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发展中心 天津 300450
摘要: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土地整理工作可以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工作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土地整理工作强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联性;措施
从实际上来看,当前我国人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特别是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进行实施之后,土地资源的开发工作、利用工作、保护工作以及整理工作持续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土地整理工作这一部分,可谓之为“重中之重”。针对土地资源开展科学合理的整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使社会经济发展在资源方面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也就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联性
(一)土地整理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在人类出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利用即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生态问题已经持续数年,并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性质各不相同,例如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对自然食物进行采集或捕食,需要对环境进行适应和利用,而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人类社会之中,农业以及畜牧业越来越发达,为了促使自身所占有的种植面积更大,人类开始采用垦荒、开发草原甚至滥砍滥伐等方等,而现代大工业兴起、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的化学化,均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同时还引起了土地污染等各项环境污染。就此,虽然人类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根据以上,在人类意识到自身行为对于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之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的则在于从既往各方面相关情况之中,吸取教训并总结出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以更加有效的面对人类所需克服的种种危机,并能够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特别是人与土地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重新审视,同时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也就更加有利于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开展土地整理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可以促使土地生产性能得到提升、生态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将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风险切实降低,另外,还有利于保障土地的质量及数量。因为土地数量有限,所以为了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必须首先保障土地数量,特别是需要保障耕地数量,并在耕地数量充足同时,尽量提升耕地质量,以促使耕地的总量能够持续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当中。而不管是保障耕地的数量,还是保障耕地的质量,土地整理工作均为其重要基础。
从总体上来看,为了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可应用两个基本方法分别为“开源”、“节流”。其中“节流”即为对政策进行有效落实,“开源”则在于拓展政策落实的深度及广度。“源”则可被划分成为两个类型,分别为“开发未应用的土地”和“土地整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耕地后备资源虽然包含了1亿亩左右的零星荒地以及5亿亩左右的成片荒地,但是真正既能够与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相符合、又能够与水土保持需求相符合、还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可垦地数量则极少,所以对于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工作来说,不可将其作为开源工作的主要措施[2]。
二、措施
(一)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第一,对于农业用地转变成为非农业用地的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为耕地动态平衡提供保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并严格落实,以保障农田数量。
第二,提升土地利用率,在当前土地后备资源数量逐渐缩减的基础上,需要首先对基本的耕地数量以及生态用地数量进行保障,针对村、林、路、水、田开展综合性的治理工作,以促使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尽量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另外,还需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合理配置,保障“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配置”、“提高效益”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进而则可满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求。
第三,对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行建立,以“林—园—田”形式为基础,构建起立体的农业土地用地模式,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由此,可以有效保持地力,并对土地的潜力充分挖掘,使单位产出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可以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对庭院生物链的模式进行推广通过,应用生物链提升植物的生产效率、动物的转化效率以及微生物的还原效率,进而则可促使农业废物的资源化效果得到显著提升,也就使农业清洁生产得到切实落实,促使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养分充分循环,大幅度提升有机肥的应用量,也就可以显著降低化肥的应用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推动能源与环保进行结合,改善传统上种养分离以及能环分离状态,使资源合并效果得到提升,同时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则可对农业生产效益较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农民群众收入较低的情况进行有效改善[3]。
(二)技术支持
第一,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工作、开发工作以及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使其原本独立的工作环节转化成为相互之间具有密切关联性的工作模式,使农业科技产、学、研能够实现一体化。
第二,促使技术推广工作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得到强化,在农业技术推广落实产业化之后,工作内容不可仅限于种植业推广,而是需要逐步针对产前、中、后开展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相应的各方面社会化服务工作,由既往的单程、高产、粗放、速度、一业、提高单项技术,转向现代化的全程、高效、集约、效益、多业、全面提升产业化,以促使整体技术的水平以及应用价值均得到进一步提升[4]。
第三,提升农民素质,在农民群众当中积极宣传应用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提升其对现代化技术的接受度,同时鼓励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可采用小范围示范再逐步推广的方式。
(三)政策支持
在相关部门方面,还需针对土地整理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起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尽可能为工地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若土地保护效果良好,还应发放一定程度的奖励,从而形成监察奖励相统一的政策支持制度。
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为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必然需要土地整理工作为其提供支持,从而实现生态方面的平衡以及经济方面的发展,也就能够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落实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安.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J]. 环球市场,2021(1):260.
[2] 赵春月,田雷. 土地开发整理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J]. 环球市场,2020(4):176.
[3] 宋洪福.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J]. 科学与财富,2019(32):238.
[4] 赵文慧.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分析[J]. 赤子,2019(29):181.
作者简介:李玲,女,1984年2月,汉族,籍贯天津武清,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城乡土地整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