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加工系统改造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8期   作者:张莹
[导读] 某项目砂石加工系统原设计为相同的两套系统,一套备用,
        张莹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  贵州贵阳
        摘  要:某项目砂石加工系统原设计为相同的两套系统,一套备用,单套处理能力150t/h,两套系统布置在一起,共用一个控制室和卸料平台,投产运行后,单套系统的实际产量只有70~80t/h左右,仅为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半,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需对系统进行改造。
        关键词:砂石加工系统;改造;总结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包括2000套宿舍楼、公共服务楼及市政基础基础设施,占地面积350万m2,房屋总建筑面积约55万m2。工程碎石需用量约53万m3,石料场位于工地以北约4.5km的山上,石料为非常坚硬的石英砂岩,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2.6%,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在山脚。
2原系统设计
        系统原设计为相同的两套系统,一套备用,单套处理能力150t/h,成品分为中石(28-12mm)、小石(12-5mm)和砂(<5mm)三种。
2.1工艺流程
        原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

图1原系统工艺流程图
        系统分三级破碎,粗碎车间布置一台PE750×1060鄂式破碎机,设计生产能力150t/h;中碎车间布置一台PEX250×1200鄂式破碎机,设计生产能力21t/h;细碎车间布置一台CH420EC圆锥破碎机,设计生产能力100t/h。筛分车间布置一台3YKR2060圆振动筛,设计筛分能力250t/h。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2.2系统布置
        原设计考虑两套系统便于运行管理,将两套系统平行对称布置在一起,共用一个控制室和卸料平台,详细布置见下图:

图2原系统布置图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问题
        该砂石加工系统建成投产后,经过近3个月的运行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套实际处理能力低于设计,约70-80t/h,台班产量(两班制,运行时间约9小时)300~400m3,仅为设计处理能力的一半,不能满足工程需要;二是砂的含泥量超标,达到15%,不能使用。
3.1 原因分析
        一、系统生产能力低于设计,主要原因为各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都小于设计生产能力。各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如下:
        1、粗碎车间为一台PE750×1060鄂式破碎机,设计处理能力为150t/h(css=80mm),出料中粒度大于80mm的为21t/h。而实际生产情况为css=80mm时的处理能力仅80t/h左右,出料中粒度大于80mm的为20t/h左右。处理能力要达到150t/h,排料口必须调到125mm以上,相应的出料粒度大于80mm的为50t/h以上。
        2、中碎车间为一台PE250×1200鄂式破碎机,设计处理能力为21t/h(css=25mm),实际生产情况为css=50mm时才能达到21t/h。
        3、细碎车间为一台CH420EC圆锥破碎机,设计处理能力为100 t/h(css=22mm),实际生产能力为65~70t/h。
        从以上各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进行分析,系统生产能力主要受制于中碎车间,因中碎车间的生产能力最大只能是21t/h。相应粗碎车间也只能按80t/h进行生产,整个系统的生产能力也就只能达到设计的53%左右。
        二、砂的含泥量超标,主要是由于原料含沙漠灰尘较多(约30%~40%),系统设计时只在粗碎前面布置了一台20×20mm隔筛,一次破碎后没有进行预筛分,致使很多附在石块上的灰尘进入了成品料仓。
4系统改造
4.1改造的必要性
        设计考虑布置两套相同的系统,一套作为备用,没有考虑两套系统同时生产。现单套实际生产能力只能达到设计的一半,一套系统生产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本工程地处沙漠地区,全年基本没有降雨,原料很干燥,生产时扬尘较多。两套系统布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无法同时生产,因此必须对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产量以满足施工需要。
4.2改造方案
        针对系统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对其中的一套系统进行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另一套系统维持不变,作为备用,这种方案需要更换中碎破碎设备,加大中碎车间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系统的生产能力,拟重新购买一台反击式破碎机用于中碎车间。二是利用现有资源,将现在两套系统的中碎车间合并,以提高生产能力,但此方案需停产改造,且改造后细碎车间将成为系统新的瓶颈,产量提高有限。经过比较后决定采用第一种方案。
        针对成品砂含泥量超标问题,考虑在中碎反击破前增加一台振动筛,对粗碎车间出来的半成品进行预筛分,以降低成品砂的含泥量。
4.3改造后的工艺流程
        根据以上改造方案,新的工艺流程只是中碎车间有改变,其余车间不变。中碎车间拆除原来的鄂破和隔筛,更换成一台反击破和一台振动筛,增加一条弃料皮带。由于细碎车间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减小细碎车间的处理量,考虑粗碎车间出来的半成品筛除弃料后全部进入反击破,进入细碎车间的量即可通过调节反击破的排料口来控制,使系统各个车间达到平衡。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3改造后系统工艺流程图

4.4设备选型
4.4.1反击破
        改造后的系统按150t/h的生产能力考虑,由于半成品筛除弃料(<2.5mm)后全部进入反击破,因此反击破的生产能力应在150t以上,通过对上海杰弗朗、路桥宝山和天津美卓三个厂家的六种产品进行比较,最后选用上海杰弗朗生产的APS4054反击式破碎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4.5系统布置
        根据原来的系统布置,选择改造1#系统,改造后中碎车间以2#皮带机尾滚中心为基点进行布置,1#皮带机头滚提高1.2m,向后缩短3.6m。增加的弃料皮带垂直于2#皮带布置。
4.6改造施工
        系统改造于4月份开始策划,确定方案后开始设备采购和车间设计,设备于6月底到工地后开始安装,7月底安装调试完成。
5改造后效果
5.1系统生产能力
        改造后系统经过近1周的调试,得出最佳的运行参数组合,粗碎鄂破排料口125~140mm、中碎反击破排料口45~50mm,细碎圆锥破排料口18~20mm。实测成品产量为中石(28~12mm)40~50t/h;小石(12~5mm)50~60t/h;砂(<5mm)30~35t/h。在给料正常的情况下系统处理能力在120~145t/h,由于受给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的台班(两班制,实际运行约9小时)产量在500~600m3,为改造前的1.5~1.6倍。
5.2含泥量
        系统改造后砂的含泥量大大减少,经过测试,含泥量从原来的15%降低到7.7%,但仍然超标。
5.3反击破运行情况
        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反击破的处理能力还有富余,解决了以前中碎成为系统瓶颈的问题。但是由于原料石英含量太高(92.6%),反击破板锤磨损很快,一副板锤平均运行45小时,即正常运行5个台班就得更换一副板锤,一是加大了运行成本,二是增加了维护更换的时间。
6结语
        本次砂石系统的改造,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新的问题,成功方面在于解决了原来系统各车间不匹配的问题,使产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基本达到了设计的生产能力。新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对这种高石英含量的石料在设备选择上要慎重,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选择鄂破和圆锥破比较合适,反击破不适用。二是砂的含泥量问题,因本工程地处沙漠地区,当地浇筑混凝土都是使用沙漠砂,业主也是一直不同意使用机制砂,主要原因是当地没有使用机制砂的情况,因此砂的含泥量问题是否有必要降低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简介:张莹(1987-),女,贵州仁怀市人,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