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分析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   作者:徐晨铭
[导读]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检测价值。

                     徐晨铭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文荣医院检验科;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检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并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IgE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M、IgG、LAMB和KAPP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3、C4补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可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有助于辅助评估疗效及预后。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检测检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认为免疫反应与该疾病发生有关,该疾病常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并存,如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发于中年人群,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BC的疾病进程较为缓慢,少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而其余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极易忽略,使得患者临床确诊时已经发展至终末期,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如肝衰竭或肝硬化等,加重患者病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目前,临床用以治疗终末期仅有一种有效方法,即肝移植,但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条件。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患者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本次选取48例健康者与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研究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报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5岁-60岁,平均年龄为(45.63±2.48)岁;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32岁-59岁,平均年龄为(46.13±3.08)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样本前处理:所有入组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4ml-5ml,应用离心机将血液样本离心,设置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10分钟, 无脂血、溶血等,样本符合相关实验要求。于上机检测样本的同时,加入定值质控血清对室内质量进行控制,由专人严格遵循相关操作标准、流程等,对样本进行检测。测定方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时,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仪器选取全自动蛋白仪。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
  免疫球蛋白评定指标:参照IgA、IgM、IgG、IgE、LAMB(免疫球蛋白L轻链)和KAPP(免疫球蛋白K轻链)指标。免疫球蛋白IgA的参考范围为0.7g/L-4.0g/L,IgM的参考范围为0.4g/L-2.3g/L,IgG的参考范围为7g/L-16g/L,IgE的参考范围为0U/mL-100U/mL,LAMB的参考范围为0.9g/L-2.1g/L,KAPP的参考范围为1.7g/L-3.7g/L[2]。
  补体评定指标:参照补体C3、补体C4指标。补体C3的参考范围为0.75g/L-1.52g/L,补体C4的参考范围为0.1g/L-0.4g/L。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两组IgE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M、IgG、LAMB和KAPP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具有发病率高、进展缓慢、病死率高等特点,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见于中年女性。若PBC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就可能发展成为肝衰竭、肝硬化等,致死率极高。因此,必须采取适宜、有效诊断方法,以便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可反映是否患有PBC或PBC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gA、IgM、IgG、LAMB和KAPP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3、C4补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正常健康者,PBC患者的IgA、IgM、IgG、LAMB和KAPP指标水平明显升高,C3、C4补体水平明显降低,依据这些特点,即可检出肝硬化高危患者。究其原因,免疫球蛋白是一组具有活性的球蛋白,其结构为抗体样结构,主要经由人体内的B细胞进行介导,有研究资料显示,在PBC的发生和发展中,机体内的B细胞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研究发现,相较于健康者来说,PBC患者的血清B细胞活化因子明显更高,同时相较于丙型肝炎患者来说,PBC患者的B细胞活化因子也明显偏高,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B细胞在发育和分化的过程中,可分化成为浆细胞,这一细胞针对自身抗原会分泌大量的抗体,导致机体产生多种免疫效应,进而导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发生。补体是人体内的一组酶蛋白,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同时承担着病理性反应的介导者身份。在正常人体中,补体主要产生于肝脏器官的巨噬细胞。PBC患者的补体水平偏低,究其原因,可能与疾病进程有关,大量研究资料证实,对补体水平进行测定,可为临床判断PBC疾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3]。
  综上所述,检测PBC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可辅助判断PBC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丹,万彦彬,杨小金, 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及补体水平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3):1829-1831.
[2]张雅静,吴东洋,王利兵, 等.熊去氧胆酸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4):1195-1197,1201.
[3]黄绍含,孙水雅,何樱子, 等.以肾小管酸中毒、肾结石、肾源性尿崩症为表现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例[J].临床医学进展,2019,9(12):1360-1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