确定样品性能符合土建工程施工需求后,才能按照样品的配置比例进行大规模拌和,避免土建工程墙体砌块施工的质量问题。
        2.3 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模板要点
        混凝土材料在含水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材料能够按照所需形状定型,施工中往往需要利用模板结构对未凝结的混凝土进行“固定”,而模板施工水平,就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最终水平。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做好模板的结构设计工作,根据工程整体情况优化模板结构,保证混凝土材料的成型效果。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板材料,确定合理的模板拆除时间,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拆模,从根本上提升模板施工水平。
        3 结语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特别是在党和政府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的今天,各种土建工程施工新技术和新材料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有效地提升了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而砌块就是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结构材料,相比于传统黏土砖,它具有更小的密度、更低的价格、更优越的支撑能力和更便捷的施工特点,因此得到了施工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可。在进行土建工程墙体砌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牢牢把握墙体砌块技术要点、配制要点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并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从根本上提升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朱育龙.土建施工中墙体砌块技术应用[J].居舍,2020(17):83-84.
        [2]孙兵.土建施工中墙体砌块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7):32-33.
        [3]周杰.墙体砌块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安全,2016,31(08):16-18.
        [4]王滨宇.土建施工中应用墙体砌块技术的简述[J].民营科技,2014(03):128.
        [5]白洋.土建施工中墙体砌块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