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监理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8期(中)   作者:张志敏
[导读] 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及质量问题与监理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张志敏
        龙川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及质量问题与监理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质量问题;监理策略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功能性与美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更多的建筑工程中开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与结构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一些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远大于常规混凝土的体积标准,在这类混凝土结构中,需要应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规范及工程设计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及质量问题与监理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及质量问题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对比具有结构厚、体型大、钢筋密、混凝土方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裂缝和冷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收缩产生,收缩的成因与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施工技术、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中含杂质超标、施工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技术不符合规范要求以及外部温度过低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急剧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另外,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体量大,浇筑时间长,工作面较大等因素,一旦遇到混凝土供应不连贯或者遇到停电、恶劣天气等因素时,使得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从而出现施工冷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策略
(1) 事前控制。在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查。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动力组织、施工设备、泵车数量、浇筑顺序、施工缝位置,混凝土运输供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逐项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审查施工单位申报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施工中如有原材料有变化时,应重新申请试配。配合比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试验报告。另外,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考查,检查有无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搅拌设备、材料、管 理、质量检验、混凝土开盘鉴定、运输、泵送、技术档案资料、操作规程和技术岗位责任制等管理制度。应尽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尽量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是非常关键的。采用收缩比较小的高效减水剂 TW-10A或 CSP-2,以增加混凝土泵送工艺所需较大的坍落度。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15%以内。骨料含泥量严格控制在规范标准内。要确保模板安装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已清除干净。钢筋位置绑扎牢靠正确,变形、错位的钢筋已被修好,关键部位应查验品种、数量、规格及锚筋、接头等情况。
(2) 事中控制。加强对浇筑的混凝土应坚持开盘鉴定制度,开盘鉴定表原则上每天都应根据原材料情况进行调整。要合理控制预拌混凝土进场不断料也不停滞,保证浇捣连续性,润管用的砂浆严禁使用。在结构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员重视对工人技术交底,严格控制踩筋现象,护筋工要及时整改板筋位移、松绑、踩筋和保护层垫块。要求负弯筋必须满扎牢固连成网片,马橙筋要严格按要求设置。控制混凝土板厚度,应设置保证板厚的控制点,施工中尽量少留施工缝。

对掺有缓凝剂预拌混凝土的振捣应与常规振捣有所区别。混凝土离析现象明显,表面易形成较厚的砂浆层,从初凝到终凝时间间隔短。施工中,应适当延缓混凝土表面振捣时间,也可以在初凝前用二次振捣,来减轻因离析引起在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在混凝土浇筑中,要加强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坍落度,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以及有关现场管理人员和质检员是否在岗。对板面出现的浮浆,不能采用撒干料方式处理,可采用真空吸水或其它吸水方法处理。混凝土表面开始收浆时,应进行二次抹面。如果施工中出现宽度大于0.7mm的结构性裂缝或宽度大于1.05mm的非结构性裂缝时,判定为不适于继续承载。对于一般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形成的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非结构性裂缝,建议无须修补,当非结构性裂缝宽度超过0.6mm时,考虑到耐久性,需对裂缝进行修补,如果裂缝宽度是在0.1mm-0.7mm范围的非结构性裂缝,虽然不影响结构承载力,但修补不好造成渗漏就会影响使用功能,对混凝土的耐久也不利,因此修补问题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3) 事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是出现裂缝的高发期,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的工艺有很多种,常见的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来防止开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通过覆盖保温和保湿来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其中在养护时间上,对于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因此,监理工程师要正确处理好质量和工期的关系,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审批的进度计划施工,避免因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期目标而造成结构质量隐患,施工中只有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规定,与大体积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达到要求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拆模,以此工程进度避免早拆模引发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加大监理力度,要求施工方安排合理进度计划,保证在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混凝土浇筑完工24h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等轻微活动,严禁在板上堆加荷载。浇筑完48h后,方可在其上安装模板支架及从事其它施工行为,严禁集中堆载。同时,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进行浇水养护。应在浇筑完后 12h内浇水和覆盖,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h,保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关态。由于外加剂的作用,水泥水化反应比普通混凝土中水化反应慢,因此养护时间要延长。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需要大量的水,应注意充分供水养护,尤其前14天的养护至关重要。在混凝土的养护上,要严格按照测温方案进行测温点的布置和测量,根据内外温差来确定保温层的覆盖时间,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湿养护,按照测温结果随时动态调整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满足温度控制要求。对于混凝土初凝后表面出现的龟裂要进行二次抹平修补后,并及时进行浇水养护来平衡温度,并覆盖保湿材料来抑制和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切实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效果。

四、结语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而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监理方在控制环节上,要从诸多方面严格监督施工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来控制原材料,对每一个施工环节严格把关,并强化验收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方整改问题,从而切实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沈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0):193-194.
[2]曾光琼.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30):33-34.
[3]张银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