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胎停育”,你该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倪芙蓉
[导读]

   倪芙蓉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德阳618100)
   胎停育是常见妊娠情况,你对“胎停育”了解多少?“胎停育”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面对“胎停育”该怎么办?
一、关于“胎停育”
   “胎停育”主要是指胚胎早中期死亡,但是仍有部分组织留在宫腔,母体难以自然排出,最终导致流产。“胎停育”有哪些症状?包括:(1)阴道出血:当存在“胎停育”情况时,由于母体对胚胎会有免疫排斥效应,二者间血管形成血栓,容易导致阴道出血,并且早期出血色暗、量少,随着病情进展后伴有血块及大量出血,有时可见部分胚胎组织排出;(2)早孕妊娠反应消失:受“胎停育”影响,母体雌孕激素水平降低,将不会再有呕吐、嗜睡、恶心等早孕反应,同时乳房胀痛感减弱,不过由于早孕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仅凭早孕反应不能评估胚胎发育状况,尚需接受早孕期超声、激素检查等进一步诊断;(3)下腹痛:例如在排出胚胎前伴有下腹隐痛,在排出胚胎时存在阵发性下腹明显疼痛。
二、“胎停育”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胎停育”的危险因素较多,且少数与高泌乳素血症、糖尿病、黄体功能不足等有关,多数与胚胎自身异常有关,具体而言,“胎停育”的危险因素包括:(1)全身性感染疾病:例如风疹病毒、疱疹病毒、弓形虫等引起的TORCH感染,或是淋球菌、肝炎病毒等引起的TORCH感染,均会造成“胎停育”;(2)染色体异常:包括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重叠等)、数量异常(分为多倍体、非整倍体);(3)内分泌失调:对于胚胎而言,其着床、发育均依赖于内分泌系统,若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会造成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雄激素相对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等;(4)严重营养不良:若是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均会造成“胎停育”;(5)不良习惯:例如过量饮用咖啡、酗酒、过量吸烟等;(6)药物因素:例如计划妊娠期间、妊娠期间用药治疗,或是进行CT等检查,均对“胎停育”有一定的影响;(7)子宫缺陷:例如子宫肿瘤、宫颈异常、先天性子宫畸形、子宫动脉发育异常等。

 

三、面对“胎停育”该怎么办?
   第一,选择医院。当前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较多,若是一旦“胎停育”,需要谨慎选择诊治医院,切勿片面听信广告,需要对不同医院进行详细了解,之后接受专业化处理,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
   第二,选择医生。


当前治疗不孕不育的医生亦较多,若想取得理想的疗效,尚需选择精通“胎停育”处理方法的医生。
   第三,正规检查。“胎停育”的影响因素较多,若想明确其原因,尚需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包括:(1)检查甲状腺功能、胰岛素、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内分泌代谢状况;(2)检查白带常规、妇科检查等,夫妻双方还需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分泌物培养;(3)采集血液样本检查雌二醇、孕酮等;(4)检查血型、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据此评估身体状况;(5)进行宫腔镜、超声等检查,了解有无宫腔粘连或子宫畸形等。另外,夫妻务必同时检查,待查明病因后,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取得理想的疗效。
   第四,科学治疗。部分患者容易听信朋友介绍、广告等就诊,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此,建议“胎停育”患者合理治疗,一定选择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科学方案,例如临床针对黄体功能不足、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胎停育”,通常会进行西医药物、中药外敷、中药口服、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重在促进内分泌、激素水平平衡;针对纵膈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异常导致的“胎停育”,需要在宫腹腔镜可视状态下实施子宫矫正术,进而恢复子宫妊娠功能;针对功能异常导致的“胎停育”,通常会从男方静脉取血,之后制成疫苗,将其注射至母体,待产生抗体后方能有效保护胎儿。
   第五,充分休息。待确认“胎停育”后,一般需要通过刮宫术人工清除胚胎组织,所以术后2周内患者必须充分休息,切勿进行重体力劳动,同时也不能使用冷水,以免因受寒而引起其他疾病,缩短康复进程。
   第六,观察症状。若是“胎停育”术后有阴道流血症状,且流血时间超过2周,期间伴有白带浑浊、发热、下腹痛等异常表现,均需及时复诊。
   第七,外阴清洁。因为“胎停育”术后子宫口未完全闭合,加之子宫内膜修复也需一段时间,所以期间必须加强外阴清洁,以便降低盆腔感染概率。
   第八,禁止性生活。“胎停育”术后必须禁止性生活,否则容易再次妊娠或是造成盆腔感染,影响子宫恢复。
   第九,加强营养。“胎停育”术后还需加强营养,如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蛋类制品、肉类、鱼类等,均有助于加快身体康复,但是由于流产后胃蠕动能力弱、张力弱,所以切记不要吃生冷、粗糙、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过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养血调经的中药。
   第十,调整心理。“胎停育”术后还需尽快调整心理,正确对待流产后的内疚、悲痛等情绪,切勿过度沉浸于悲伤,也不要过于联想,需从自我开始,接受朋友、亲人的安慰与关怀,若是无法自救,也可求助心理医生。
   总之,近年来,受全身性感染疾病、染色体异常、不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胎停育”现象逐渐增多,对此,建议患者可以在正规医院就诊,且正确对待“胎停育”,做好自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