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鸣
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推进下,各城市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其中,为了贯彻保护生态环境的这一理念,城市绿化设计进行了多次改革,各城市也加大了对绿化建设的投入,以此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分析当下城市高架桥下绿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绿化;高架桥下;植物配置
引 言:建设城市高架桥,为城市的交通带来诸多便利,城市高架桥下绿化,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对城市高架桥下进行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化道路之一,针对高架桥下存在的影响观赏和生长环境的问题,相关部门通过对桥下环境中的调研,在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指导下,进行高架绿化建设,而高架桥下绿化本质意义上还是属于道路绿化范畴,因此在满足美化的前提下,还要解决城市噪音、尾气、颗粒物等污染,从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一、城市高架桥下绿化中的问题
(一)强制性绿化
在一些城市中,高架建设部门只为体现城市生态环境的理念,以及满足城市居民的观赏要求,并未充分调研道路建设现状,在部分路面系统中强制增设绿化池,使得绿化池存在过浅、池底水稳整铺、夹杂灰土碎石等情况,植物生长环境得不到充分保障,以至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高架建设部门的行政性质,在服从领导的前提下,未充分调研小气候环境,盲目变更原绿化设计品种,将一些根系过浅、欠发达,同时对阳光、湿度有一定要求的植物品种栽植于桥下,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更换成本加大。以上,不仅没有起到绿化的作用,反而导致生态环境建设的断层,为城市绿化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二)生长环境恶劣
植物有其自身的生长环境要求,综合看来,阳光、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在高架桥正投影下进行绿化建设,恰恰这两个因素同时得不到满足,这为植物生长带来了极大挑战。在调研盐城市高架二期绿化的建设现状时,这种情况得到了充分验证,麦冬、鸢尾、樱花、紫薇、海棠等地被、花灌木、竹类品种生长欠缺,地被大面积死亡,花灌木枯枝严重,形状不佳,如图1、图2。
.png)
二、高架桥下正投影下绿化的影响因素
(一)光照时间
对于高架桥正投影下的绿化,必须考虑植物的生长要素,不能违背了植物的特性,盲目种植不适合的植物。其中首要需考虑的是,在高架桥下,植物是否有充足的光照时长,如果光照条件不好,则需要选择耐阴植物,这样才能保证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实现绿化的真正价值,如图3。
.png)
图3
(二)温度、湿度
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光照之外,还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根据植物的不同,其适应的温度湿度也不相同,而且在高架桥下,温度相对低,雨水淋不到,又因车流量过大,从而导致湿度低、灰尘大,干旱较为严重,那么所选择的植物就需要有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以此来确保桥下正投影范围内绿化有良好的效果[2]。
(三)土壤性质
植物的生长,土壤是基本,根据土壤性质的不同,植物的种类也不同,在选择绿化植物的时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土壤成分、酸碱度,以保证植物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沿海城市(譬如盐城),土壤普遍存在盐碱度较高、肥力低的情况,因此在选用土壤的时候,就需要求土方单位开挖1.5米-2米以上的表层土壤,同时依照盐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的实践经验,需用腐熟鸡粪有机肥10kg/m2、东北泥炭5kg/m2和磷肥0.15kg/m2进行土壤改良,如图4。
.png)
图4、盐城新建的高架三期绿化土壤改良
三、城市高架桥下绿化的建议
(一)选择性绿化
城市高架桥下分为正投影下绿化池和桥外侧绿化池,绿化配置具有多样化的条件,因此建设部门在进行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并满足人们对绿化的审美要求,让桥下绿化体现出真正的价值。一方面,对于不同道路环境的桥下,进行选择性的绿化,在高架桥正投影下的绿化池,可以种植不需要过分打理且耐阴、耐旱的植物(例如八角金盘、常春藤、爬山虎、五叶地锦、海桐、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球等品种)。另一方面,在桥外侧的绿化池,则需要根据高架桥的实际情况,分析植物能够有良好的光照时间、水分以及温度情况,并根据土壤的基本性质,合理配置适合实际环境生长的植物(品种早樱、海棠、紫薇、月季花球如图5、高杆紫荆、高杆女贞、银杏、法桐等适生品种),以此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美观、品种丰富的目的[3]。而对于主城内部高架桥下,则需要进行精细的景观、绿化设计,既要保证能够消纳城市生活带来的污染,也能为居民提供城市休闲的保障。
.png)
图5盐城新建的高架三期绿化月季花球
(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对城市高架桥下的绿化,必须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根据桥下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生植物。同时,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绿化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短周期地为植物进行浇水、施肥、修剪、施药和土壤翻新,以此来避免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生长问题。另外,植物的色彩也需进行搭配设计,既要保证植物的多样性,也要保障植物色彩的协调性,让整个绿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4]。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以绿色植物为主,充分考虑植物对交通污染或其他生活污染的净化作用,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图6。
.png)
图6
四、结束语
城市高架桥下的绿化,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感官、创建优美的生活环境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建设高架桥下绿化时,就需要充分考虑绿化的价值,贯彻中央“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因策之宜,遵循植物生长规律,精细化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等,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价值,从社会、环境、人居等多个方面考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利华,秦凡凡.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与利用方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9,037(010):69-74.
[2]黄兆升.研究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框架思路构建[J].建材与装饰,2020,No.607(10):56-57.
[3]张龙.盐城市高架节点景观绿化建设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No.498(07):162-163.
[4]裴立鹏.生态建设前提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No.284(02):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