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芬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广西省 百色市 533209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起生态环境的建设,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我国总体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需要林业部门提高对植树造林的管理,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植树造林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动植树造林模式的改革,创建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全新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对提高植树造林技术和加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为促进植树造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策略。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技术;林业管理
引言:在经济建设逐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逐渐扩大,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造林前需要针对当地环境对树种进行选择,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并且在防治风沙上发挥出显著的作用。现阶段在植树造林中过于重视造林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其改善环境的价值,对此需要植树造林人员提高造林技术,加强对造林的后期管理。
一、提高植树造林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意义
当前我国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植树造林面积的逐渐扩大,已经在改善生态环境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提高植树造林技术主要是在进行造林前对树种进行科学选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具有更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在种植时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林木的存活率,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效果。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在进行植树造林时选择根系较深的树种,能够起到稳固水土的作用,在一些荒山造林中可以选择一些对土壤要求较低的树种,在改善荒山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此外扩大城市造林面积,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城市绿化具有净化空气和吸收噪声等优点,在居住地附近进行植树造林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1]。
二、提高植树造林技术的对策
(一)提高育苗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植树造林选用的幼苗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育苗栽培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作为支撑。为了育苗栽培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针对考察结果科学地制定育苗方案。新时期育苗手段正在不断完善,育苗技术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对树苗长势进行全面了解,根据树苗长势的差异不断对育苗技术进行完善。林业育苗技术的创新研发离不开病虫害防治的问题,需要在发现病虫害的第一时间进行治理,采取科学的手段有效抑制病虫害的扩散,并且通过对病虫害的研究,加强树苗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二)造林技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为了提高造林质量,需要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造林过程中首先要对进去的整体环境进行考察,选择适合树木生长的土壤建设造林基地,根据不同树木的生长习性进行系统的考量,确保林木的生长质量。建设造林营地后需要加强对营地的管理,由专业人员对造林营地进行定期的巡查营,做好记录和汇报的工作。为了提高对造林营地的审查管理水平,有关单位需要重视起相关人员的能力提升,在造林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手段完善基地建设,加强林业种植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林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资源[2]。
(三)加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进全新的植树造林技术,为了避免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推广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并且建立起科技示范基地,加强林业种植技术的开发。在技术的推广中要注重现代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完善植树造林技术推广方式。基层种植技术推广机构要充分与科研机展开合作,改变推广方式单一落后的现状,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推广方式的更新,更加全面的实施种植技术推广[3]。
三、加强造林管理的对策
(一)林区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造林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树木的正常生长,当前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林区灌溉采取的手段也在逐渐朝着节约资源的方向发展,通常通过喷灌的手段既能满足树木生长需求,又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对林区的施肥应该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规划,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来进行,能够有效提高造林质量。
(二)病虫害防治
对于造林的后期管理主要包括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是当前影响林区树木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林区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大范围传播,有效防治病虫害能够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针对病虫害通常分为预防和治理两个步骤,要及时发现病虫害现象,在影响扩大前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理。当前主要在林区发现病虫害后展开病虫害治理,会扩大病虫害的影响范围,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破坏,林业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定期对林区进行巡视[4]。
(三)林业资源开发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开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对次生林进行管理时,要降低对次生林的破坏,加大保护力度,注意森林资源的总体质量。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可以首先对次生林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记录,根据数据分析次生林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化的改造与开采。在进行人工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林地类型进行了解,对比自然林的特征,发现两种林地类型之间的差异,对林地原生植被进行保护。在管理人工林时需要对森林植被的结构与类型进行划分,了解各类型植被的长势,先对长势不好的植被进行采伐,以后种植一些更具有生长优势的树木。
(四)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植树造林的管理手段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并且要重视对林业经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推广信息化森林管理机制,为林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强对林业人才的培养,为植树造林的管理提供人才基础,使林业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造林管理过程中可以运用ArcGIS技术,对森林进行监测和数据记录,依据监测到的数据绘制成电子地图,并实时进行信息的更新。运用信息化手段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资源,还能解决人工监测时带来的数据误差问题,提高信息的精确度。ArcGIS技术通过建立林业信息数据库,能够满足管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的需求,实现收集到的信息利用率的最大化,能够对森林的采伐标准和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提出更具科学性的方案,将森林的采伐情况直观展示在管理人员面前[5]。
结语:综上所述,植树造林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研发和造林管理的重要性,在造林技术上加强从育苗到种植等各流程的技术创新,并且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先进种植技术能够得到普及。此外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对林区的后期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林木长势,采取科学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植树造林效率。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林业资源开采的管理,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价值,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张艳.试论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理策略[J].南方农业,2020,14(36):45-46.
[2]赵海燕,赵桂荣,韩世龙.植树造林技术及维护管理[J].种子科技,2020,38(19):69-70.
[3]陈琴,李东延,秦远崇.国有林场提高营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0):63-64.
[4]王彬.植树造林方法及有效管理措施[J].南方农业,2020,14(24):70-71.
[5]毛日昕.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