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虎峰
14273219861109****
摘要: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工民建工程项目开始投入施工,而桩基础施工是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关键。根据工民建工程施工特点对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使建筑企业的发展得到更快的进步,促进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提高。
关键词: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1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1.1桩基含义及分类
桩基是桩和连接桩顶桩承台的结构简称,若是桩身全面埋于地下,承台的底面与土面相联系的桩基就被称为低承台桩基,反之,若是桩身超过地面,而承台底面又没有与地面形成接触,则将其称为高承台桩基。桩基施工技术的最大应用优势就是可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尤其是一些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如唐山或四川,使用桩基施工技术可对建筑物形成强有力的保护,防止建筑物发生变形,为居民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2工程施工桩基选择
在工民建施工中,桩基分为多种类型,而且不同桩基各具优势,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桩基。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考虑。(1)根据地质环境选择桩基,不同的地质环境承载环境不同,如在硬质岩嵌岩地质环境下,可选用灌注桩,但在应用灌注桩时,对钻进方式及钻进过程中的受力程度还要进行细化计算。(2)对有较深持力层的桩基工程,不能选择人工挖孔方式,因为在持力层较深的情况下,人工挖孔易引发坍塌,施工安全难以保证,此外人工挖孔时间较长,易造成成本失控,且不利于排水,因此可选择预制桩进行施工。(3)对于岩石风化较为严重且易侵水软化的地质,若选择应用预制桩进行施工,施工人员须对地质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勘测,并强化预应力管桩选型,才可保障施工质量。
2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2.1测放桩位
首先,应按照相关设计院所给出的设计方案与现场控制点的实际情况,精确地对施工现场桩位进行设计测放,做好标记以确保轴线精确无误。另外,要注意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条件与地形做好细致的研究分析,设置好放样的基点以及适合地形的坐标形式,再借助全站仪去确定基点的准确位置,同时要注意消除细微的人工测量误差,尽量将桩位的中心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
2.2护筒埋设
护筒通常选择工具式钢护筒,护筒埋设的位置要求准确且牢固,而且护筒与坑壁之间的空隙一般采用粘性土去进行填充,护筒在粘性土当中埋深度约1.0m左右,此外,护筒的伤口顶部应当适当高出地面100~150mm;另外还要将护筒的排浆口与泥浆沟相互连通,同时要减小护筒中心线与桩位线的偏差,尽量控制在50mm以内;最后,为防止泥浆面层的上下浮动、冲刷孔壁造成坍孔,应当注意让孔内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
2.3成孔与清孔
泥浆是采用正循环还是反循环作业方法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去决定,而不同的施工土层则应当采用不同的钻头。一般在粘性土、淤泥或者淤泥质土与砂土的施工土层中应当首选鱼尾钻或者是笼式钻头;而要钻穿较薄的砂夹卵石或者是岩石层,则最好选择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此时钻头的锥角应尽可能小一点,必要时可以选择组合牙轮钻头或者是冲式钻头,在钻孔的过程中,注意每前进几米就要测量一次孔壁的垂直度。设计孔底标高时,应当定期对孔深、孔径以及桩孔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任何时候孔的设计都能满足孔底标高的设计要求,之后方可进行清孔处理。进行清孔时,要注意确保孔内泥浆面不下沉不降低,避免缩孔、坍孔情况的出现;另外,在钢筋入孔以及导管安放之后,混凝土灌注之前,要注意使用一些优质泥浆对孔底进行二次清孔,然后使沉淀物漂流溢出,而且灌注前孔底的沉渣厚度应该小于100mm。
2.4泥浆护壁
泥浆护壁是桩基工程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作,淤泥质土与粉土都会对整个工民建筑工程的桩基强度造成重大影响,泥浆护壁作为成孔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确保成孔的质量,一旦泥浆护壁质量差,就会直接影响成孔使用的强度。一般来说,粉质粘土具有较好的粘性,这类土能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造护壁,若遇上土质差的土层,那么就可以通过泥浆护壁来加强土质的强度,同时要保证护壁土质的胶体率高于95%,含砂率低于6%。
2.5吊装钢筋笼
为有效避免在钢筋笼的吊装过程中出现变形,需要设置支撑物。在安放入孔时应当注意保持其状态是垂直的,然后对准桩孔缓慢放入,这个过程要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若在下笼过程中遇到障碍,应当立即停止,待障碍原因查明以后再重新继续下笼。在钢筋笼全部入孔以后,要及时检查钢筋笼的居中情况,再借助钢丝绳与插杆固定位置,避免钢筋笼出现上浮或下沉。当混凝土的灌注完全结束之后,方可拆除钢丝绳与插杆。
2.6混凝土灌注
成孔施工质量合格以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灌注混凝土一般采用导管法,完成导管的安装以后应当进行第二次清孔处理并确保孔底沉渣的厚度要尽量小。一旦灌注工作开始就应当保持其连续性,同时又要注意尽量缩短拆除导管所花费的时间,即中途停工时间要足够短。灌注过程中应当随时探测混凝土的高度,以便及时拆除导管或提升导管,从而确保导管埋深深度适宜。混凝土拌和物当中的碎石、细砂等要按照级配混合好,集料当中的杂物含量要符合一定的指标,如有必要,可采取清洗或过滤筛选的办法除去有害物质。
3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充分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
桩基施工作为一项施工中的基础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对桩基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仔细的勘察和实地调查,来获取当地的地址信息。通过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分析来选择合适的打桩位置和打桩方法,此外,桩基的选择也需要考虑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状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例如:在进行打桩的时候,如果临近的地方还有建筑物的话,应当从相邻的建筑物处开始施工;在打桩时,如果打桩点遇到了地下水,那么就应当采取边抽边打的方法,同时还要预留出向外运送土石的通道,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该打桩点地下的土壤还十分疏松,就应当采取长期螺旋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3.2增强施工技术运行的规范性
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工民建施工当中地基以及桩基础施工技术运行当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施工技术的运行规范性,这对工民建施工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规范工民建施工技术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参照相应的规范来予以施工。除此之外,还应当有效掌握不同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流程,方便在后期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能够依据规范性、熟练的施工操作技术,减少由于施工工艺上的不足而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并且进一步提升工民建施工的整体效率。因此,在工民建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规范相应的施工操作技术。例如:在进一步了解地基以及桩基础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基础之上,构建出和施工规范相符合的一些管理机制,比如对其中的奖惩制度进行完善和建设,对责任制度的明确等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影响着整个工民建施工项目质量。在具体的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做好桩基的选择工作,并根据灌注桩的技术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注施工作业,进而确保桩基工程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晨.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9):58+57.
[2]裴吉峰.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8(20):22-23.
[3]范胜利.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