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孝忠
43242119710916****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力的加剧,也使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对其缺陷和不足起了较大的弥补作用。在实行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预防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索
引言
在当今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施工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投资和施工关系日益复杂,管理模式的质量将决定工程的质量,人们对于施工管理模式的关注度也显著增强。然而工程施工管理模式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管理难度,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管理者根据企业出现的经营问题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建筑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简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国民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若要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分析,建筑行业一定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筑工程我国经济确实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背景下也成了不可或缺的行业之一。不仅如此,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在大力推动建筑行业长远发展,虽然长远发展能够为建筑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影响,因为建筑行业收益较大,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出现在市场中,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市场“鱼龙混杂”,完全不利于建筑行业长久发展。与此同时,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监管问题,因为随着建筑项目施工进度要求的缩短,一些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获取到较高经济效益,就会忽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在管理过程中项目安全风险问题频发、人力资源调配不及时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建筑行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并将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起来,进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最终为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1]。
2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2.1提升管理效率
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筑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掌握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实施各项目的工程作业。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项目实施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项目完成的质量也是管理人员工作业绩的重要反映,能够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自信心,从而提升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内部凝聚力,使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2优化管理结构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较为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还要配有一套精良的管理体系,用来确保和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把施工过程当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和施工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有序、统一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具体精细化管理的操作,就是把每个环节、各种类型的资源以及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更加细致地操作,将管理过程也进行优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所要求的那样去执行,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2]。
2.3统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
随着国家经济的加速腾飞,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更加科学的统筹管理,必须在工程建设之中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高利用率地分配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统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细分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责任,以严格的权责关系来管理各个施工部门,积极调节施工人员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整体对待,立足于整体宏观的视角,确保每一处细节的工程质量,从而在验收机阶段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顺利达标,尽量避免返工期间的建筑能源和投资资源浪费,为企业经营实现最大的工程利润率[3]。
3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建筑施工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规模大、技术要求高、工程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这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工程管理出现问题,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会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工程现场常见物料随意堆放,施工材料的存放也缺乏科学性,安全事故常与物料堆放不规范有关,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增加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使建筑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3.2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建筑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运行体系,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制定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是碍于工程建设模式的问题,一些工程管理机制的落实还是出现了问题,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全过程管理,且工程预算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工程建设效率与质量受到了影响。不仅如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为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就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忽视管理工作的情况,这就导致大量与实际要求不符的建筑材料入场,并且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还会出现越级施工的情况,最终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有所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返工的可能性[4]。
3.3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会降低施工的质量标准,这种情况常见于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压缩施工工期是较常见的方式,虽然缩短施工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经费开支,但施工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未按要求进行施工材料的安全检测,也会影响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风险。
部分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施工技术,也未按照规定要求实施操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节省的工程成本远不及质量不达标导致变更和返工支出的费用,同时造成的工期延误也增加了工程成本费用[5]。
3.4工程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断开展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审查工作,通过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施工企业确实将管理制度应用了起来,但是在深入分析时却了解到,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都存在问题。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确实在管理过程中对人员、材料、建筑结构进行了管理,但是管理方式却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导致施工成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6]。
4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措施
4.1打造一支管理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团队
在对施工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建立一支完整的管理团队,并以企业的领导主要负责人,其他各个部门的领导为助手,办公人员为团队成员,并且在团队中明确划分出每个人所要负责的职责和义务。另外,还要有一名专门负责现场管理的人员,要求具有与施工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主要是处理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之间的事宜以及一些日常的工作事务,并且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监督监理的签证,在施工现场对各种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为以后的结算提供有力的依据。除此之外,还要配备一名人员,专门负责对现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流程进行把控,防止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确保施工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7]。
4.2加强施工进度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趋势是建筑行业标准化和施工管理的高质量化。建筑工程的选材、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工作衔接等等都应当纳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当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施工管理模式质量仍不能满足施工活动的需求,要合理、适当的协调施工方和投资方之间不同的利益,使各种行业内部的关系得到最佳调整,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兼顾公平和效益。另一方面,施工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精确化必须以熟悉施工环境为前提。熟悉了解施工环境和工作内容、充分解读施工项目的建设需求,是做到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模式的前提要求。首先必须在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施工目的和建设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必须以满足施工项目的客观目标,立足于科学合理的应用原则,结合工程当前的实际建设情况和客观地理位置、施工条件,明确施工的计划和方案,包括施工范围、主体结构、剩余工期、风险预防、施工团队素质、工艺水平等等,在细节处把握建设工程的质量[8]。
4.3树立精细化的现代管理理念
在当前这一建筑工程技术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施工单位若要有效开展精细化管理,就需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一定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收新鲜事物才能保证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在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将技能培训问题重视起来,通过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来推动精细化管理长久稳定发展。另外,要在发展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以保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意识,保证其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参与到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化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因为企业领导层的决定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保证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更加合理,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并树立相应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长久稳定发展,保证精细化管理能够真正落实到位[9]。
4.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能满足施工要求。通过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度。项目管理者还要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将管理目标细分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项目管理者应建立精细化的管理责任制度,将管理职责细分至各职能部门。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制定工作计划。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追查问题责任人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最后,建立有效的绩效激励制度,对业绩突出的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人才培养制度,组织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技术培训活动,鼓励员工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为业绩优异的员工提供职业晋升和发展机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10]。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精细化管理有着传统管理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所以,在当代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要对精细化管理模式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加大对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从而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勇.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4):174-175.
[2]黄瑾霏.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88-89.
[3]于静.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财富生活,2019(22):41.
[4]周鹏程.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29):164.
[5]陈碧.试析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9(08):66-67.
[6]赵兴刚.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219+221.
[7]林兴兴.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06):221-222.
[8]宋慧娴.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44.
[9]曾小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地产,2019(10):101-102.
[10]李长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分析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