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风险分析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邱芮 杨曦 李鸥
[导读] 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风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

邱芮 杨曦 李鸥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风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方法:7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35例纳入对照组,基于术中风险因素开展基础护理;其他35例编入观察组,基于术中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病患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术中风险主要包括感染、牙齿损伤、唇周或口底肿胀、面动静脉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施行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之前,进行术中风险评估并针对性采取预防护理,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护理
   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会对机体的正常运转形成明显阻碍,故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来恢复甲状腺功能尤为重要。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临床主流治疗手段,经分析术中风险后采用预防护理,更利于患者疾病治愈[1]。本文以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观察案例,总结术中风险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施行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案例为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入院施行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纳入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以随机抽签法为分组模式,将所有病患均分如下:35例列入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最大值46岁,最小值20岁,平均年龄为(33.08±9.54)岁。其他35例归入观察组,有1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值47岁,最小值21岁,平均年龄为(34.13±9.48)岁。纳入标准:未存在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开展的相关禁忌症,且对手术耐受;精神状态正常,未在意识或认知方面发生障碍;临床资料完善。经分析两组病患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指标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前,依据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要点及临床既往经验,进行术中风险评估。经查阅相关文献,基于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技术操作过程,其术中风险主要有感染,牙齿损伤、唇周或口底肿胀,面动静脉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三大类。
   对照组依据开展常规护理,术前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或过敏史等。观察组依据术前的风险评估结果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1)感染护理。术前对患者做好口腔护理,观察是否存在破损,必要时联系口腔科医生进行观察诊断,全面排除手术禁忌症的可能性,尽可能避免细菌侵入造成感染。提醒患者术前有效保护口腔黏膜,避免咬伤等意外发生。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取消毒液反复冲洗和漱口液含漱等方式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消毒。(2)面静脉/面动脉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失护理;术前合理创建口腔前庭的操作渠道,使颏神经与面神经的距离控制为29.3±0.9mm并紧贴下颌骨;全面评估患者颈椎情况,分析是否存在颈椎病、颈部僵直等情况。手术开展时,合理调整患者体位,使其头部后仰,并将啫喱垫置于患者的颈后,充分暴露患者颈部,为手术操作创造充足空间的同时,避免面神经、面动静脉等受损。(3)牙齿损失或唇周及口底肿胀护理;在麻醉时,将气管导管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并在导管接触口唇的位置处进行眼膏涂抹和棉球保护。术中,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各仪器的运行状态,尽量为手术医师营造清晰可见的视野,避免盲目游离导致口底肿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患的手术开展情况,研究其并发症发生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开展卡方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的组间研究施行T检验,以均值(X±S)表示。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手术情况分析
   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其手术开展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有效之举,但传统开放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创伤,在颈部留下切口瘢痕,影响美观的同时,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具备口腔黏膜愈合快、无痕等应用优势,在保证手术根治效果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开放手术颈部瘢痕的问题,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带来了更精确、更优质的手术方案[3]。但随着内镜手术的发展和病例的增多,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经分析,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常见并发症类型为感染、牙齿损伤、唇周或口底肿胀、面动静脉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等,出现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本实验的结果中显示,观察组病患通过术前的风险分析及术中的有效护理,其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其手术开展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住院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仅有1例(3.33%),且经对症处理后完全康复,较于对照组20%而言,差异明显P<0.05。综上得知,在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开展之前,进行手术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风险的评估,以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值得临床借鉴推行。
参考文献:
[1]贺亮,李蕾蕾,武亚磊,等.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术对单侧甲状腺癌患者美容效果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1,12(1):25-28.
[2]武婷婷.对接受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238-239.
[3]卜娜分,蔡海云,邱菲菲. 经口腔前庭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风险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