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护理要点你知道吗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张晓秋
[导读]
张晓秋 
(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四川渠县635200)
   脑血栓指的就是在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管壁病变基础上,管腔变狭窄,或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
1.脑血栓病因
   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脑动脉炎,例如钩端螺旋体、结核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动脉炎;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除此之外,血流缓慢或血压下降引起脑血流减少,血液粘度增高和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2.脑血栓的发病机制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血栓形成,二是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1)血栓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后,血小板粘附、聚集、沉积于局部形成血栓。血栓逐渐扩大,使管腔进一步狭窄,最终使动脉完全闭塞,导致血流中断。若侧支循环不能代偿供血,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脑的任何组织均可发生血栓形成,但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为多见,基地动脉和椎动脉次之;(2)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脑血流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神经细胞点活动停止,细胞膜功能衰竭;脑血流阻断持续5-10丰州,神经细胞发生不可损害。
3.护理评估
   脑血栓起病较为缓慢,常常在安静或者休息状态下发生,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生,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瘫痪;部分患者有肢体无力和麻木、眩晕等前驱症状;因脑血管闭塞的部位以及梗死的范围不同而存在差异,常常表现为失语、偏瘫、身体感觉障碍等。
   根据血管闭塞部位可以分为:(1)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表现为病损对侧中枢性偏瘫,面瘫以及舌下神经麻痹,对侧感觉障碍、失语等;(2)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和感觉障碍,眼部神经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脑神经麻痹症状和肢体共济失调。
   在护理和治疗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液检查,这有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影像学检查,例如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脑血管造影等。
4.治疗要点
   (1)溶栓治疗:应超早期进行,以溶解血栓,恢复梗死区域血流灌注。尿激酶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溶栓药物,用100万U-5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中,持续静滴30分钟。

(2)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药物能够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的形成;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3)脑保护治疗。针对损害脑细胞的因素,如自由基损害、代谢性细胞酸中毒等进行联合治疗。(4)外科手术治疗。对颈动脉造影明确下闸或闭塞部位的患者,行颈动脉硬化内膜剥落术。
5.护理问题及诊断
   护理问题如下:(1)躯体移动障碍。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肢体瘫痪有关;(2)语言沟通障碍。与病变累及大脑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受损有关;(3)废用综合征。与肢体瘫痪以及未能及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有关。
6.护理措施
6.1一般护理
   主要包括:(1)体位。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避免搬动;(2)饮食。要鼓励患者自行进行饮食,吞咽障碍时应该鼓励患者进行恢复。在饮食方面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为主;要保持患者进食环境的安静舒适。
6.2病情监护
   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各项变化情况,要及时发现颅内高压的表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对于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而言,可以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进行呼吸。
6.3用药护理
   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情况。阿司匹林药物可以在饭后服用,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肠道反应、溃疡等;一旦发现各种异常情况需要及时上报。
6.4促进沟通
   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失语患者进行鼓励并指导患者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需求和情感,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
6.5康复训练
   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鼓励或组织病友之间康复训练的经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量应该从小到大,活动时间要从短到长,活动状态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将床上训练和床下训练相结合,同时加强语言训练和肢体锻炼的结合;要指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教会患者以及家属掌握翻身技巧;要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直到患者利用健康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进行运动,培养日常生活基本技能。
6.6健康教育
   要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脑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自我保护方法;要让患者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平时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以促进脑血液循环;患者需要禁烟禁酒,禁止服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要严厉禁止暴饮暴食和过分饥饿;偏瘫康复和语言康复需要较长时间,要鼓励患者长期坚持进行锻炼。
   总而言之,脑血栓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几率;在疾病出现后,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帮助其恢复康复信心,加快康复速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