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程
45222619800826****
摘要: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卖土”等违法违规现象,不仅致使农田和生态环境被破坏、农民利益受损,也侵蚀着农村发展的根基。这些现象折射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地方基层治理的失序和村级组织现代治理能力的不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治理需要关注土地问题。目前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经常出现居民在拆迁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发生纠纷的现象,不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土地;管理问题
引言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国土资源的开发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必须找到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土地的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从而节约用地,有效满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用地需求,做好土地管理工作。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深度思考、高度重视以及进一步规范、引导,补齐责任主体监管不到位和治理能力不足的短板、明确各利益主体间的责权利边界。
1农村土地资源情况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联合国列为土地资源匮乏国家之一,而且我国山地、荒漠较多,耕地资源较为缺乏。在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少的情况下,存在严重的土地浪费问题,不仅造成土地毁损,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城镇化建设速度,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比如一些地区工程开发步伐较快,在建项目尚未完工,又立马开工新的项目。多项目同时进行,导致土地资源在短时间内快速消耗。与此同时,公路沿线的住房、经营性建筑的建设较多,沿公路走向分布,这与城镇化集中发展的要求不符。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结果与公布的数据可知,截至2019年末,我国工业土地占用量占据我国土地总量的0.7%~0.8%,整体处在较为合理的水平。要想继续推动工业发展质量,提高工业产值,那么必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工业规模,这就会增加土地占用量。同时,城镇化建设需要解决人口就业问题,这也需要增加工业企业数量,提供就业岗位。如此一来,工业企业继续增多,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量就会进一步升高。如果规划不足,盲目新建工业项目,就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化建设造成影响[1]。
2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
2.1土地利用体系不完善
在持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土地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土地利用制度体系,使得土地规划不合理。许多土地被征用后主要用于工业化建设和民用房建设。工业化建设和民用房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就会减少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所占的土地面积,主要矛盾集中在土地分配方面。其次,没有长远的土地规划。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一些规模不足和建设项目不完善的城镇逐渐朝着建设大型城镇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缺乏长远的计划和目标,所以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较为片面,缺乏一定的长久规划,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建设发展目标。所以,虽然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并且产业构建较为乏力,制约了部分城镇的发展[2]。
2.2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时,会把发展的重心放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市公园等方面。据调查,从20世纪我国大力开发土地资源至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土地资源的使用规划不合理,导致被占用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出现了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并且被浪费的土地资源中包括部分农用耕地,没有发挥其农业生产的作用,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会出现部分经济问题,使正在开发和建设的土地处于闲置或者停工状态,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3]。
3改善建议
3.1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和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耕地被破坏的情况,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会降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土地管理部门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但要提高城镇化的建设水平,还要充分结合实际发展需求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使用工作。通过论证,保证规划的可行性,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对于不是必须征用的土地,尽量不予征用;已经被征用的土地,要尽快投入建设,避免使土地资源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导致我国土地资源浪费。相关人员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时,应该严格遵守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定,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保证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持续推进,从而合理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4]。
3.2落实节约资源战略目标,对土地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通常来看,土地管理问题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解决好土地管理问题,才能保证地区经济更好地发展下去。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对耕地占用量较多,甚至出现了故意破坏耕地的现象,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偏少的问题。土地管理部门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科学健全的制度。在推进城镇化时,要做好土地使用规划和具体的土地使用方案,并进行多番论证,确认其可行性。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发挥出土地的最大价值。
3.3增强农民在村集体公共领域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参与度
从媒体对农村“卖土”行为的报道来看,村民委员会以村集体名义对外签订了卖土合同,村民对此并不知情,也未参与过土地买卖议价的讨论,显然是民意“被代表”。由此延伸至村庄类似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村民可能同样缺少知情权和参与权(大到村集体的土地类型划分,小到农民承包经营地的使用方式和处置方式等)。作为村集体组织成员的村民,应当享有对村庄集体资源资产的使用和监督权利。为遏制侵害农民权益、破坏村集体资源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充分坚持和维护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在村集体公共领域事务规划、决策中,应当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吸纳每一位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并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以此来增强村民在村集体公共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度和主体性地位。通过村民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减少信息失真,防止“精英俘获”现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在城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所以在后续的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土地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科学的管理措施应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适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土地的集约化水平,调整人口、土地和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梅.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智能城市,2019,5(24):90-91.
[2]郭思村.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5):10.
[3]贾天一.农村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吉林农业,2019(23):41.
[4]王素双.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19(16):62+64.
[5]宋永军.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浅析[J].中国地名,2019(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