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巍
身份证号:45011119800130****
摘要: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群落。但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森林资源的快速大量消耗已经对改变人类自然生存和社会发展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森林培育工作成为了改善环境、创造自然价值的必要手段。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发展来说,森林资源都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荒山造林通过人工措施恢复森林面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手段。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下的森林培育与管理。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森林培育;管理
引言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动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森林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形势下,人类逐渐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在近年来不断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如对土地资源的保护问题上,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实施退耕还林、沙漠种植等造林举措。森林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还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如木材资源、森林动植物资源等。森林资源是地球带给人类的天然氧吧,对于改善人类、动植物环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地球生物的多种类型,并且有效控制空气污染,保障地球环境的生态化。
1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森林对人类发展有着巨大的社会贡献,首先因为森林用水具有灌溉涵养丰富水源、保持肥沃水土的重要功能。森林发达的城市根系结构可以牢牢联系固定城市水土,对于北方干旱、多雨和风沙的地区,植树造林可以显著有效改善北方城市气候,增加城市空气相对湿度,减少城市水土资源流失,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其次,森林绿化可以有效净化城市空气,缓解北方城市污染。森林保护可以有效吸收减少工厂空气排放的诸如SO2、NO、HF等多种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释放空气负离子及O2离子,吸附减少工厂空气噪音等,对不断改善工厂空气质量状况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最后,森林保护可以有效维持自然生物资源多样性,为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提供自然生存栖息场所,对于促进维护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1]。
2关于森林培育的介绍
2.1森林培育的定义
人类的诸多生产发明多是由森林植被经过转换而成的,包括食物、工业生产原物料、生物能源等皆是森林资源的结晶。森林培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由于森林植被树种类目较多,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树种,结合培育技术,种植并继续保留优良的树种,持续提升树木的繁殖质量,并且森林植被的质量提高有助于为后续的管理工作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支出,进而获得高效的收益。
2.2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自然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与人类的生活质量是息息相关,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使得社会对于各项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汽车尾气排放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在我国走向工业化强国的过程中也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水土流失以及土壤荒漠化等问题是日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对此就需要加强森林体育工作的开展,重视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如今森林面积覆盖呈逐年增加态势,可以有效减少沙尘暴以及水土流失,改善自然环境[2]。
2.3森林培育的具体工作
森林培育树种的具体工作包括选择优良树种、种植生产、培育树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森林采伐工作等。
3森林培育的具体过程
3.1树种的选择
在树种的选择上,我国的北部地区通常选用杉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尤其是青海云杉,具有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易存活、耐干旱以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等特点,是实施荒山造林工作所需要的优质树种。沙枣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在盐碱地中适合种植,在山地、平原或荒漠都能很好地生长,对各种气候环境条件要求均不高,并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通常用来营造防护林。杨树也是北方较为常见的树种,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种植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对种植区域的气候还会产生积极影响。柠条能够抗极寒气候,在-40℃的恶劣环境下也可生长,对于土质较差的地区也可种植,如建筑垃圾、煤渣土质都可生长,并且如果造成人为损害或者森林火灾后都可渐渐恢复,生命力极强,也被用于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有着防风沙、防土质流失、防火护坡等功能。槐树同为先锋造林树种,其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并且生长较快。榆树的抗风能力较强,固土效果好,对土质要求也较低,耐寒、耐旱,通常呈灌木式增长,不过在榆树的培育管理过程中严禁浇灌过多水分,否则易出现涝死的情况。柳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无性繁殖能力强,提升存活率的同时还可以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吸收降解,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的情况[3]。
3.2播种
不同树木要选在不同季节进行播种,播种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方式,不论哪种播种方式,都必须遵循如下播种要点:第一,开沟。即播种沟的开挖,不仅要考虑种子的特点,还要考虑土壤的情况,开挖深度要均匀,且保持在0.5~0.6cm。小种子的植物造林,如杨树、柳树等,可直接进行浅线播种,不需要开沟。第二,播种。为保证播种过程中土壤的水分充足,在开沟的过程中就要边种植和覆土,另外播种数量不能一味求多,要适量且均匀,小粒种子在播种前可先与细沙进行混合。第三,覆土。覆土要注意厚度适中,并且在干旱天气,覆土完成后要进行镇压工作,这主要是确保植物生长能有充足的水分,且预防鸟虫及大风等。
3.3森林的培育选址工作
苗木培育工作是大范围培育森林的首要工作,要求对苗木种植地区的土质以及各项环境条件进行严苛调研,并且分析此区域有无虫害隐患。在确定以上条件均符合培育苗木的条件后,根据森林的培育计划针对本区域实施整理工作,营造造林环境。苗圃种植通常选在地势较为平坦、阳光照射充足、种植面积较大的位置,通常这部分区域的土质养分含量较高,并且能够得到充分水源。将规划好的土地进行整平、树苗区域划分、消杀工作、土质追肥等前期工作[4]。
3.4加强后期管理工作
除了前期对于造林区域选择以及树苗栽种以外,后期的管理工作好坏也对造林工作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环境因素会导致部分树苗出现枯萎、病虫害乃至于死亡的情况,而一旦出现了这种问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很有可能会导致整片株林出现状况,尤其是在爆发大面积虫害时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就需要及时对出现虫害或者是死亡的林木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是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保持大自然有多种生物存在的关键,因此,进行森林培育和管理是促进生态平衡的前提条件,进而能够提高地球森林的覆盖率,森林采伐管理系统要改善,需要一些可持续经营模式,如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经营模式、新型林业发展模式等。因此,森林培育和改造,需要对森林采伐限额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晏志珍,彭育红.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现代园艺,2019(19):200-201.
[2]田媛.加强森林培育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探析[J].风景名胜,2019(08):6.
[3]宋玉国.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01):180.
[4]李政源.加强森林培育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探析[J].科技风,2018(27):222.
[5]白文喜.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