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8期(中)   作者:胡裕楠
[导读] 给水管道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裕楠
        身份证号:34112619870117****
        摘要:给水管道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给水管道防运行管理在城市基础建设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给水管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给水管网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给水管网;管网运行;问题与对策

1 给水系统的构成
        供水,排水及循环的三大系统共同组成了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主要是给室内提供水资源,保证室内的供水正常进行。要保证室内给水系统更好和稳定地发挥作用,不仅要保证给水系统的供水功能,还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定期清理管道功能,使其能够正常使用。排水系统具有将室内污水排出的功能,可以将污水排出到指定位置,方便对污水进行下一步处理。循环系统是将污水进行整合回收处理之后进行再利用的系统。供水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给水系统进行认真的设计和安装,结合相关经验和实际案例,做好充分的调研,同时在安装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合适调整,以保证购物供水活动的正常进行
2 给水管网运行面临的问题
2.1 管网规划和实际运行结果面临的矛盾
        规划和实际实施之间变化过大对管网水质带来影响已在许多城市显现,目前给水规划是按城镇或开发区发展的规划目标一次性到位,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规划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后续资金的保障、政策的改变和人事的变动等,导致已有规划实施出现停顿、延后,有的干脆是推翻重来,这些变化使先期实施的地下管线设施无所适从,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开发区,出现管网流速缓慢,水龄超长,水质难以保障现象。
2.2 给水管道腐蚀
        从国内给水管道运行后的统计数据可看出,通常管道建成几年之后就会出现腐蚀穿孔,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的供水质量,也给运营单位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
2.2.1人为因素
        (1)管道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作业人员业务水平及责任心造成管道质量缺陷,使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流入建设工程中,更容易出现内外壁的开裂而导致腐蚀;(2)在管道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按标准要求施工,有的防腐前未进行管道清理,除尘、除油污、除锈等导致防腐存在缺陷。有的管沟回填土不符合规范要求,有的回填土压实度不够,有的管道埋深不足,工程实践中往往因为这些看似小问题未处理好而造成管道腐蚀渗漏;(3)管道建成投产运行过程中由于未对前期建设好的管道做充分保护,交叉作业其它专业工程机械碾压也会对管道及防腐层造成破坏,从而加速了管道腐蚀。
2.2.2管道的材质
        调查数据显示金属管道是给水管道应用最多的材质,金属管道有着较高的金属含量,材质通常为铁,在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下会产生铁锈,腐蚀速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速,管道在此环境下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管道材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耐腐蚀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利于减少管道腐蚀的发生。
2.3 能耗增加以及爆管机率高
        水厂出厂的压力在输送过程中会受到摩擦阻力而逐渐下降,水中的消毒剂也会因输送过程中的降解而而减低并失去消毒功能,为了弥补城市的快速扩大而导致的远端压力不足,水厂的出厂压力越打越高,但高的压力会导致漏水增加,能耗增加以及爆管机率的增加,这对供水安全和供水成本是非常不利的;同理,为了确保管网末端余氯的消毒功能,出厂时的消毒剂会有增加,而增加的消毒剂也会增加消毒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人体不利,要尽量控制消毒剂的用量。


3 给水管网运行的优化对策
3.1 优化管网规划
        管网规划和实际运行结果矛盾的出现与我们城市高速发展以及变化节奏有关,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我们应把规划的长期目标和发展的近期可变因素结合起来,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长期规划时可提出不同实施节奏条件下的可变方案。如某开发区长期规划要敷设一根DN500的输水管,且眼下急需实施,但由于该开发区近五年的发展预期可变因素增加,且资金缺乏,如按规划一步到位的实施,预期风险和资金成本明显上升,经测算,如先敷设一根DN300的水管,五年内已经够用,且融资压力减小,五年后如开发区确实快速发展,再按规划实施,综合资金成本是合算的,企业避过了资金压力困难期,且预期投资风险减小,进退自如,而供水企业也使管道处在最佳输配区间,有足够的流速保障水质,避免了管网过分提前实施而带来的不利状态。
3.2 加强给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是在图纸的设计环节,需要参考大量过去的案例,从案例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分析种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将问题加以汇总分类,并在图纸设计的过程中,注意避开这些问题,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以便于后续的工作安排。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明确施工责任人制度,让每一个安装环节都有人负责,避免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是安装工人能够顺利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也要对施工的技术和进度进行实时把控,总负责人要及时了解各个部分的完成情况,结合整个工程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施工高效有序进行,同时,即使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保证施工无障碍顺利进行。在施工结束后,也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与核查,避免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
3.3 能耗增加以及爆管的解决策略
        在城市供水管网中合理设置一级或二级中途增压泵站,对需要提升压力的区域进行定点增压,这样可让出厂的压力有所降低,而全管网的压力更趋平衡,也能有效节约输配电耗,提高管网的安全性能,减少管网漏失。多级消毒与逐级增压有相同的理念,通过减低出厂水中的余氯浓度,在输送中途补充加氯,以满足管网远端的消毒剂含量指标,这样全管网的消毒剂浓度就会得到合理控制,进而改善口感,减少消毒副产物;对一些农村地区的少数用户,还可采用局部瞬时消毒技术单体处理。总之,逐级增压和多级消毒应与城市给水系统整体同时规划,对发展中的城市也可通过管网系统技术改造来具体实施。
3.4 管道防腐
        给水管道防护必须充分考虑管道防腐和保护,结合环境因素、使用条件、内部介质综合分析,保证防腐的合理性、经济性,从而保证管道的完好运行。防腐是金属管道防护必要措施,管道防腐通常做法是喷涂防腐材料,包括管道内壁外壁喷涂。防腐涂层的种类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首先国内在1995年普及聚乙烯防腐层,将聚烯烃、胶粘剂和环氧涂料三层防腐应用在管道外壁,此种方式是工程中最为常见做法;其次采取无机非材料防腐。改进了有机涂层工艺,在管道防腐中应用水泥、搪瓷、玻璃、以及陶瓷材料,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高温和抗氧化性;再次是使用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应用能极大提升管道韧性,提高改善了管道的防腐和防水能力,此种方式近几年被应用到对防腐要求较高的工程中。
4 结束语
        水是人人要喝的,仅有好的水源是不够的,仅有水厂高超的净水技术也是不够的,需要良好的输配水技术才能把好的水完好地送到千家万户。我们正处于给水管网技术的发展期,管网的问题也远不止这些,本文列举的只是输配技术上已经碰到的部分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显现希望能引起行业内外的重视,行业不能缺少政府部门的有力指导和规范,更需要规划、运行和材料等业内管网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业外人士鼎力相助。
参考文献:
[1]刘文学.浅析供水工程中管道的安装及维护[J].四川水泥,2021(01):61-62.
[2]龚文军.浅析供水工程中管道的安装及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110.
[3]付勇斌.浅析供水工程中管道的安装及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