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维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300459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现代化脚步逐渐加快,促使基础设施规模越来越大,其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不仅能够使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一定保障作用。本文结合此话题对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阐述,从而提出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
目前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施工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体现现代施工安全生产的标准与法律规定,也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具体施工时,应控制施工场地,做好日常管理,从而使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得以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含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国家、行业发布的规章制度与标准得到贯彻落实。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确保每一施工环节都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并在此过程中,需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而不断改善。根据标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技术标准、操作标准、质量标准以及其他管理体系,使施工过程中各环节都有据可依,有标准可参考,才能够提高企业施工、安全生产、服务等质量,并能够节省成本支出,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最早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其主要在两方面得以体现。首先,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以此实施安全生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人员与操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对其实施标准化管理。此外,标准化管理也是一项技术准则,能够消除物质危害,确保其能够安全生产。其次,标准化管理还具有其他作用,能够强化施工管理的办法,其主要利用施工的各项管理标准与制度,以此落实安全生产的根本要求,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提高施工人员与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优化施工队伍。[1]
三、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
(一)管理问题
我国在工程施工方面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例如,管理工作不到位,在一定程度影响施工质量,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重视,加强行业管理力度,规范管理建设,从而能够使行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二)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变化
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由此产生许多新型设备与材料,将其应用在现代工程施工中,应确保其运用的合理性。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方式没有得到管理层的重视,没有及时的改进,导致施工现场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新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
(三)奖惩机制不完善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极易受外界因素所干扰,再加上自身复杂特点,致使大多数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其主要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安全标准化生产予以重视,存在一定侥幸心理,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2]
四、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发展
(一)建立合理施工管理标准
在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过程中,施工管理标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过程中,应确保其合理性,才能够有效发挥其约束作用,对施工人员进行约束,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实现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化、标准化。在实际工程施工期间,标准化管理项目具体包括许多方面。例如,施工质量安全、组织建设、施工质量安全检测、意外事故处理、应急措施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监督工作较为广泛,应合理配置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完整安全检查机制,以此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二)制定施工场地标准
标准建设是施工质量标准化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应先制定施工场地标准,确保施工场地实现标准化管理,才能保证建设的标准化。第一,在施工现场脚手架施工时,应保证其符合施工安全的规定;第二,基坑支护过程中,各方面度需要达到相关标准,并在其周围合理设置排水沟,安装监控。根据施工技术要求,需要做好临边防护工作;施工现场用电标准需要满足三级配电系统,并装置可靠的防护,确保施工现场有序、规范,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如果在天气炎热的环境下施工,应了解防暑的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在高温时间段施工,定期为施工人员体检,掌握他们的身体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寒冷天气施工,应采取相应的御寒措施,准备取暖防寒的装备,如棉服、手套等。
(三)施工人员标准化施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尤为重要,其对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制定施工操作标准非常有必要,以此能够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并保证施工方式在不影响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在施工各环节的过程中,应佩戴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在高空或地下施工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时只是凭借以往的施工经验,并未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此情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应将二者相结合,并开展考核工作,从而掌握专业的操作技术,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以此能够了解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进而达到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需求。
(四)实行安全使用材料标准化的安全信息管理与评价机制管理
在实际施工期间,其使用的材料质量尤为重要,应在采购时,选择与信誉度高的大厂商合作,并成立质检部门,所有进场的材料都需要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其次,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企业的要求进行,确保其规格、数量都达到相关标准。另外,加强审查与核对工作,明确施工材料进入库的时间,防止出现材料丢失浪费的现象。[3]
五、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制度
建立制度非常关键,能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还能够有效实施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以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因此,应合理实施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做好基础性业务建设、实施基础性工作,才能实现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现阶段,各种类型的施工管理工作都在朝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并在其中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从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二)提高培训力度
在实际施工之前,应做好培训工作,利用此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能够全面了解当前施工标准与执行标准,规范操作行为,以此能够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能够量化安全质量标准,确保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在学习安全知识教育时,需要利用其连续性,结合意外事故案例,以此提升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观念,合理引导其标准性与规范性,从而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与效果得到提升。施工培训内容的制定需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对特殊项目施工的重点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施工数量逐渐上升,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致使施工现场具有面积广、人员多、隐患多、管理难等特点。因此,对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做好培训工作,从而壮大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并提高安全检查工作力度。此外,需加大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投入,购买先进的安全防护用品等。[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渐凸显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从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质量,达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
参考文献:
[1]杨耀新.浅析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的电气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
[2]侯平轩.施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030):1932.
[3]王积金.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J].2019(16):27-28.
[4]王斌.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探析[J].地产,[J].2019(14):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