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8期   作者:王旭东 郭春林
[导读] 由于当前人们不断涌入城市内生活而增加了城市居住的需求,
        王旭东  郭春林
        21012319891218**** 21012319851213****
        摘要:由于当前人们不断涌入城市内生活而增加了城市居住的需求,在建设建筑工程时已经采取了建设高层建筑的措施。在建设高层建筑时会因高度的增加而加大了施工难度,如果施工中应用的施工技术未能满足建设要求会降低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在高层建筑建设中需要开展框架结构的建设工作,而在建筑框架结构时需要保证框架结构具备抗压性能,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在建设框架结构时能够将各种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考虑在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这些风险因素的产生,进而在保证建筑建设质量的同时,最终保障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框架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能够对工程受力和刚度特性进行有效改善,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因此,深化施工技术内容有利于推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概述
        框架结构指的是由梁和柱等构接成的框架,其主要作用为承载房屋的荷载,是一种稳定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深入,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城市建筑用地愈发紧张,节约用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层化成为大多数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仅采用过往传统砖墙承重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荷重变大的需要。因此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通常会使用框架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效果理想。因为高层建筑物层数较多,逐层重力及负荷因素影响较大,对墙体的支撑框架结构和施工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气候、地震、地理条件等相关因素。
二、框架结构施工具有的特点
        目前,建筑工程建设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建筑与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日益密切的现象,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在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积逐渐降低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设也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表现在:以往建筑建设中是以中低层普通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但是此框架结构与当前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现象,原因是当前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都是以高层及超高层结构为主,并且高层与超高层结构所具有的优势也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现象,但是却对建设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与超高层结构与一般建筑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化,需要在建设时根据工程设计方案确定重力负荷参数、建筑构件尺寸与支撑件的尺寸,进而达到促进建筑结构可以承受来自内部与外部的载荷力。如果高层建筑所拥有的层数越高,会对建筑本身增加荷载力。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及存在较大的风力,对建筑本身产生的荷载力也会加强。在建设普通建筑时一般只是将恒定承载值或者少量动载值考虑在内,并不会对建筑结构存在较多的要求。
三、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
        (一)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构架施工过程中,对楼层的负荷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楼层负荷主要包括因为施工因素形成的负荷以及因为楼层整体重力因素形成的负荷。这两种负荷类型都需要通过多层模板支架进行有效转移,分析实际情况发现,通过楼板进行负荷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施工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后续阶段开工前需要等待楼板的养护,因此进行后续工作前需要对工程楼板开展检查工作,全面分析楼层荷载问题,如果构架大于荷载,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模板施工环节,需要对楼层的整体标高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光线等因素对施工标高产生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标定的方法,准确记录相关结果,在得到定位结果后还需要进行再次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安装部分的基础模板垂直度偏差小于或等于3mm。

如果在施工环节垫层和模板之间存在较大空隙,则需要及时查看是否存在漏浆问题,必要时可使用水泥砂浆处理,保证泥浆紧实度满足工程要求。在模板整体构架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荷载问题的了解,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为后续拆除提供便利。在完成混凝土养护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模板拆除工作,要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拆除,合理保存材料,装卸时需要确保零件没有受损,保证其完整性。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要想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相关人员需要在实际施工前做好技术对接工作,深入研究框架剪力墙设计图纸,有效规范施工流程,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关人员还需要在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同时,对混凝土材料、性质和施工方法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前,需要使其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还需保证下料均匀,并做好振捣工作,避免浇筑过程中内部产生气泡而对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不同结构混凝土浇筑形式具有差异性特点,对于墙体浇筑来说,首先需要在墙体底层进行基础浇筑,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在5cm左右的厚度,还要在实现连续浇筑的同时采用分层浇筑和振捣的方式来加固混凝土,将每层浇筑厚度保持在50cm左右。在浇筑过程中还要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固性,最大程度避免随意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混凝土施工的有效控制。
        (三)钢材材料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到钢筋材料,利用钢筋材料具有的性能可保证建筑具备牢固性。在钢筋材料应用于建设中时需要对钢筋材料实施焊接技术、测控技术、安装技术、拆除技术等,并且对于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建筑外框建设的初期要将钢筋框架制作成建筑楼体的初始形态,再通过应用核心墙提升建筑楼体的整体稳定性能。在进行钢筋骨架安装作业时需要采用加劲筋成型法技术进行安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对于所需的加劲筋圈进行良好的制作并与钢筋进行对齐开展焊接工作,在焊接作业完成后要将成品放置于具有干燥阴凉的环境中进行储存。在钢筋骨架制定完成后要及时连接钢筋笼的上下部结构,在连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部钢筋笼不能对下部钢筋笼产生的压力较大,如果钢筋笼的重量较重,则会因压力大而对孔壁产生破坏。
        (四)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
        在施工质量控制整体布局层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信息化趋势的发展,在建筑行业施工方面应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等技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例,其涉及三维模型可视化技术、3D视图及协调、数字化建造与预制件加工、施工流程模拟、4D施工模拟进度管理技术、混凝土浇筑施工及养护施工的协同技术等,在操作可视化、信息完备性、信息协调性、信息互用性上极大提升了框架结构房屋施工质量的可控制性。作为继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之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此项技术革命通过创新的信息技术和业务结构优化,在建筑行业极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是减少行业废料、维持生态平衡、有效控制行业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增值的关键因素。有相关文献研究确定了应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在成本上可减少40%预算外的变更、控制3%精度内的成本估算和降低10%的项目预算价,在时间上可节省7%的项目工期、缩短80%的成本估算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大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重视力度是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建筑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创新优化施工技术,切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韩凯,鲍纬哲.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85-186.
[2]谭兴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0(07):265+268.
[3]刘志朝.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20(05):51.
[4]刘玉会.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11-112.
[5]刘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