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急救治疗和预防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李辉
[导读]

李辉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1530)

  肺栓塞,英文名简称为PTE。此病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在美国地区,此病是继高血压、心肌梗死后的第三位循环系统类疾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临床上一直将PTE视为少见病、罕见病,对此病不够重视,以致于在临床上造成了大量的漏诊、误诊现象,不少患者因此面临着残疾、死亡等风险。急性的PTE起病急切,病死率也比较高,在近期有过创伤、脊柱或者下肢骨折后卧床以及其他骨科手术患者群体中时有发生,又因为此病的临床表现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很容易在临床在治疗中出现误诊与漏诊问题。
一、肺栓塞的临床急救与治疗
(一)一般处理与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肺栓塞患者在发病后,必须在床上进行静养休息,同时还要确保大便的通畅,排泄时不能过度用力,避免深静脉中的血栓出现脱落,临床上可为患者应用镇咳、止痛以及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的呼吸情况、心率血压变化、静脉压情况、心电图以及动脉血气等变化都要监测,或是发现患者出现了右心功能不全或者血压下降,应当马上为其实施抗休克治疗,抗休克治疗应为患者给予大剂量的多巴胺或者为患者应用上面罩吸氧处理,一般情况下不可将患者的气管进行切开供氧,因为切开后将无法为患者实施抗凝治疗。供氧的流量应固定在4~6L/min;为患者实时监测PaO2以及PaCO2,这两个指标是反映患者动脉栓塞程度的重要临床指标,且二者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肺栓塞的预后情况。
(二)溶栓以及抗凝治疗
  一般临床上的溶栓时间窗为2周,溶栓处理一般是为无活动性会出血症状以及近期出现了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实施的,溶栓治疗可以迅速溶解患者部分或者全部的血栓,有利于恢复其肺部组织的再灌注,能够减少肺部动脉的阻力,可降低其肺部的动脉压,从而改善患者的右室功能。



二、肺栓塞的预防
(一)一般性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越早越好,临床上主张让患者在术后早期开展积极活动,对受压的肢体要经常性的进行按摩,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比如可以将患者的肢体抬高,为其应用弹力绷带以及加压弹力袜,可以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序贯充气泵等工具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患者形成血栓;下肢的活动应当循序渐进,尤其是要叮嘱患者不能突然下蹲或者起立;若患者长期卧床,则应避免为患者长期应用止血类药物;等患者术后不再出血后,则需为患者应用上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者小剂量的肝素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从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围手术期肺栓塞的预防重点主要为以下几点:手术过程、手术结束后,其预防的重点在于为患者进行无创理疗,指导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通常情况下,肺栓塞多发生于术后的2周之后,特点有可能出现在术后的3d~5d之间,故而需要对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监测。在术后治疗后,应该慎用大剂量的止血类药物;而对于老年性患者,则应该鼓励其早点下床进行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则应该多为患者做躯体按摩,定时做下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此来促进双下肢血液循环;高危患者则应为患者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但是要考虑到应用药物后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创面出血量增加,因此临床上要做失血量估计工作。
(二)药物预防
  在药物预防方面,首选方案是为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治疗,而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为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等,近几年内也研发出了很多新型的抗凝药剂。下面,本文将重点介绍常用的抗凝药物:①普通肝素。肝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从药理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硫酸化的糖胺聚糖混合物,此药是通过增加抗凝血酶III(AT-III)与凝血酶的亲和力而发挥出抗凝作用,不管是体内体外都具有强大的抗凝作用,且在静椎后将立即起效,且药物的半衰期为3h~4h。肝素具有十分独特的优点,那么就是它起效速度很快,是可以完全被鱼精蛋白中和掉的,截止至目前,它仍是体外循环的抗凝药物首选。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它是利用非肾脏途径来进行代谢的,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安全性;②低分子肝素。此药是肝素裂解出来的小片段,平均的分子量在4~5kD左右,这些小分子的片段与人体血浆蛋白的亲和力并不强,故而其抗凝效果相对更为稳定,对抗Xa选择性增高,而对IIa作用降低。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半衰期明显更长,大约有8~12个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3~5小时即可高达药效的峰值。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对药物进行实验室监控的,且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关节矫正术患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出现或者再发肺栓塞,其应用效果是较为显著的。
三、小结
  肺栓塞是手术患者当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症,若不及时为患者实施干预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对患者而言危害性很高,因此必须时刻做好急救准备,对病症进行干预。而除了急救治疗外,还需要为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措施,通过早期锻炼、下床活动以及抗凝治疗来预防肺栓塞,尽量降低手术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概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