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其信息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9期   作者:周全
[导读] 建筑行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性基础产业
        周全
        无锡市前友工程咨询检测有限公司  214194

        摘要:建筑行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其工程质量既与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民生问题休戚相关,又是建设项目的适用性与投资效益的直接体现,是建设工程的第一要义。虽然我国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了可靠保证。但因我国建筑市场发育尚未充分成熟,使得工程质量事故屡屡发生,消费者对房屋质量的投诉率居高不下,人民群众对质量管理的满意度持续低下,一定程度上工程事故已经成为困扰建筑业安全发展的制约要素。本文从全面质量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总结现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构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优化体系。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

前言
建设项目的兴衰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利弊的重要考虑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核心内容的项目质量已经提高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地步。在我们目前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包括对所有相关方的内部质量检查,监督部门的质量管理和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代表政府质量监督的检查中心不仅是工程质量的主题、检验,也包括第三方检验机构,负责的机构和市场行为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和最高层。优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体系,对确实保证工程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序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一、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其信息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检测高端人才匮乏
实际调查中发现,一些检测机构中,中高端人才仅机构总人数的百分之一,这样的人才占比自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程检测需要。人才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核心、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和栋梁,具有高智能化和高职业化的双重特征的质量检测行业更是“求贤若渴”[2]。前者要求其技术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精干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对采集的复杂数据进行准确而科学的分析判断得到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结论。人才不足会直接制约检测行业的高端化发展,并且在一定会程度上影响机构整体实力的提升,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优化措施之一。
(二)检测技术以及相关检测设施落后
仪器仪表是完成质量检测的重要物资储备。相关工程质检机构检测技术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施设备多数陈旧,部分量器具很难保证量值的可溯源性;二是所检项目多数采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层次的仪器仪表及其技术加以完成,尚未根据国家最新方法及技术标准及时更新换代,诸如探地雷达、红外热像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高新检测仪器及其技术应用基本属于空白;三是整体检测技术及其设施与建筑业和检测业的发展极不对称,严重制约检测机构的长久发展[3]。
(三)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显然,尽管测试机构已经进行了系统改造和改造,但大多数机构基本上都遵循旧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较低。设备相关零件技术落后,数量不足,技术含量不足,缺乏先进人才,自我竞争能力低,价格混乱和竞争激烈是普遍现象。评估是由关注驱动的,系统是僵化的,被困在市场环境中,并且长期停滞在较低的较低级别。作为负责工程质量的独立机构,应当重视检查机构,并应紧急建立以科学量化,调查分析,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为重点的内部科学管理体系。
(四)检测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健全
建设产业的大力发展,催生检测业务、内容、质量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对质量检测管理提出全新的更高要求,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体系建而未全,规章制度立而不敷。首先表现在相关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存在冲突与矛盾的部分。

其次,在相关法律条文中有些表述模糊不清,在执行时会产生一定的歧义,失去法律效力。第三,我国检测行业的相关立法和规范标准尚不全面和尚未革新,检测机构因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规定而产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政策导向性,检测行业集经济属性、政治属性于一体,即借以市场手段规范和调整,作为评判工程质量等级和管理工程质量验收的技术依据和支撑,参与政府监管工程质量的行为[4]。
三、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其信息化优化路径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人才的数量并不是决定人才队伍整体的关键,单个人才的专业素质才是整个队伍素质提升的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既要加强原有人才的素质提升,还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为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检测中心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最终建设目标都应该将人才建设放在首位,转变职能后的监督机构尤其需要高端人才的支持,人才引进迫在眉睫。在人才招聘上,要实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聘理念,关键岗位实行公开透明化招聘,为吸收高端人才奠定基础。在企业内部完善相关人才培养制度,构建绩效评价结合价值分配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人才的能动性。此外,人才体系建设上应遵循一定的梯度,即将学历、工作经验、职称作为分层的关键环节,全面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内部积极主动塑造检测机构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自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努力打造企业优秀品牌,积极建设特色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劲提升[5]。
(二)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思路,我国检测机构信息化系统也是在这样的技术发展下,进入全面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检测机构的基础环境与支持环境,主要以信息化技术为主要切入点。建设项目质量检验的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监督方式,它充分利用了现代先进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方法。通过绑定提交的样本或插入二维码的唯一标识信息,为每批建设项目检验样本发放“ID卡”。该“ID”可以完全实施证人采样,样品交付以及用于测试和测试的信息管理。这种管理方法有效地打击了建设项目中的虚假样本,不规范测试行为和虚假测试,使全市建设项目质量测试市场更加规范。
(三)完善政府监督机构
政府对质量检测的高效行政监督,基础是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改变监管方式,要务是提高监管效率,方案是实现监管“三变”,即变工程质量微观监管为检测机构宏观监管,变行政指令监管为法律法规监管,变直接参与监管为规范市场监管[6]。严格检测合同和检测报告管理,对检测合同进行登记备案,杜绝随意更改检测机构的现象,对检测报告根据其所检项目属类及其检测结果采取分类管理和不同的送审发放形式。
结语:
建筑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性产业,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第一要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休戚相关,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改革,检测市场在业务量、内容等多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是相关系统的重组和测试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加强企业的主要责任,强调建设单位的主要责任,履行建设单位的主要责任,忠实开展政府的监督工作。其次,继续推进“智能建筑工地”建设,积极寻求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社会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马涛.基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检测及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J].城镇建设,2021(6):164.
[2]张晓平.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3):205-207.
[3]邓晓安.桥梁工程质量控制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3):93-94,97.
[4]郭志强.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73-74.
[5]张小川,杨友伟,邹静.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实践与建议——以涪陵区为例[J].水利技术监督,2021(2):5-7.
[6]王玉鹏.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1):308-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