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路径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8期(中)   作者:韩明勇、李媛媛、胡涛、王少康
[导读] 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指标之一就是其生态水准
        韩明勇、李媛媛、胡涛、王少康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3
        摘要: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指标之一就是其生态水准,城市生态水平还关系到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大生态城市规划的开展力度,推动生态化城市的发展。基于此,下面该文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然后提出了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法。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城市环境不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从而增加了城市的发展压力,城市的承载力再不断降低,城市的污染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还会造成经济方面的问题。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增长,钢筋混凝土及矿石能源等过度开采,粗放型的开采方式导致我国能源不断枯竭,经济发展水平随之受到影响。最后是社会病。我国城市及乡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人际关系较为冷漠,居民缺乏安全感,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案。
1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1.1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
        把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原有的城市规划设计中,人们对生态城市规划认识度不足,将生态城市规划纳入到城市化体系中,有利于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还需关注个人职业能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展生态城市范畴,将其延伸到各个角落。
1.2能有效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通过制定科学的生态城市规划,能有效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水平。在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但发展过程中同样涌现出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环境及交通承载力不足,此类问题对城市发展造成制约,引发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在生态城市规划背景下,有利于调整固有的城市建设模式,合理对城市进行布局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全新的道路。
1.3能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内涵
        采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能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内涵,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此背景下,还需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中,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在生态城市项目规划过程中,在常规建设及规划基础上,融入文化、经济等多项理念,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完成城市发展规划蓝图。
2生态城市规划准则和思路分析
        第一,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模式规划。生态城市规划中,相关人员应全面了解城市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胆摒弃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把节能减排放在首要位置。还需关注水资源保护及土地资源利用,采取合理化的规划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发生资源浪费问题,在生产及生活方面会产生废弃物,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做好处理工作。第二,结合生态优先的建设原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各项自然资源不可或缺,对此,在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还需结合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在开发及建设过程中应当在保证地区自然风貌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及社会稳定发展。在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也要遵循民生、公共设施一体化建设,将各类公共资源整合利用,使公共资源成为居民生活的帮手,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第三,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需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及市场运行规律,建设各大产业全覆盖的结构组织。政府部门需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产业高速发展,并控制产业在发展中产生的废物垃圾,实现低效污染转变为低碳产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第三产业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及精神层面需求。


3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
3.1根据当地的具体状况,了解城市生态承载力
        在城市生态化发展中,我们需全面了解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即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区内,城市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巨大的城市化系统中,可为人们提供对应的活动空间,也应当自人的发展角度提供相应的资源。从人类活动情况上看,环境具有的核心价值可支撑人类展开各项活动。但实际上,城市面积、空间资源均存在一定限度,对此,还需自城市建设承载力角度出发,保证人类活动处于限制范围。比如,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有限,城市人口承载力及产业承载力不强。也有部分城市有名胜古迹,为地区提供旅游资源,能吸引大量游客,提升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若旅游人口数量过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长此以往,对城市内部旅游业发展造成冲击。对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结合地区资源凸显文化特色,保证地区生态承载力。
3.2调整工作方式,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大都是自上而下的,少数地区政府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价值,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支撑,希望在城市中获得良好的生活,生活环境便是良好生活的前提。但政府为加速城市化发展,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背离,这也是政府单方面规划产生的弊病。一般情况下,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但城市一直稳定发展的原因是城市内部居民关系的协调性。对此,社会群众参与到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还需对城市进行改造,控制废物排放及工业园区设计,此类问题均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政府在展开城市规划时,还需综合思考公众诉求。为有效让人们参与到城市规划中,还需政府相关部门成员对城市居民进行引导,建立与居民有效的对话机制,引导人们认识到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在城市中也要设计生态城市建设规范,保证政府与群众相互监督。
3.3采用转型战略方式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
        生态城市规划理念主要是在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的,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背景下,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快城市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内部持续力,实现城市节能减排。对城市工业结构进行优化过程中,还需结合分类思想,在生态资源良好的城市,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在天津中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水资源不足,年水资源蒸发量较高,地区水域面积在5.8km2左右,年景观补水量在1850万m3。将雨水收集后,需要在净化后补充景观水。生态城市下水含盐量相对较高,景观绿化过程中,还需设置隔离层,实现种植层土地与地下水分离,避免发生盐碱灾害。对此,在生态城市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中新海绵城市试点结合起伏的地形,形成凹空间,使水分能及时进入种植土地,涵养水分的同时,可节约地区优质水源,采取排盐处理方法,保证植物存活率。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功能及内涵统一的原则,并非单独建设海绵城市,而是海绵城市及开发项目统一,与滨水景观及建筑功能融合,提升城市居民的环境品质。在中新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系两岸均建设生态沿岸,减少硬质铺装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并通过绿化完成对表层雨水径流过滤,减少雨水对河道的污染,保证水质稳定性。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凹绿地及雨水花园,弱化空间的僵化感,丰富场地功能。
4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影响下,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相关部门需谨记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党和人民群众角度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给人们青山绿水,让人们在蔚蓝的天空下生活。因此,全面展开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志远.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要点探究[J].居舍,2020,(18):97-98.
[2]张建红.生态城市背景下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及要点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2):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