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36072219900906****
摘要: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我国整体的现有发展趋势,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上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做好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科学、环保、绿色、健康、和谐的发展进步。基于此,本文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环保;管理
引言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效果,必须在项目建设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全过程环境管理优化措施,为项目建设及运行阶段开展全过程环保工作提供助力。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为项目全过程环保提供优化依据,而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的落实则是环境评价问题改进的重要动力。
1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全过程环保管理的基础,众所周知,进行全过程的环保管理,务必需要对周围的实际环境进行有效了解,形成正确的自然环境发展认知。人们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必须贯彻环境保护理念,在各项人为活动中遵循环保原则,积极执行国家制定的环保政策,确保发展经济不是以牺牲环境代价为前提。伴随我国环保理念的逐步深化,人们可以精准预判自然环境中的各项活动,从而在实践活动之前正确评估周围环境,完成环保政策在人为活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规划。在人为活动之中,环保部门要全面监督项目工程,一旦发现工程内部的生产会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就要及时加强环境监督,采取缓解技术,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不受污染[1]。
2环境影响评价中易出现的问题
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不完善
从业人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包括大气环境、土壤和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态环境等等。整体来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难度较大,从业人员需要系统的展开评价工作,才能很好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做好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目前来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时候都没有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在执行工作的时候,效率也很低。如果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会直接影响环保管理工作,也会大大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从实际生产工作中完善制度,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加规范[2]。
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需进一步的创新
我国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还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举例来说,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相对广泛,其任务量也相对庞大,如果想要实现较高质量的评价功能,就必须提高评价技术,为实现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目标奠定条件基础。
3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路径
3.1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要想达到全过程环保管理目的,相关的单位、企业和机构一定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建设,在生产工作中一步步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保证所有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可以纳入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监督体制的建立,做好奖惩措施,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3.2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可以在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任务中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型技术的开拓与创新能够帮助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技术人员可向全世界国家学习,探究他国的经验教训和理论支撑,辅助我国的技术研究实现创新型发展。除此之外,部门和企业也要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在各大高校之中招聘优秀人员,并在工作内部定期的组织任务培训,实现工作人员能力的拓展。
3.3建立严格科学的实施和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
十九大以来,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可以辅助各项经济政策实现绿色科学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评价工作的推进与深化。负责人员必须了解当前评价工作的工作进度,找到评价任务之中的各项缺陷不足,并依据现有的理论基础指导评价工作,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难题。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一直处于逐步提升阶段,如果想要重点发挥该项目的环保作用,就必须让环境影响评价形成全面科学的系统,从而发挥整体协调作用。
4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落实措施
4.1项目前期环保管理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和规划是保证其效率的关键。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调研,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从实际着手,做好规划和勘察。工作人员需要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做好整体的规划以及产业定位分析,更清晰客观地了解不同行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计算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然后根据项目和产业的情况,来做好环境保护的规划。一般来说,工作人员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要尽可能地简洁明了,但是业内很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往往都只是形式上的报告,没有注意不同项目在原辅料添加、工艺流程运行、产排污等环节的独特性,相关的评价深度也没有达到要求。如果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现状调查和环境影响分析及预测,很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最后导致环境评价效率不高,甚至出现返工的情况,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周期[3]。
4.2建设期
建设单位要重视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招标的方法接受委托。要注意明确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施工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各个单位的责任,明确分工,再将施工图落实下去。展开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环保工作的设计情况,尽最大可能保证环保作业的执行效率,一旦遇到问题,要及时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3投产及运行期
4.3.1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国规环评〔2017〕4号)》等文件的要求,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自主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作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企业竣工环保验收后的监督管理工作,考核企业在竣工环保验收过程中是否严格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建设,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确保企业是否认真履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3.2运行期环保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人员需要配备齐全,每一个相关企业都要明确职责所在,在展开工作时要合理分配任务,让不同部门能够完成不同部门的工作。要有负责人进行全程监管,针对特殊的项目要有特殊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运行期间,一定要做好及时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反馈。
4.4落实项目事中事后的环保管理
完善的监管工作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定要重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批复中涉及的相关要求,保证每一项要求都得到落实。相关单位要建立更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企业的自查、主管部门的核查,发现未履行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要立刻上报并进行处罚,从实际情况着手,让事后环保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是推进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有效手段。新时代,人们要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加强全过程环保管理,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碧涛,高明娟.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2):147-149.
[2]郑凯.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48-49.
[3]陈英,董树杰,张孝宁.环境影响评价与全过程环保管理的思考[J].区域治理,2019(3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