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和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8期   作者:程若桐 张晗
[导读] 混凝土作为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
        程若桐  张晗
        河南保利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建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及安全,并且在工程竣工后的验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建设中,采用的混凝土材料多数都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石作为集料,利用相应的比料与水混合搅拌后,获得的水泥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强度、抗腐蚀性以及耐久性,并且材料也会很容易得到,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影响因素
        
        
        前言: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给检测效果带来影响,因此,应该详细了解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才能促进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效果的提升。
        1混凝土定义
        混凝土是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用到的主要材料之一,由水、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过均匀搅拌、养护、密实成型、硬化而形成的一种人工石材。因为混凝土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并且使用的原料比较丰富,所以被大量使用。另外,混凝土还具备较强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特点,不仅用到建筑工程中,在地热工程、海洋的开发、机械工业等也是重要材料。
        2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
        对于混凝土来说,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复杂,如需提高其性能的可靠性[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复杂,如需提高其性能的可靠性],满足施工的规定要求,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2.1粉煤灰
        粉煤灰是[删除]混凝土施工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易和性。不同的生产厂家煤种和生产工艺差异性比较大,导致粉煤灰对水的需求量各不相同,所以对粉煤灰的控制主要[删除]是其对水的需求量进行控制。在条件允许下严格检测粉煤灰,并控制其质量和细度变化,分析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避免结构施工中[结构施工中]发生坍塌的情况。
        2.2 砂
        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应从砂本身性能考虑,根据施工实际需求,对砂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提升砂率。然而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强度,也可以适当的降低砂率。若沙中有泥块的存在,那么需要控制含泥量以及泥块的大小,避免因砂中含泥量未得到控制[因砂中含泥量未得到控制]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和性强度。
        2.3石子
        石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易和性,所以在对石子进行选择、使用时,应先测定石子的压碎值,衡量石料的力学性质。在操作中,一般会设置三个样本,在最终结果中取出平均值而作为压碎值,确保所选石子压碎值[所选石子压碎值]的精确性。若石子压碎值太大,应尽可能的不使用。另外,要合理控制石子的级配以及骨料颗粒级配,利用规准仪检测石子的针片状,若针片状含量比较高,原则上不投入使用,进而有效合理的控制成本。[原则上不投入使用,进而有效合理的控制成本]
        2.4 水泥
        水泥的强度直接关系着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其]其会给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对此,在进行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应根据工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环境,选用合适的水泥,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2.5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和调节,通常加入量不能超过水泥质量的百分之五,并且外加剂的质量必须遵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2008)的规定要求。在选择外加剂时,也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需求,明确种类,如果外加剂种类在一种以上,需进行配比实验。
        3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分析
        3.1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3.1.1水灰比的检测
        水灰比是对水泥浆进行有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从整体中体现出水泥浆的稀稠程度。合理的选择水灰比,水泥浆可以达到最佳稠度。在进行选择水灰比时,若水灰比太大,相应水泥用量较少[相应水泥用量较少,],整个水泥浆变得较稀,在无形中加大了水泥浆的流动性,并可能会产生拌合物流浆的情况,严重影响水泥浆的强度。若水灰比过小,相应水泥用量较多[相应水泥用量较多],在水量固定的基础上,水泥浆将会越来越稠密[,合理设计水灰比,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水灰比,进而混凝土塌落度及结构强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合理设计水灰比,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水灰比,进而混凝土塌落度及结构强度能得到有效控制。


        3.1.2砂率的检测
        砂率会给混凝土的空隙和表面积带来影响,反映出粗细集料的比例。如果水泥浆量固定,砂率减小时,集料的总面积就会缩减,水泥浆需将砂子表面包裹住,并填充空隙,致使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砂率增大时,混凝土的集料面积也会增加,进而使砂砾之间的摩擦力加大,减小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为此,在进行混凝土配置时,最佳的砂率,不仅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还要确保拌合物的流动性。
        3.1.3水泥浆的检测
        不同种类的水泥浆达到标准的稠度和用水量存在的很大的差异,所以水泥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易和性。水和水泥的混合形成水泥浆,在未硬化期间,水泥浆具有较好的润滑作用,并可以使搅拌物具备较好的易和性,有助于工程的正常施工。
        3.1.4外加剂的检测
        水量和水泥在固定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在水量和水泥固定的条件下,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外加剂,分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选取满足安全及施工的最佳配比[在水量和水泥固定的条件下,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外加剂,分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选取满足安全及施工的最佳配比。]。
        3.1.5胶结料品种的检测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泥,达到标准稠密程度的用水量是不同的,因此,水泥种类对混凝土的易和性影响也非常大。
        3.2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是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抵抗环境介质的作用,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外观完整性、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及结构安全性。在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检测时,有关指标包含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以及混凝土的强度。
        3.2.1抗渗性检测
        抗渗性代表着混凝土材料抵抗水渗透能力的强弱,可以分为五种抗渗等级。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性能不断提高下,密实度也会随之变化,渗透能力也同时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混凝土连通孔使用量的同时,对孔隙率进行了有效的控制,进而取得较好的抗渗效果。经分析,一般检测混凝土抗渗性时,可以采用NEL和直流电量法进行检测。
        3.2.2抗冻性检测
        对混凝土的抗冻性展开检测,可以在水饱和情况下,进行冻融循环作用测试,再根据混凝土的外观完整性与强度,进而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在检测期间,需要注意的是,抗冻性会受到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孔隙间冲水程度以及孔隙构造的影响,所以,若凝土的孔隙封闭,密实度较大,抗冻性就会较好。
        3.2.3抗侵蚀性检测
        经过利用抗硫酸盐侵蚀实验,能够得到混凝土干湿循环最多次数,结合其结果对混凝土材料抗腐蚀性能等级进行合理划分。
        3.3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可以采用非破损法和局部破损法对混凝土材料强度进行检测。常[常]采用的非破损法主要包括表面压痕法和回弹法。而常[常]用到的局部破损主要包含取芯法和小圆柱劈裂法。在进行实际检测过程中,要想确保最终强度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通常应采用多种检测方法。例如超声回弹法和钻芯法结合等。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研究,有效控制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效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还能提高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效果,[进而]进而提升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文献:
        [1]陈俊.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检测以及影响因素[J].交通世界,2019(Z1):230一231.
        [2]徐卫忠.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2+4.
        [3] 董泽华 .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科技视界,2015(12):103-103.
        [4] 李莉.基于ABAQUS显式分析的梁单元混凝土材料子程序开发与验证[J].低碳世界,2017(18):93.
        [5] 王哲,孙珏,梁杰豪,余乐,江留慧.智能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浅析[J].中国标准化,2016(15):25.
        [6] 王场,王健.施工期混凝土材料特性对其后期耐久性能影响[J].交通世界,2017(16):9.
        [7] 张红.混凝土材料:设计是关键人才是命脉 — —“徐工杯”第三届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将办[J].混凝土世界,2015(2):25.
        [8] 韦云志 . 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探究 [J]. 建材与装饰 ,2017(26):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