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中)   作者:邓小成
[导读]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
        邓小成
        43042219840307****
        摘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发展项目的落实,促使建筑行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对建筑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工民项目管理及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的两大环节,其对建筑主体结果质量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在当今社会,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出现了偷工减料、不按要求施工的工程管理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会导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工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其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监督。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工民建工程是形式多,且较为常见的工程类型。因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建筑防水性、抗震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性,进而促使施工管理需要从管理方法、施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等部分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保障施工安全质量且获得较高使用年限。工民建工程普遍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施工影响因素多,因此施工管理难度大。新时期必须重视工民建工程中施工管理工作,以完善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工民建施工管理的意义
        1.1提升施工建设效率
        工民建施工管理的强化可以起到施工进度有效控制的目的,在具体的管理准则的指导下,工程施工的流程、施工管理资源的分配等的不断优化,带来施工进度整体的控制优化,大大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1]。
        1.2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管理的核心就是质量的把控。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监管的一大重点是施工质量。管理中宏观统筹与细节把控结合起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及时发现施工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施工材料以次充好、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及时督促整改,使得建筑施工质量更有保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
        在工民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由于人员力量过于不足,经常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明显降低了现场的监管质量。小型施工单位在经济实力以及监管能力严重不足,所以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也会出现目标短浅,以及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无暇顾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对各种风险因素分析也不够透彻,造成工民建工程的安全质量隐患[2]。
        2.2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质量不过关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放在质量的监管上。但就当前工程施工管理来说,因为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不规范,施工质量不过关的情况时有发生。工民建工程施工是综合性的工程,当前建设施工多为分批次承包,承包单位施工质量良莠不齐,施工质量无法达到施工规划预期和现有施工标准,部分施工单位为追求施工进度大幅度压缩施工任务,施工质量大幅度下降。而施工质量检查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节省时间多采取抽检的方式,一些关键性的质量问题被忽视,增加了建筑质量安全隐患。
        2.3质量监管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出现了少许不良企业,将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以此获取巨额利润,但在质量上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管理监督不当导致的。不仅建筑行业,在项目完工后会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受贿、蒙骗等违法行为,而这也是监管部门的疏忽,因此,政府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从原材料选购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除此之外,监管部门的员工必须经过重重考核才能上岗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核心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中有责任、有担当,以此来保证监管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3]。
        2.4建材及机械问题
        原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是影响工民建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老化,精准性降低,则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无法按照规定工期完成任务,施工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会给工程整体质量留下安全隐患。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违规采用一些劣质建材,质量差的建筑原材料无法满足工程的刚性需求,导致整体建筑项目的质量不达标,这些豆腐渣工程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风雨侵蚀,容易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5施工规划不清晰,施工配合度较低
        工民建工程施工是综合性的工程,涉及诸多的施工项目,如土木工程建筑、地暖施工、墙体装修作业、消防工作部署等,很多工程项目是交叉进行、相互影响的,这意味着其施工中可能会存在各种激化的矛盾,各施工项目协调配合不够,施工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问题的根本是协调各部门、各施工项目关系,使得施工项目顺利进行。而施工中项目配合不佳,矛盾突出也是前期规划分析不足的体现。项目前期缺乏各部门各项目的施工对接,缺乏对施工项目的整体规划部署,各施工单位各自为政,各施工项目交叉混乱进行,既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施工进度[4]。
        3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在建设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分配
        由于绝大部分的工程建设都在户外进行,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常因暴雨天气而不得不停止施工,这就导致了后续施工任务的加重,并促使施工人员大量流动,造成巨大的成本且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在人员管理上要做到合理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要与相关工作对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以避免造成人工资源成本的浪费。并且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各个环节的工作高效保质地进行,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流水线[5]。
        3.2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多管齐下
        鉴于工民建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与综合性,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质量检查。

具体来说,施工前熟悉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自检互检相结合,隐检预检相结合,如防水施工,既要确保施工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又要加强对施工环节搭配的情况的监管,防止防水层建设施工后因为凿洞安装管道对防水层造成破坏的问题。施工中每道工序每部分项目都需要配备专职检查人员,进行质量验收签证。质量监督可以配合考核与奖惩机制,质量与效益挂钩,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工序等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进行处罚,定期抽检与集中性检查让施工质量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强目标组织的控制,确保施工全过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技术标准等,每个施工项目和每个施工环节都按照质量、进度及成本等要素进行目标控制分析,加强施工中人财物的统筹,以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目标组织控制实效,提升管理水平。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要立足实际,管理人员要分清缓急,配合解决施工中的重点问题,确保薄弱环节施工效果。要对重点施工项目、施工环节进行监管。如施工材料进场检查,材料购买必须签订相应合同,供应商与材料购买要及时完成材料验收。材料入场二次验收,供应商提供建筑材料的合格证明及质量保证文件等,通过对材料各个细节的检查和信息记录,确保材料问题有章可循,从源头上做好材料质量监管[6]。
        3.3提高材料质量控制效果
        材料质量与产品质量存在直接关联,而对于产品质量来讲,其将会对订单量、后期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施工企业若想确保实现后期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那么必须要提高材料质量管理工作,提高经济利润。施工企业必须要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如果发生是行贿受贿、公报私囊等状况,那么必须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还应当聘请专业化的采购者,对工民建施工的特点进行全面化调查分析,按照施工图纸方面的具体要求,选购质量高、价格低的产品,以此来有效降低投资成本[7]。
        3.4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风险应对,全程渗透
        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以各施工参与主体施工安全意识的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减少施工中的风险要素,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也能高效、合理应对,减少损失。安全管理的前提是对工民建工程地质特征、施工环境及施工过程中施工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识别并预测各风险因素所对应的风险后果,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和风险预警应对预案。施工过程中也要确保安全管理策略与风险预警方案的实效发挥,将安全管理统筹于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落地需要问责制度配合,明确责任制和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无小事,触电、爆炸、高空坠落、坍塌等危险要素的监管必须落到实处,强化施工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定期进行施工设备的检修维护,做好施工环境的安全风险评估等,多管齐下,降低事故发生几率。提前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具有应急处理的条件支持如消防通道、紧急医疗救援资源储备等,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有序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8]。
        3.5工程质量管理
        (1)制定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不仅与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建设有关,而且与是否达到技术标准挂钩。具体的技术标准不应只由建筑工程师设定,这难免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应该加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才能制定出一份合理全面的技术标准,并且要考虑该标准的实际实用性和可行性。另外,后续的施工工作也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从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2)对建筑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隐蔽工程存在于每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同样,严格地管理和监督也能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隐蔽工程开展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9]。
        3.6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检验查收标准
        在完成整个项目工程后,还要经过最后一步验收环节,验收是整个工程的收尾工作,通常有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等验收方法。(1)分项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是最常用的验收方法,主要是建筑单位或企业邀请检查和测验的专家进行相关工作,只要项目工程能够通过相关的验收标准,专家就会以报告的形式递交至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进行最后的审批。(2)分部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主要是施工单位或企业将项目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而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工作,当验收工作完成后,同样要将报告交至监管部门进行审批。(3)单位工程验收。一般在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后,首先会让承包单位将整个工程检验一遍,检查是否达到了相关的质量标准,若该工程的质量没有问题,则可以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检验查收,相关监察人员会依据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再一次检验该工程,同时由现场勘测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结合合同书和检验标准与检验结果进行对比,若最终的检验结果符合相应标准和合同要求,则完成该工程的验收[10]。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中,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管正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探究也促进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面对各种施工质量问题,应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和繁重,因此,系统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究各类问题并深入分析,最终才能保证项目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苑桂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9(23):89-90.
        [2]李洪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安全过程施工管理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160-161.
        [3]王哲.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207.
        [4]蒙敬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1.
        [5]朱文忠.探究如何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管理[J].门窗,2019(13):53.
        [6]岑箫.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0):213-214.
        [7]吴军华.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J].居舍,2019(16):46+37.
        [8]黄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4):127-128.
        [9]严乃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110-111.
        [10]谢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