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散、定喘汤,二合一治疗顽固性咳嗽效果好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劣吉措
[导读]
劣吉措
(红原县人民医院;四川红原624400)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曾道:“诸病中,唯有咳嗽一病因其特殊性难以治愈,治或稍误,则会贻害无穷,余以此证型考求四十余年,而后始能措手。”临床医学者表示咳嗽是人正常的生理反应,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出现咳嗽,许多疾病作为典型的症状表现也是咳嗽,属于一种呼吸道保护性生理条件反射,多涉及支气管、鼻部、咽喉部、胸膜、气管以及肺等多处器官。我国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中曾言:“五脏六腑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这一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同时会涉及多种疾病,且这些疾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鉴于此,很多初学者在面对中医累积的超过千余种咳嗽方药感到无法适从。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虽然在自己编撰的《景岳全书》将咳嗽分辨为外感和内伤两种证型,但临床诊疗过程中多见外邪内伤夹杂型,且还存在寒热虚实交错,所以辩证施治无法做到识其真要。相关研究表明,在汲取古人治疗咳嗽经验的基础上,将辩病结合辩证,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咳嗽论治,从而提升顽固性咳嗽患者治疗成效。
一、顽固性咳嗽病因病机
  顽固性咳嗽又可称之为久咳、久嗽,由于其病程时间较长,所以病机相对来说更复杂。相关学者认为顽固性开始病机主要是因为风寒之邪、外感风热,经治疗后虽寒热之邪驱除体外,但肺气肺阴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咳嗽迁延不愈,缠绵难解。
  顽固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部,但同时也涉及肾、胃、脾、肝、心等多处脏腑器官,因此与这些脏腑功能异常也存在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素问·咳论》中有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胃气无法正常通降,气逆不顺可致肺失宣降,肺气因此而上逆,从而引发咳嗽。现代医学将胃咳称之为胃性呛咳,也就是反流性食管炎所致咳嗽,因此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在于胃。肾虚不纳气,从而造成肝气犯肺,又因土不生金,使得机体内心气、阳气俱不足,长期以往心血瘀阻便会导致肺宣降功能异常,最终诱发咳嗽。
  从上述可知,顽固性咳嗽其主要病位为肺,因此治疗应以宣肺舒表、止咳化痰平喘为主,相关研究表明止咳散合定喘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效果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止咳平喘之效。


二、止咳散合定喘汤加味治疗
  中药方剂组成:百部10g、贝母10 g、甘草5 g、桔梗10 g、杏仁10 g、款冬花10 g、黄芩10 g、紫苑10 g、麻黄10 g、荆芥10 g、枇杷10 g、陈皮5 g、前胡10 g、桑叶10 g、防风10 g、白果10 g、苏子10 g、白前10 g、半夏10g等多味中药组成。
  中药方剂功能效用:起到宣肺舒表,止咳祛痰平喘之效;应用600mL冷水煎煮至300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
三、止咳散合定喘汤加味治疗成效
  本方属于止咳散与定喘汤二合一加味治疗,对于该方的应用主要是借鉴古人经验之方,但是又未完全拘泥于古人之方,治疗将两种药方合用效果较佳。该方所治之证,原本为外感咳嗽,主经服解表宣肺药物治疗后咳嗽仍旧不止者。咳嗽抑或是合并痰热内蕴者,痰邪犯肺,造成肺失肃喧,抑或是偶感风寒,导致肺部之气雍闭,肺气宣降异常。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但是风邪未完全祛除,遂引起咳嗽,在这种情况下外邪已十去八九,但肺因受损,使得肺气不能正常宣降。鉴于此,治疗应以止咳理肺,再辅以疏散之品。止咳散合定喘汤加味方剂中百部、白前、紫苑等药物具有化痰止咳之功效,治疗咳嗽症状不分久新,都能取得较佳的成效;而陈皮、桔梗可起到宣降肺气、消痰止咳的作用;荆芥可解表祛风;甘草则主要是调和诸药,与桔梗配合,其清利咽喉的作用可以发挥至最大化;方中桔梗其药效作用可利咽、宣肺、祛痰排脓;紫苑、贝母、枇杷、百部、款冬花具有止咳润肺之功;用杏仁、白果可定喘敛肺;诸药共同应用,其药效不寒不热、温润平和,不显得攻击过当之虞,但又具有启门驱邪之势;使得邪气易于消散,肺气也终得安宁,方剂中药物应用得当,可将其应用于诸般咳嗽,伤热咳嗽。
  《黄帝内经》有云:“热淫所胜,民病寒热咳喘,更甚者腹胀,腹大,膨膨而喘咳。”又道:“火淫所胜,咳唾血,烦心。”鉴于此,肺部因受外邪入侵,使得初期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吐黄痰,有时可见涕唾见血,面红耳赤,心烦气躁,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唇干口渴,小便黄,舌质鲜红,苔黄腻,脉浮数。针对该证其治疗应以辛凉发表、轻清宣透为主,使阻塞于肺部的热邪能经由皮毛汗解,咳嗽便能随诸证而消除。剧烈咳嗽但热渴较轻者,治疗应以辛凉、轻剂宣透为主,可以予以吴鞠通桑菊饮加味治疗;如若肺热较为严重,气喘过甚,口渴且津枯者可从上述方剂中加入花粉、黄芩;如频繁咳嗽,口渴烦热,面红,胸膈不利,溺黄浊且段,舌质淡,苔黄腻,脉洪数,该证型属于肺热流连不解,治疗应以降火清金为主,治疗应从上述药方中将桔梗去除,同时加入灯芯、鲜石斛治疗;如若就热不退,频繁咳嗽伴高烧者,更甚者出现谵语,吐黄浊浓臭痰,可加入杏仁、石膏、贝母,其化痰、止咳、清热的作用。
小结
  对于长时间咳嗽并且不明原因咳嗽的患者,在此建议应尽早就医,千万不能一拖到底,往往自己认为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因不受重视导致病情延误,最终引发严重疾病,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