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中)   作者:黄培峰
[导读]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各项基础设施如交通出行,
        黄培峰
        身份证号:4527291989111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各项基础设施如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工程建筑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深基坑以及地下岩石勘察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工程建设期间,深基坑支护为重点内容,对基础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
        关键词:工程建设;深基坑的支护;岩土勘察技术;探讨
引言
        现代社会呈现出人口大量地从周围农村郊区地区向市中心涌进的特征,城市经济的发展,各项政策的优惠等都吸引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建筑工程行业应运而生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前,建筑业发展态势迅猛,在工程建设环节,涉及深基坑施工,在此之前,需要借助岩土勘察,获取项目的地质信息数据,作为项目地基分析和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确保基础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因此,将上述技术高效配合应用为工程建设的要点。
        1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和岩土勘察技术应用必要性分析
        在深基坑项目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岩土勘察相关工作,为施工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并且保证对深基坑稳定性的计算与评价要求。通常勘测深度为施工深度2倍左右。如果现场施工环境存在局限性,对施工过程造成阻碍,需要对测量点科学设置,配合高效勘察工艺,对勘测数据加以收集。主要使用钻探方式展开岩土勘察。勘察过程核心内容为掌握岩土特点和性质,明确其分布、腐蚀性以及水文状况,并对收集数据加以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掌握土层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特点,编制基坑支护方案,便于人员后续分析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1]。
        2岩土工程勘察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数据设计问题
        当前基坑设计计算中,一般是通过库伦公式与朗肯公式来测算深基坑支护的土压力。然而由于岩土工程施工点的特殊情况,采用这种计算方式计算所得的数据通常具有一定偏差,首先岩土工程施工点中的土质与地质条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基坑支护土压力具有影响,然而现有土压力计算方式难以彻底掌握分析施工点地质要素,所以,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其次,在勘探取样过程中,对岩土试样有不同程度的扰动,岩土的原状结构有所改变,同时岩土试样的湿度和水分也有一定的变化,将干扰到试验数据的精准性;最后,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与完工之后,基坑侧壁的岩土应力状态和力学性质有所改变,所以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计算时数据存在误差。
        2.2施工未达到国家标准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增长,其产业链条已经趋于成熟,为了进行统一的管理,国家对其工程的各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工程操作与质量标准。其中边坡修理作为决定深基坑承载能力的关键一环,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展。对边坡修理的平整性和顺滑性进行有效的规制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深基坑的使用性能。施工人员的认识不足和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施工不达标的主要原因:①在施工过程中设施使用的不恰当,如机械手臂开挖的深度超过或未达到最低限度;②由于施工产生噪音被附近居民投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人员不能继续推进深基坑的挖掘,边坡的修整不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2]。
        2.3空间效能问题
        对当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情况来分析,深基坑空间效能问题比较突出,重点体现在基坑两边小而中间大。在岩土工程施工当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一般是采取平面设计模式展开。然而平面设计深基坑支护技术仅仅适用于施工面积合适、长度超过宽度的基坑工程。因此,平面设计模式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不适用于长宽相同或者长宽相差太大的基坑工程。正因如此,面对不同类型的岩土工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照岩土工程具体情况,设计适用于工程实际情况的深基坑支护方案[3]。


        3岩土工程勘察深基坑支护设计改进措施
        3.1确定勘察工作的目的
        若想更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效性,并可以全面掌握场地的具体情况,需确定勘察工作目标。在基坑工程勘察工作中,需查明施工区域中的管线分布情况,同时向相关部门获得文件资料,若要提升探测精准度,需要利用专业设备来检测地下管线;基坑工程勘察过程中,查明岩土性状不仅需要加强重视土层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别对软弱土层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需要进行深入探讨;收集基坑支护施工有关设备参数和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成功的施工经验和具体作业方法。
        3.2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深基坑的勘察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施工方案设计是施工稳步推进的手段与决定性因素。施工方案集中体现了前期的勘探数据成果和施工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因此,针对施工方案没有将施工过程全方面纳入到考量的范围内导致的方案设计与现实情况不符的问题,施工人员要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的优化。首先,要考虑施工地的自然条件如地质环境,不同的地质条件对深基坑支护设施的承载能力要求不同。在西北地区进行深基坑建设时要加深土层开挖的深度实现加固地基,并减少风力侵蚀的影响;在西南地区地下水含量大,软土地基容易出现下陷的危险,因此,设计人员要通过混合部分砂石来加强土壤的黏稠度,提升地基的稳定程度。目前我国尚未就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建设制定统一的建设质量标准,所以为保障建筑的质量,国家要就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建设制定质量标准,各地区要根据当地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同时还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其次,设计人员还要根据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则并结合施工中传统的“等值量法”相结合,计算出预案中建筑物某一高度下深基坑支护所需要的承载力大小。但是由于在实际施工中多种因素共同对其造成影响,还要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开展计算,在施工方案中留出一定的误差空间,保障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最后,为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进行方案设计的同时,设计人员要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预案的设计,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纳入到管控之下[4]。
        3.3全过程控制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施工当中,有关环节与流程较多,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容易对后续补救造成较大难度,可以说,施工质量对深基坑质量具有直接关系。所以,需要对施工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员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展开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地质、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等情况加强了解;施工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规范操作,严禁出现不按标准施工操作情况。支护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分层分段开挖施工原则,并配合好土方开挖作业。具体开挖当中,如果出现问题就应暂停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基坑回填前不可以破坏支护结构,防止影响到支护质量[5]。
        结束语
        总之,工程建设之前,需要结合深基坑施工要求,充分利用岩土勘察获取项目的基础场地环境、水文和地质等信息,并依据勘察结果,科学设计支护方案,优化施工流程,为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浩.解析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7):227-228.
        [2]刘伟.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98.
        [3]阳双桂.岩土工程基础建设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2):39-40.
        [4]杨继位,王莹,宋昭煌.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5):163-164.
        [5]赵禹.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26):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