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瀚文
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爱党爱国精神成为进一步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鼓舞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万众一心、团结伟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精神信仰。本文主要是站在弘扬爱党爱国精神的立场上,分析爱党爱国精神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爱党爱国精神;必要性;时代背景;集中统一;青年人。
引言:
2021年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华诞,从那无尽黑暗中的星星之火到振臂高呼的燎原之势,再到举国欢腾的华夏大地,我们党走过了100年,这不仅是夙兴夜寐、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100年,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向复兴的100年。现在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什么有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立足实践、扎根实际。人民清楚看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我们从艰难困苦中站立了起来、发展了起来、富裕了起来、强大了起来,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而这一核心源于爱国爱党精神的高度统一[1]。
一、爱党爱国精神的必要性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这是中国古代对国家概念的基本理解。从现代角度来看,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爱国精神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以个人的角度来说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个国家的一份子,既有融合又有依存。个体对自身的定位以及对群体的整体认同,形成了对国家边际的认同,爱国精神的就是体现这一认同的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爱国精神,但如果没有政治组织的领导,那么这种精神往往只能是一时的现象而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断继承发展的源动力,没有政治组织的领导就很难有效的转化为广泛的政治共识,很难将思想落实到政治实践上去。20世纪初的中国内部支离破碎、民众麻木愚昧,外部一众列强企图瓜分中国、肢解中国。在这内忧外患之际,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与以往中国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一目标唤醒和凝聚起了中华民族基因记忆中巨大而澎湃的爱国精神力量,人民迫切的想要实现解放、独立、富强,迫切的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扭转命运、改变华夏。而实现这一目的使命,历史性的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仁人志士汇聚起来,他们拥有的最核心力量就是爱国精神。那时,我们有黄继光在机枪火舌下的舍身一扑、董存瑞在硝烟弥漫下的振臂一举;现在,我们有保家卫国的军人英雄们、有疫情肆虐时义无反顾的逆行者们。无数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是真正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这个星球上最多人口的国家全面脱贫致富、全面走向现代化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份自信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上,更是深深的融入到了当代中国每个人心中。这份自信不仅源于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热爱,源于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当下问题、积极解决时代桎梏,更是源于在不断实践中验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正确性与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2]。
二、时代背景下的爱党爱国精神
曾几何时西方国家在一些人心中的标签是绝对先进的,是世界的“标杆”与“灯塔”。曾几何时中国社会上蜂拥出现的“公知”们,他们不管是什么名字、什么身份,都在竭尽所能的宣扬西方国家所谓的各种先进性,同时还都不忘强调中国是他们的故土,企图以一种虽然我也曾经是中国人,但是我现在要作为“公知”告诉你们,西方才是真正的先进,才是你们未来的真正祖国。殊不知即使在西方,民众普遍的共识也是爱国精神,以“Services for the country”为荣耀。如果连基本的爱国精神都没有,即使跪下来向对方谄媚道:“这里的空气是多么的香甜”,民众对他们的基本定义也是“非爱国者”,骨子里是唾弃和鄙夷的。
历史是一面照妖镜,现如今一众“灯塔”国的所言所语、所作所为让“公知”们彻底闭上了嘴。他们心中恨,“灯塔”为什么再也不是记忆中的“灯塔”;他们心中恨,为什么“灯塔”能堂而皇之并引以为豪的说出“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他们心中恨,信息网络的发达让“灯塔”们形象的轰然崩塌再也没有辩解遮掩的可能。
当发现“灯塔”们说出“只有我可以,你不可以”时、当发现表面标榜“不作恶(Do not be evil)”的行业标杆,却在背后推广虚假医疗网络广告时、当发现曾经世界驰名的“工匠精神”已经变成了“躬匠精神”时,言行不一、谎话连篇的“灯塔”们显得这么的讽刺与可笑[3]。
大灾面前尤需担当,大难面前更显担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性大灾难面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举国上下步调统一,共识明确,团结一心。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第一时间向世界预警,更接连夺取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同时将抗疫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进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是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政党,这不仅是作为中国执政党的政治属性使然,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真正的人民政党的初心使然。在我们已经开始全面复工复产之际,西方国家还在踌躇于是否应该“全体自然免疫”。当我们的经济指标已经稳步恢复提升之际,西方国家还在彷徨于要人命还是要经济,当我们的疫苗已经全面施打之际,西方国家还在惶恐于疫苗的严重不足与血栓风险。
在国家、社会、民族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生死存亡之际,总是共产党人冲在前、冲在先。从历史来看,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共有171人,而牺牲、遇难的有42人,占24.5%。其中担任过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以上职务的领导人共有55人,而牺牲、遇难的则有15人,占27.2%。也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前,每四个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就有一个牺牲、遇难,每四个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有一个牺牲、遇难[4]。从防疫来看,我们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5]。事实胜于雄辩,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更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在危难之际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主动担当,在危情之际作为执政党的责任担当,在危险之际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担当。这些都极大的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极大的增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党爱国精神。试问这样的国家谁不热爱,这样的政党谁不拥护。
三、爱党爱国精神的集中统一
笔者认为爱党爱国精神主要集中统一在三个方面:
(一)情感上的集中统一
情感上的集中统一包括对祖国、民族、文化等内容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包括对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民族血脉的基因认同,包括对千百年来共同疆域的地域认同,包括对千百年来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认同。从个人来讲首先是以内心中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发散到对具有共同特征群体的高度认同。
(二)思想上的集中统一
思想上的集中统一包含对爱党爱国精神解读的认同,一个政党不顺应时代大势,直面社会存在的问题,是走不长远的。一个政党不爱国,是不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与人民的必然选择,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方向,始终与千千万民众一起,积极面对和解答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的伟大时代飞跃。中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历史将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三)行动上的集中统一
中华民族始终坚定的拥有着一股深厚家国情怀的力量,这股力量始终是有明确远大抱负的奋进力量,始终是有烈烈赤子之心的搏击力量,曾经广大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要继续坚持听党话、跟党走。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爱党爱国不是说空话,更说不得空话。只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树立爱党爱国的精神信仰、始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精神信念、始终树立中华民族必将伟大复兴的精神信心。
四、结束语
无论风云变幻,爱党爱国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始终坚定初心如磐、始终牢记使命在肩。爱国爱党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即使眼含热泪也永远奋勇前进,始终不忘对党、国家、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接挑战、完成任务、做好答卷,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共同奋力谱写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之梦。
参考文献:
[1]任志锋.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9).
[2]郝海洪,朱宗友.共青团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3]黄宁宁.美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启示[J].教育视界,2019(9).
[4]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富有特色的社会政治功能[J].人民论坛.2020, (2).6-9.
[5]我们交出了抗疫斗争的优异答卷.学习时报.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