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针灸疗法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发病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陈志良 杨晓晓 黄锦兰 陈小香 林菊珍
[导读]

   陈志良  杨晓晓 黄锦兰 陈小香 林菊珍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针灸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发病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早期针灸疗法干预,观察统计2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NIHSS评分以及安全性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3%、4.8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2组患者MMSE评分、NIHSS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针灸疗法应用到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发病后,不仅可提高认知功能,还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早期针灸疗法;脑梗塞;认知功能;
   腦梗塞在临床神经内科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发生率。大部分患者经过救治之后,虽然能够脱离生命危险,但是却容易留下后遗症,如认知功能障碍等,多伴有语言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等现象,生活无法自理,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以往多是予以常规康复方式进行干预,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指出,行早期针灸疗法干预后,能够更好的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等[1]。因此,本文选择本院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分析应用早期针灸疗法干预后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以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55.46±5.43)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5.45±5.45)岁。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2)年龄≥40岁者。(3)病程不超过14d者。
1.3?排除标准?(1)伴有脑外伤者。(2)伴有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3)皮肤疾病者。
1.4?方法?所选择研究对象均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干预。
1.4.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干预,主要内容:以Bobath疗法作为基础,由专门的运动康复治疗师开展,指导患者及家属开展,包含肢体摆放、坐起训练、步行训练、翻身训练、上肢训练、手功能训练、下肢步态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为30 min,每日训练1次,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开展。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在基础上加行早期针灸疗法干预,主要内容:患者入院之后便接受早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选择内关(双侧)、四神聪、百会、水沟等穴位,行针刺(平刺),手法为平补平泻,得气之后留针,每次留针时间为30 min,捻转间隔时间为10 min,每日治疗1次。

2组均治疗30 d。

1.5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2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NIHSS评分以及安全性情况。


MME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分值越高,代表认知功能越理想;NIHSS评分: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组间对比MMSE评分、NIHSS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MMSE评分、NIHS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3%、4.8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病灶中心及其周圍往往会存在缺血半暗带,且存在神经元(存活),如果能够及时恢复其血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功能,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对早期康复等工作引起足够重视[2]。

   对于脑梗塞急性期患者,临床中往往通过药物干预帮助提升生存率,部分患者虽然可获得成功抢救,但是却会遗留下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3]。常规康复训练通过肢体摆放练习,可帮助预防肢体或者关节变形;通过主动活动可保持关节软骨生理功能;通过被动活动可活跃血液循环,避免全身生理功能衰退,促进大脑重建,进而恢复认知功能等[4]。大量研究证实,对脑梗塞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理想。中医学中对于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没有专门记载,但根据其表现,可归为“郁证”以及“呆痴”等病症,内关穴属于心包经络穴位,同血液循环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通过针刺干预后可改善血氧供应状态、能量代谢情况,并抑制生成自由基以及保护脑部;水沟穴属于督脉要穴,具有醒脑开窍、回阳救逆功效,通过针刺之后能够刺激脑部神经元,使其兴奋,并发挥整合功效,以及改善脑部血流情况,尽快恢复细胞能量供应;四神聪属于经外奇穴,具有改善头痛功效等。通过早期针灸疗法干预,能够对大脑皮层直接产生作用,在改善血液循环基础上恢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恢复兴奋性,降低对脑组织所带来的损伤,并尽早建立侧支循环,最终则不仅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还可改善临床多项症状[5]。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对比食欲不振等安全性情况以及NIHSS评分、MMSE评分情况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效果更为理想(P<0.05),提示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在临床中行早期针灸疗法干预的效果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早期针灸疗法应用到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发病后,不仅可提高认知功能,还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20,38(8):989-990.

[2]曲娜,那丽莎,栗昭生,等.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5(3):92-94.


[3]王可博,郑秀华,朱凌峰.脑梗死后早期行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9,27(4):668-670.

[4]王海涛,方丽丽,谭占国,等.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0,36(10):1168-1172.

[5]钱一鸣.早期认知训练对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5(4):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