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尚明华
[导读] 探讨创伤关节镜手术在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尚明华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骨外创伤科;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关节镜手术在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68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基于平行对照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与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HSS评分方面,两组术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骨折恢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1.18%)更高,与对照组(70.59%)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胫骨后侧平台 骨折患者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早恢复,促进骨折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膝关节功能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是平台骨折类型中相对特殊的一种,该位置解剖部位相对偏后,与血管紧邻,进而增加了切开复位难度。如果未及时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很容易导致慢性塌陷,影响膝关节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简单阐述,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68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接收,分组采用平行对照法,对照组(34例):18例男,16例女;年龄分布:22-67岁(45.37±3.25)岁;观察组(34例):20例男,14例女;年龄分布:22-65岁(45.41±3.31)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手术治疗:首先,将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手术期间,实施硬膜外麻醉,以胫骨平台骨折实际状况为依据在外侧髁或者后外侧作切口,呈“L”型,对适当部位进行选择,锁定接骨板,然后放置到外侧髁后侧,插入多订螺钉,明确复位状况,以术中具体状况为依据对是否留置引流管进行判断,依次缝合,术后予以抗生素。
   1.2.2 观察组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按照常规方法放置关节镜,仔细观察关节内结构,掌握软骨面塌陷状况和骨折块移位状况等,并观察韧带受损、半月板损伤状况等。针对半月板撕裂患者,利用关节镜实施全切半月板治疗;针对前交叉韧带受损患者,结合等离子刀热疗治疗,以骨折状况为依据实施相应的复位固定治疗。针对Ⅰ型骨折患者,复位应用推挤骨块复位法,临床固定应用克氏针,在取得满意复位效果后,在关节镜辅助下,置入2-3枚空心螺钉,固定骨折位置。针对其它类型的骨折,首先在预备放置支持钢板的部位作切口,纵形,在骨折线下方作长方形创口,长1.5cm,宽1.0cm,利用专用钉棒在关节镜下对塌陷的关节面进行复位,然后取出髂骨,放置到骨缺损部位,固定钢板。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患侧肢体抬高,伸直患侧肢体膝关节,同时加压包扎患肢48小时,在解除包扎后,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依据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SS),100分为最高分,分值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②观察骨折复位状况,依据Rasmussen放射学评定标准,18分为最高分,即优;评分在12-17分,即良;评分在6-11分,即中;评分在6分以下,即差。(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骨折恢复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率(%),前者用t检验,后者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S评分
    两组术前HSS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术后,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是当前骨科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大部分是由于交通事故引起,大部分是中老年患者。近年,交通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也提高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发生率,再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重,导致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发生率提高[2]。现阶段,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在医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方法也不断完善。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期间,结合创伤关节镜,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关节镜下能够将交叉韧带等组织机构损伤等清楚的显示出来,更好的掌握骨折移位状况,有效清除软骨碎片和关节内积血,更好的处理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同时,该方法可以有效复位骨块,并固定。同时,采用创伤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能够全面了解软骨复位状况,尽量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此外,采用该手术方法,能够尽量减小手术创口,手术期间,并不需要切开关节囊,减少膝关节暴露面积,从而降低粘连和感染等发生率,及早恢复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复位效果的提高[3]。研究结果显示,HSS评分方面,两组术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骨折恢复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1.18%)更高,与对照组(70.59%)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该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高膝关节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在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向峰, 金艳南, 王庆东.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 罕少疾病杂志, 2020, v.27;No.138(1):75-77.
[2]张宇博, 冯华明, 邹三明,等.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11(14):150-151.
[3]黄彪, 彭小英, 王新亮,等. 关节镜辅助术及开放式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研究[J]. 吉林医学, 2020, v.41(5):161-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