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9期   作者:陈赛狄 刘鹏发 周丹
[导读] 在城镇属性日益增强、城乡差距越发扩大的背景下
        陈赛狄  刘鹏发 周丹
        1浙江省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 浙江 宁波  315500
        2浙江省平阳县国土空间与城乡规划编审中心 浙江 平阳325400
        3杭州华清设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在城镇属性日益增强、城乡差距越发扩大的背景下,城镇地区对乡村地区过分的虹吸作用是造成乡村发展动力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的村庄规划体系有助于整合广大乡村区域发展资源,避免村庄无序、低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  村庄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了村庄规划是乡村地区的法定规划,需要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但乡村与城市一样,存在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相应层次的规划来进行管控,仅靠村庄规划难以满足乡村空间全域管控的需求。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如何统筹整合各级各类乡村规划,完善乡村空间管控内容,构建乡村空间规划框架,使各级各类乡村规划融入 “五级三类”的体系中,形成“能用、管用、好用”的规划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分别提出我国村庄规划框架优化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完善乡村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1国土空间规划与村庄规划体系的关系
新时期的村庄规划体系,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工作会议提出探索主体功能区、国土资源利用、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多规合一”;2018年4月随着自然资源部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历时四年多的“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已经具备;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由此开启全国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为详细规划,报上一级政府审批。”在新的规划体系中对国土空间发展与保护的指导性得到显著加强,对于广大乡村地区来说,村庄规划体系是协调国土空间上位规划和村庄详细规划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一村一规”的编制理念,在新的规划体系下,要求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村庄之间的联合规划、保证规划融合的科学性、协调好“山水林田湖草村”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空间、明确村庄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为村庄布局制定原则性管控标准等,村庄规划体系应该作为村庄发展的总纲,对上明确村庄发展诉求为村庄发展谋求有利条件,对下认清区域发展本底条件,结合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村庄发展划定“棋盘”,因地制宜结合现有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潜在发展条件制定发展目标,为村庄发展落定“棋子”[1]。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体系定位
在目前提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中,主要将国土空间规划分成五级三类,所谓五级,包括侧重战略性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侧重协调性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侧重实施性的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三类指的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

在五级三类的基本框架中,村庄规划体系应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县级专项规划,既发挥对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承接作用,也发挥对具体的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村庄保护与发展的指导作用[2]。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完善村庄规划体系的建议
3.1明确村庄规划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建议在县域层面将村庄规划体系列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或列为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研究专题。村庄规划体系作为一种结构型规划,在宏观上发挥着确定村庄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城乡关系、划分村庄类型、村庄布局研究等作用,微观上为具体村庄的发展建设制定导则,提出禁止、限制、引导等空间管制策略以引导村庄有序发展。村庄规划体系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构建新时代科学规划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一方面,村庄规划体系有助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规划等规划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居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的一体化建设,另一方面,村庄规划体系中重要空间统筹功能还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完成更加全面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3]。
3.2建立乡村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乡村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第一,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中“双评价”内容,客观有效地认识村庄自然本底条件;第二,通过对村庄各项指标进行“体检”式的分析处理,有利于及时发现村庄发展的潜在风险;第三,为村庄发展变迁提供客观记录,是村庄发展纠偏的有力证据;第四,能够极大补充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数据库。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之外,在村庄规划体系中主要评价因子还包括区位与交通条件、建设与人口规模、传统风貌、产业发展、产值变化、人才与人口吸引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配套情况等[4]。
3.3以促进村庄四项基本功能发展为目的
(1)生活功能应该以宜居宜养为建设标准,不仅要服务于农村居民,还应该对暂居农村的农业从业者、康养度假者及部分城市参观体验居民提供优质的与城市生活场景不同的乡村田园式生活空间,严格落实村庄建设用地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避免村庄低效建设。(2)生态保护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在地域上生态安全不分农村还是城市,在时间上生态安全将是人类长期的话题,生态保护应该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体系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其编制形式上除了对林地、湿地、水网、郊野等国土空间上的安排也可以是对绿色建设的要求、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等,根据不同的村庄因地制宜,制定易懂易行的方法,确保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村庄作为留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农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以及城镇化的裹挟下,已有相当部分村庄文化受到破坏和扭曲,出现了诸如乡村建设同质化、审美趋同化和村庄发展严重“营养不良”导致的村庄文化凋零,新型乡村体系规划的编制中应该提出对村庄传统文化继承保护的原则性指导。所以,有必要在乡村体系规划中划定国土空间上的“文化保护紫线”。
 结束语
通过对村庄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政策及现实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中应处的地位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可以大概勾画出未来村庄规划体系发展的轮廓,总结过去的经验,我们看到,在过去的空间类规划体系中,乡村类规划并未得到特别的重视,往往是被动式、应急式和从属式地推进,业界对于乡村体系的研究最密集地也仅限于空间上的村庄布点研究。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双引擎推动下,乡村类规划研究与实践应该抓住历史契机,思想上除了规划视角外还应该从社会、历史、经济、农业、文化等多角度认识乡村的主体性,深刻认识乡村振兴任务的系统性和长期性,联合多学科,避免“全能规划师”的自负认识;技术操作上,摒弃简单照搬城市规划理论的操作方式,摒弃不切实际的蓝图描绘,构建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并重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方向上,不走重物质轻文化的老路,不走重表面轻内里的歪路,不走只要现在不要未来的断头路[5]。
参考文献:
[1]徐文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07):36-40.
[2]黄莉,翟婧伟.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文化旅游景观规划设计[J].建筑经济,2021,42(05):149-150.
[3]林芳盛.新时代农村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2021(04):22-24.
[4]胡燊.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思考[J].现代交际,2021(08):234-236.
[5]王颤,和太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尉氏县乡村规划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7):268-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