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效率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梅理敏
[导读]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发展的背后
        梅理敏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文成分局,浙江省 温州市 文成县3253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发展的背后,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其原因在于村镇生活污水排放的增长,而且相应治理设施并不完善,污水大多以雨污合流排至现状溪流或现状水塘,导致水体环境的淤积和黑臭。伴随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人均污水排放有所增长,而且生活污水成分也更为复杂,若直接排放,将会对农村生态带来破坏,沟渠、池塘便是常见的排放对象,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活污水;问题分析;措施研究
1农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1.1污水水质特征
        就农村生活污水而言,其来源较为固定,通常以生活污水及饲养家禽产生的污水为主,城中村中还有少部分小作坊工业产生的污水,污水水质较稳定。而且经采样检测,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极低,主要是有机污染物,BOD、COD、细菌类污染物含量较高,也就是说,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农村地区要以生物法为主,可保障污水处理效果。
1.2污水水量特征
        相较于城市地区,在生活用水方面,乡镇农村用水量有明显差距,农村污水总量是比较小的。同时,在农村区域,由于居住相对分散,污水接管收集难度大,而且农村用水较为集中,主要是在三餐时段,再加上生活污水是主要来源,也就使得农村污水水量具有不均性大的特点,但也具有规律性。
2现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1)纳管进厂处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市政管网介入的方式,集中对农户污水加以收集,最终就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而实现由分散向集中处置的转变,其优势在于高效、净水效果好,但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或者是距城镇较近。
(2)村域自建污水处理模式,也就是自行建设独立的、适应农村污水特征的处理系统,采取的仍是管网集中处理方式,但通常适用于居住规模及集中度较高的农村,且经济基础要好。
(3)人工湿地处理模式,通过将农村区域污水通过化粪池等物理沉淀处理后集中排至湿地,充分借助其生物降解效果,有效减少有机污染物,该模式具有普适性,对农村污水处理有较大帮助。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3.1环保理念落实问题
        在看待生活污水问题上,受制于落后经济基础,农村居民往往不甚关注,不仅对生活污水危害性欠了解,还表现出环保理念的缺失。只有提升乡镇政府及农村居民的关注,方可保障处理设施建设运维所需人力及资金。随着环保宣传及监管的强化,农村也对环境健康有所重视,但污水处理设施作为新生事物,在农村范围推广往往会受到阻碍。
3.2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农村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合理设计,通常所采用的是混合式的排水管沟,并不具备雨污分流功能,甚至直接采用明渠的方式,这样排水水质中因混杂着雨水与生活污水而使其成分更为复杂。以沿海地区为例,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自然水系较多,在进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施工时,将会面临淤泥、软土等地质条件,无疑会加大排污设施建设难度。
3.3技术选择不满足环保要求
        污水特性具有地域性差异,要结合当地实际,主要涉及资金、土地占用以及排放要求等,对处理工艺加以优选,然而由于过于追求“零”运行费用,以至于技术工艺选择不当,达不到污水处理环保要求,甚至出现二次污染问题。
3.4处理站无法长效运行
        尽管在国家规划中,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有明确指示,但在政府行为中,更加看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而对于处理站等设施运维缺乏长效机制。单就农村而言,在处理站运行维护方面,很难有稳定的资金投入,甚至因此而导致设施停用,现阶段部分工程有已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站因管理不善,运行已瘫痪的现象。
3.5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投入不足
        作为基础性的民生工程,在农村地区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与推广,其关键性问题便是资金。

通过现状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极具紧迫性,但因城乡贫富差距,在薄弱的农村经济背景下,生活污水处理成本很难承担。即使由政府出资,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加以完善,但要获取长远效益,设施运维也存在极大资金压力。为此,可适当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污水处理设施资金来源,更好的兼顾农村发展及生态。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4.1加强农村环保理念宣传
        在生态农村建设中,受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生活污水水量持续增长,对环境危害性愈加明显,但由于农村环保意识薄弱,并未了解生活污水危害,为此要强化环保理念宣传,普及生态农村建设要求,使其重视生活污水处理。同时,还要涉及农化产品科学使用,减少农村水环境污染。此外,要自觉维护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管线、处理站等运行稳定性。
4.2完善污水收集体系
        为实现农村水环境优化,关键在于从源头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这就要求对污水收集设施体系加以完善,解决好污水收集率低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有所改善,对污水整治也更为看重,在政府指引下,部分农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已相对完善,并且衍生出多种收集方式。而无论是分散还是集中收集,其排污管线均要加以改进,改造原有不分流的沟渠,而通过新建污水管线,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效率,并解决雨污分流问题。此外,对于不同水质的生活污水,也可将分类处置,如“黑水”、“灰水”等,不仅可降低处理量,还能做到生活污水充分回收。
4.3提升污水处理环保技术标准
        为保障排水水质,要就农村生活污水,科学制定排放标准,这关系着处理工艺的选择,并且对处理设施投入有所影响。而且根据出水回收利用领域不同,其水质标准要与相关国标相符,如灌溉水质、景观用水水质、渔业水质等。然而,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置问题上,并未形成一致化的标准。在实际建设中,需在平衡好项目投入与水质标准的基础上,选择更为环保的处理工艺,最大限度降低污水危害性,而且要尽可能做到污水处理回用,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充分保护。
4.4选择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尽管对农村生活污水,已有多种处理工艺及技术,然而要想兼顾环保与经济要求,便要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选择。常规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模式有:园林地慢速渗滤系统、三段式组合人工湿地、人工生态浮床等,均较为适用于农村地区,具有较好环保效果,但要有集中收集能力,对小规模居住区并不适用。为此,又衍生出多种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常见的有蒸发罐处理,能够有效应对污染较为严重的“黑水”,而对于“灰水”可以借助小型湿地加以处理。此外,对于出水水质的差异化要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通常更注重氮、磷等元素的清除,能够应用的处理技术较多,如接触氧化法,可较好地实现脱氮除磷,而且若将自然水体作为排放对象,还能适度地降低排放指标。所以,工艺的适用性很是关键,在生活污水处理中,要综合考虑环保与经济,确保达到足够治理效果。
4.5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
        在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后,要想保持长效处理效果,需常态化进行维护与检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性能。在政策引导下,政府也逐步加大对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的重视,已有相应的财政支持。不仅如此,为强化治理,借助以奖代补的形式,也能够有激励效果,提高处理设施运维力度。对于运维费用,主要牵头和承担的应当是地方财政,而对于农村居民,仅可进行少量征收治污费用,这有助于提升村民环保与自觉维护意识。还可进行转让承包,借助第三方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但要严格把关,既要有相应资质,也要对收费、运维、排放标准等严格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为建设生态农村,更要重视生活污水的治理,而且已涌现出多种治理模式,对不同农村有较好适用性。但在实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还面临着系统不够完善、技术标准较低、环保理念薄弱、设备运维投入不足等问题,所以需要做出针对应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置。
参考文献:
[1]冯旭, 曾媛, 李玲珂,等.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研究[J]. 低碳世界, 2019, v.9;No.196(10):34-35.
[2]章亮, 刘训华.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大科技, 2020, 000(008):280.
[3]曲蕙, 郭雄伟, 张立保.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关键技术[J]. 农业工程, 2019, 9(04):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